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前概念及转变教学策略的探析

2015-02-27任晋霞

关键词:经验概念化学

任晋霞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云岩550001)

化学前概念及转变教学策略的探析

任晋霞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云岩550001)

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反而脑海中存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即存在着前概念。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常常会受到前概念的影响。这些前概念来源于日常生活的个人经验、学科之间和不正确的课外渠道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学生前概念的教学策略。

前概念教学策略知识

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学习经历,己经形成了对化学世界的一些认识。这些认识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特别是消极的概念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干扰,不能使学生有效的建构知识。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就曾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已有经验。下面我们认识前概念及前概念的成因并提出转变前概念的教学策略。

一、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1. 前概念

前概念是指学习者在接受正式的科学概念之前,在现实生活中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与辨别式学习而获得的一些感性印象、积累的一些缺乏概括性和科学性的经验,是一些与科学知识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观念和规则。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反而脑海中存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即存在着前概念。这些化学前概念有着普遍性、顽固性、隐蔽性、不连贯性等特征,所以不易被教育者发现和意识到。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常常会受到前概念的影响。

2. 概念转变

概念转变是当学习的科学概念与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不一致时,原有知识发生重大改变即从已有知识经验到科学概念的变化。概念转变前提必须是学生建立对原有知识的不满,教师而后提供正确的科学概念的策略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科学概念。

3.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教学策略的选择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前概念的特征,针对性的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教学应该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认识到学生前概念的消极影响,建立相应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二、学生前概念的形成原因

1. 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跟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学生已经从日常生活中获得大量的化学方面的知识。有些知识可能是积极的,但是有很多知识也干扰了我们对科学概念的学习,所以凭主观学习的化学知识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例如:水变成水蒸气一部分学生认为是化学变化。

2. 其他学科的影响

化学是在初三开始成为正式的一门学科,在学习之前学生在其他的学科已经接触到一些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时,生物上说的是蛋白质,淀粉等含有碳,并且能够燃烧,这样的叫做有机物。水和无机盐不含碳,并且不支持燃烧,这样的叫做无机物。因此很多学生就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当成有机物,把纤维素当成了无机物。

3. 不正确的课外渠道的影响

现在学习的方式很多,学生得到的知识也很多,但是有些不正当的书写传递就造成了学生的前概念的错误。媒体的传播使有的学生认为纯净物就是天然无污染的物质,混合物就是经过加工处理的物质。

三、教学策略转变

常常听教师抱怨“为什么我把这个概念嚼烂了放在他们嘴里,他们还是不能吸收消化呢?”造成这些的原因不单单是学生的原因,课堂的主导者老师也有很大原因,他们没有紧跟现在提倡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吸收教师传授的一切知识。很多教师往往没有关注学生的己有知识经验,没有在学生的己有认知基础上实施教学,而进行了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转变学生的前概念一定首先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教师要转变学生的消极前概念,在教学时要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认识到自已已有观念中的错误,从而向正确的概念转变。化学是一门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在生活中提取出适合教学的素材来建立情境,但是建立的情境也要难度适中不能够学生重来没见过的一些素材。设计问题情境过程中,最好从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现象中整理线索,挖掘内容,建立学生的认知冲突。例如很多学生认为金属不能够燃烧的前概念,教师在讲解金属的特性时我们就可以拿一根镁条,将镁条点燃造成与学生的认知的认知冲突。而后在于学生讨论,总结出正确的观点。

2.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促进知识的生成

素质教育一直强调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使每个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我们就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生活环境,在教师备课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家庭作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获得化学知识也是因人而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能迅速,切实的提高。

3. 促进学生的认知顺应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学习之前是带着已有的知识进入课堂的,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知识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有些特别是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使得学生不能很快的吸收新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课可以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专题讲座、兴趣小组帮助学生知识的顺应。像有的老师在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学生头脑中认为的二氧化碳的性质的知识自已验证,通过学生自已探索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引导出二氧化碳的用途,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概念。

4. 促进学生及时反馈

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很多同学把化学概念和日常生活的术语联系起来,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科学概念。例如常见的饱和溶液的概念很多学生就理所应当的认为生活中所说的浓溶液,就把饱和溶液当成浓溶液来看待。实际上两者根本没有本质上的联系。我们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及时反馈,转变学生的消极的前概念,促进学生的及时反馈是转变学生的重要环节。在学完一个单元内容之后,利用概念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建立内在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张建伟.概念转变及其发展.心理学动态,1998.

[2]张涵,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实验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3]曲慧娴、毕华林,初中生化学前科学概念的探查及其启示,南京,全国高师化学教学论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3

猜你喜欢

经验概念化学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幾樣概念店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