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城乡一体” 推动“城乡共荣”——铜仁市碧江区全面小康建设观察

2015-02-27文丨杨胜治文叶飞

当代贵州 2015年15期
关键词:城乡农村

文丨杨胜治 田 宇 本刊记者 文叶飞

近年来,铜仁市碧江区创新“城乡一体”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迈向“城乡共荣”小康路。在铜仁市、碧江区“雁归工程”优惠促民致富政策召唤下,像谢子付这样返乡创业的人一拨接一拨,汇聚成推动当地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强大力量。

城乡一体 统筹规划一盘棋

“要让城乡群众安居乐业、实现城乡共荣,就必须做到城乡规划一体化。”碧江区决策层审时度势,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运作,铺开“城乡共荣宏伟蓝图”。

科学规划,划分多个城乡协调发展多功能区。对城区,狠抓碧江新区、川硐教育园区和滑石片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狠抓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狠抓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对城镇,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大力推进坝黄、和平、漾头等小城镇建设;对农村,创新提出“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型、微田园”建设模式,强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对产业,以碧江经济开发区和坝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和平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园区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特色食品、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及以制鞋、服装等轻工产业。同时夯实基础,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兴园,示范带动全民致富。

该区相继出台税收用地、社会保障、教育助学、医疗卫生、廉租住房、土地流转等配套政策,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保证城市和农村在发展空间上同规划、基础设施上同建设、要素保障上同配置、发展成果上同分享。

截至2014年底,全区城镇化率提高到67.6%,先后建成睿力国际新城、笑哈哈国际商贸物流城、五彩桃源广场等新型城市综合体6个;建成坝黄村、陈家寨村、马岩村等10多个新村聚居点;建成九龙、龙井、司前大坝等幸福美丽新村20余个,完成传统村落和旧村庄改造2800多户,完成农村改厕2万余户,创建文明乡镇5个、文明小区48个、文明村寨161个,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区)”称号。

园城共融 品味提升百姓乐

2014年,碧江区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坚持不懈抓好现代物流、冶金化工、生物制药、新能源材料、特色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面积突破10平方公里,核心区实现“七通一平”,入园企业50余户,其中农夫山泉、百丽鞋业、天翔棉纺厂等企业产能持续扩大,海螺水泥、同德药业顺利投产。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0亿元,增长9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增长32.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6亿元,增长20%,跨入全省前列。

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园城共融”的有力推动。走进碧江经济开发区,道路四通八达,园区布局明晰,厂房林立,绿意盎然……碧江区突出“园城共融”,从绿地建设到城市配套,把规划精细到每平方公里。

近年来,迎宾大道、铜兴大道、灯塔大道、龙田大道相继建成通车,五福大道、桃园大道、环东大道启动建设,“两纵四横”骨干路网基本形成,街道连线加速推进。碧江区道路交通“大动脉”形成,有力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承载力和发展张力。

“大面积的城市植被和绿化美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城市就是一个生态园林。”长沙游客游登权称赞道。

本次的研究的资料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当地卫生统计年鉴,第二个方面是在《医改新政背景下东丽区卫生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开展中实施调查问卷活动中所获取的数据,对东丽区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东丽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

碧江区围绕城市发展大抓项目配套,推动麒龙国际会展城、川硐教育园区会展中心及商贸文化旅游城、梵净山国际旅游文化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铜仁老城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促进城市管理和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区孔圣园、锦江步道、木杉河湿地公园人头攒动,三江公园、大明边城、锦江广场、河宾公园、花果山广场等更是一片欢腾。

2014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9.17%,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3.2%,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城区建成区面积突破3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17%、绿地率达34.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89平方米。

服务均等 功能同城共分享

健身广场、文化大院、卫生室、图书室、连锁超市、银行、敬老院、志愿服务队、网络WIFI……如今,这些 “城市的元素”出现在碧江区广大农村。

近年来,碧江区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侧重、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2014年,全区所有乡镇均实现“1小时”到达中心城区目标;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所有乡镇全部安装自来水,通讯实现村组全覆盖……随着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倾斜,过去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到的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如今惠及广大农村群众,农村风貌焕然一新。

通过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全区城乡学生享受到大体相当的优质教育;探索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五保聚居点”等养老方式,城市“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不断提高;全面实现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销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达98.88%……农村群众享受到了一项项改革成果,农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现代活力,城乡距离进一步拉近。

以园示范 农民收入大增长

走进碧江区和平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园区的陈家寨村农民新村,一栋栋新居连片而立,蜿蜒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姹紫嫣红的花树争芳斗艳;步入农家新居,时尚潮流的内部装修,崭新的淋浴设施,挂式空调,液晶电视,整洁明亮的厨卫布局让人称赞;衣着光鲜的农民当上产业工人,定点上班、按时下班……

“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过万元,超过全区人均收入1500多元。”说起生活的变化,陈家寨村村支书万志权一脸自豪,“除了土地流转金,我们还在园区务工,部分农户还开起了农家乐,日子过得很舒坦。”

万志权口中的“舒坦”得益于碧江区在“城乡共荣”中对“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的高度重视。

如何才能让农村群众的荷包“鼓起来”?碧江区按照“优质、生态、高产、高效、安全”的要求,坚持“大基地、大园区、大产业、大品牌、大市场”发展目标,突出产业基地的主导地位,狠抓坝黄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和平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园区和蔬菜种植、生猪养殖、精品水果、油茶、中药材等“两大园区”、“五大产业”基地建设,走上一条“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特色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之路。

截至2014年底,全区已建成蔬菜、水果、油茶、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18.8万亩,园区主导产业总产值突破18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4016万元,利润4227万元。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5家,发展养殖大户244户、家庭农场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个。“城乡共荣”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壮大,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哈文丽)

猜你喜欢

城乡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贵阳城乡“三变”了不得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