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日本人的“间”文化
2015-02-27李群群
李群群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谈日本人的“间”文化
李群群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在日本人的日常人际关系中,很少向对方直接地表明自己的内心心情、行为、思考等。日本人经常说:“表现和内心是不相等的,经常是把某种东西作为媒介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例如,漫画、动画和乐器等。”日语中有一个词读作“MA”,用汉字表示写作“间”,每每说到日本人的人际关系都会提到它。它能反映日本文化的某种特点,经常有人直接把日本文化称为“间的文化”(《间的日本文化》剑持武彦著,日本朝文社)。本文拟主要从语言文化的角度,对日本人“间”做粗浅分析。所谓“间意识”,是指在语言、行为方式中,日本人对“间”这一概念所表现出的独特的理解和把握。
人际关系;间;日本文化
为了明确日本人的人际关系特征,特别是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关键概念。代表性的有: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的耻和罪、源了园(《义理和人情》)的义理和人情、安永寿延(《在日本的“公”和“私”》)的公和私、中根千枝(《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的纵和横,土居健郎(《恭敬的构造》)的恭敬和自立心、仁户田六三郎(《表象和实质》)的场面话和真心话、剑持武彦氏(《“间”的日本文化》)的间等等。确实,这样的关键概念在理解日本人的人际关系的特征上是很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和风土人情、社会构造和组织、交际形式、价值观等复杂地缠绕在一起的。本论文以“间”为中心,考察日本人的人际关系。
日语的“间”一词与“甘”相同,很难用汉语来翻译。与其这么说,倒不如说这是在外语中无法翻译的日本独特的概念。“间”并不只是作为一个单词存在,而是深深地扎根在日语的构造里,有着以日本风土为基础而产生的文化意蕴。这也成为日本人的人际关系的特征之一。
首先,来看“间”的单词意思。根据《日语大辞典》(谈林社),“间”作为名词有六种意思:第一种是物与物之间的空间、空隙。第二种是中间的时间、空闲、闲暇。第三种是时候、恰好、时机。另外,事物的发展状态、趋势。第四种是在文艺节目中,音与音、动作与动作、台词与台词之间的时间,也可以是日本传统舞蹈中的节奏的本身。第五种是房间。第六种是房子的柱子与柱子的中间。
看了这些意思可以知道,日语的“间”既表示时间也表示空间。第一种、第五种、第六种是空间的间隔,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是时间的间隔。空间与时间是可以测量的,但是“间”表示的空间性、时间性的东西是不能测量的。比起词汇表面上的意思,包含在里面的文化意思是更为重要的。
其次,自然的“间”。剑持武彦氏在《“间”的日本文化》一书中指出:“在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在自然观上有微妙的差别,这还是与‘间’有关的。中国人把自然解释为阴阳的二元论,即‘双’的思想。日本人重视的是二元的中间,即‘间’。中国人的相对的世界观扩及到了它的造型艺术,喜欢左右对称的形态。而日本人喜欢临摹自然山水的本色。”
日本人讲求的是与自然的一体感。中国喜欢对称美,日本则寻求自然的不完全美。在自然中有“间”,这是日本人的感觉。把“风”看作是自然的呼吸,那呼吸的“间”成为“风间”。日本对季节是很敏感的。风会穿过空间,因而与日本人“间”的感觉很吻合。
在竹制的跷跷板的一端放上戽斗,然后木槽里的水就会渐渐积存起来。不久戽斗就会满了,跷跷板就会倾斜,水就会洒出来。戽斗跳上去的时候,竹子就会击打石头,可以听到小小的清脆的声音。自然的“间”就在戽斗跳上去的那个瞬间,或是在一个声音与下一个声音之间的间隔里。人们在那个时间里感受水的流动,用心仔细品味着静寂中的回音。
花道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主要分立花和生花。无论是立花还是生花,都是借助于花具、树枝等来表现花之美。尤其是立花,都有相对应的图画来与之呼应,来告诉人们一个完整的故事。花道将日本自然的“间”体现得淋漓尽致。“间”是一种情景,一种氛围。它给人以充分的想象和判断的余地。众所周知,俳句是日本文化非常美的诗歌形式,日本人喜欢俳句,首先要知道俳句体现了“间”之美。松尾芭蕉是江户时代著名的俳人,他一生留下了许多俳句和游记,其中有一首世代相传:
古池,
一蛙入水,
水的音。
对于不了解日本“间”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我们没有觉得此诗好在哪里。芭蕉的这首俳句将古池、青蛙、水声三者之间巧妙的用一个“跳”字传神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副自然天地浑然天成的立体画面。
最后是和风住宅的“间”。“间”的构造也显示了日本人的意识构造。日本人最喜欢的是和风住宅,玄关要尽量大地开在南面,要准备壁龛的空间,外廊要尽可能地宽。间(=房间)与间用隔扇、间与外廊用拉门来隔开。拆掉隔扇的话就变成了一个宽敞的空间,打开拉门的话就连着广阔的庭院。日本的住宅是一个融通无碍的空间。
玄关与外廊与壁龛的空间不是直接的居住空间。玄关既不是外面的空间也不是里面的空间,是迎接来客的地方。把家的外和内区分开来的不是门,而是玄关这个空间。在那里,主人和客人互相打招呼,客人脱了鞋子后进入室内。玄关的作用是缓和从外到内的那种直接的气氛。就像在文章中接着前文展开下文的句子那样起着作用。不过,这不是前后、上下的关系,而是水平、横的关系。即,玄关是协调家的内和外的场所,这么说应该是很恰当了。
如果说玄关是正式的问候场所的话,那么庭院前面的外廊就是放松心情谈笑的场所了。敬语是明确地表示人与人之间的身份上下、亲疏关系的一种语法,即可以认为是一种在人际关系上的间的采取方式。并且这也能在居住空间的间的采取方式上通用。换言之,在玄关上的用语与在外廊上的用语是不同的。敬语之所以在日语中得到明显的发展,难道不是因为“间”渗透到了语言生活中吗?对上司使用敬语,与他们之间就加入了尊敬的意思。再比如,日本人在鞠躬行礼时都是退一步进行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果在自己和对方之间没有设置“间”,是非常失礼的。尊敬在日语中是用类似一种类似距离感的“间”来体现的。敬语能够调整语言的距离,因而人际关系靠着敬语顺利地进行。
外廊与房间之间用拉门来隔开,与庭院之间就用玻璃门和防雨门来隔开。拉门的开关可以调节气温,夏天是个纳凉的地方,冬天就成了一个日光浴室。另外,外廊是在屋内和屋外的正中间,也可以作为近邻朋友交流的一个场所来大大地利用。
日本人是在拉门、隔扇、榻榻米上感受闲静的。但是,西方人是围着壁炉、在紧闭着门的房间里才能感到安心的。换言之,对日本人来说,所谓的家不是与自然完全断绝的人类空间,而是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一个空间。
总而言之,和风住宅的每项配置都不是单一的装饰空间,而是渗透到生活习惯中的一种具有精神上意义的空间。
在人际关系中,日本人通过各种“间”来与人交际。如果没有“间”的存在,他们会感到很不安。日本人找工作时,一般都是通过派遣公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中介,这样做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都会觉得有信任感,放心。到日本留学或者出差,都需要保证人,这是在留学者或者出差人和日本政府主管部门之间起协调作用,也是日本人的“间”。再比如,现在中国很多大学都与日本大学保持合作交流的关系,但是在建立这种关系的时候,一定是通过中间人的介绍,对方才会跟中方取得接触,中方不可能直接与日方建立关系。所以,可以说“间”在日本无处不在。
剑持武彦氏是把《“间”的日本文化》分为了日语的“间”的构造、“间”的风土、艺术上的“间”、日本人的“间”的感觉、“间”的意识构造这五部分来论述的。在此,笔者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阐述其中的自然的“间”和生活的“间”。正如剑持武彦氏所说的,“间”包含并协调了不同性质的文化,成为日本人人际关系的力量源泉。
[1] 大出晁(日).日语和论理[M].讲谈社.
[2] 川崎庸之(日),等.日本文化史[M].有斐阁.
[3] 家勇三郎(日).日本文化史[M].岩波新书.
[4] 剑持武彦(日).“间”日本文化[M].日本朝文社.
[5] 金田一春彦(日).日语语言表现[M].讲谈社.
G114
A
1674-8883(2015)21-0199-02
李群群(1980—),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