改变的力量
——尝试作业批阅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兴趣
2015-02-27李红荣
李红荣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新城西街小学校甘肃临潭747502)
改变的力量
——尝试作业批阅方式努力提高学生兴趣
李红荣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新城西街小学校甘肃临潭747502)
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中必不缺少的环节,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批阅,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学生的学习动向,同时,学生通过老师批阅的作业和书写的评语,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同时也品尝到自己成功的快乐。
作业批阅改变
作业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的功效在于:1、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战场;2、是有效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估的重要途径;3、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平台。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并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由此看出学生作业的重要性和教师批改作业的重要性。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一般习惯于墨守成规的批改方式,对作业批改的重视程度不够,目的尚不明确,更谈不上研究。只是遵循历来已久的习惯,对的打上“√”错的打上“×”,最后利用“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分数,或者打上“甲、乙、丙、丁”,或者是“A、B、C、D”等。这种评价方式,枯燥乏味,更容易让学生反感,极缺激励性,评价结果带有片面性。致使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不够重视,没有起到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作用,作业失去了其应有的功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做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修改符号改变变“×”为“?”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知道,学生在作业上最厌恶的就是“×”,最头痛的就是分数和分数的替代品“甲、乙、丙、丁”,于是我尝试着,变“×”为“?”,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改变,却改变改变了学生的习惯和兴趣,起到了“×”所不可比拟的作用。在学生的眼中用红笔批阅的“×”,就意味着失败,非常醒目而刺眼,学生看过之后,就不加思索的把错误改过来,更有甚者直接把其他学生的正确答案搬过来,但是我在学生做错的地方打上“?”,学生拿到自己作业后打开它,就没有原来的那种厌恶感,相反,他就会认真去思考:我做的作业肯定有问题,不然老是怎么给我打问号?问题就出在老师加横线的这里,是我计算错了还是我的由于得疏忽把算式列错了?这样就达到了我们教师所期盼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此种方法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进行认真反思,有利于身心健康,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数学作业后面等级划分的改变---评语
众所周知学生的作业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节,目的是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作业也是师生交流的一种平台,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可以通过作业,发现学生对本节课、本单元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困难,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作业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因而作业后一定要取消等级划分制,变等级划分制为评语。因而我在几年的数学作业批改中,尝试使用批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有的学生做应用题忘记写单位名称,我会写上一句:亲!你丢了东西!快去捡回来,记住下次可别丢哦!当学生看到这句幽默的话,就会会心一笑,认真细致的把这问题改正,以后此类问题出现的次数就会有所减少。当学生在计算题中出现错误时,我会写上:细节决定成败!由于学生的粗心,在答题时写错了,我会对她写到:细心走好每一步就是胜利的彼岸,粗心走错一步,满盘皆输,这些充满着温馨带着期望的话语,很容易使学生接受,同时也会让学生明白,数学有严密的科学新和逻辑行,在做题时每一步都要认真细心,做到一丝不苟。当学生作业全部正确时,我会写上:今天你的表现真棒!祝贺你,你成功了!当学生看到我的这些批语时,就会感到非常的欣慰,学习的乐趣由此而生,成功的喜悦由此而感。在教学时有时难免会遇到因为智力问题,做作业时,出现的问题较多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很明感,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也不歧视她,即便他做对一道题,我也会对她写上:今天你进步了!一天一小步,离成功路也就不遥远了!对于作业做得正确无误、书写整洁的学生,我会对她说:批阅你的作业就是一种享受,你愿意让老师永远这样享受下去吗?及对学生呢个提出了表扬,又对学生提出了希望,学生就会精益求精,朝着老师要求的方向努力。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句评语,但在这些评语里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厚望,也充满着对学生的点点爱意,学生在老师真情实感的融化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及时改变自己的错误。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我通过以上两点有益的尝试,学生逐渐喜欢上了我,也喜欢上我所任教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但是,教师在使用评语时,要注意把评语写得明白、具体、亲切、实事求是,使评语字里行间充满激励性和启发性,这样才能取得预期教育教学效果。千万不可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盲目去写,这样会适得其反。在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用心教学,有心人施教,种希望的种子在学生心田,我们就一定会有秋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