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覆土厚度对油松出苗的影响

2015-02-26郭春馨

防护林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播种油松

郭春馨

(云南省红河县甲寅乡林业站,云南 红河 654402)



覆土厚度对油松出苗的影响

郭春馨

(云南省红河县甲寅乡林业站,云南 红河 654402)

摘要为了解不同覆土厚度对油松出苗率和出苗指数的影响,进行了油松育苗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当播种深度为0.5 cm时,出苗率和出苗指数最高;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大,幼苗出苗率也相应降低,当覆土厚度超过 2.5 cm时,几乎不能出苗。建议生产中油松播种覆土厚度保持在0.5~1.0 cm。

关键词油松;播种;覆土厚度

油松(Pinustabuliformis),为松科针叶常绿乔木,高达30 m,胸径可达1 m,中国特有树种,产东北、中原、西北和西南等省区[1,2]。油松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良好生长。油松纹理直,结构较细密,材质较硬,耐久用,可供建筑、电杆、矿柱、造船、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等用材[3,4]。油松可以播种繁殖,但是种子能否萌发,一方面受种子内部影响因素,另一方面受外界生态条件影响,如光照、温度、土壤酸碱度、播种覆土厚度等[5,6]。本文研究了覆土厚度对油松出苗的影响,旨在为油松播种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地处101°49′—102°37′ E,23°05′—23°27′ N,红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区域气候差异十分明显。全年平均气温20.9 ℃,年降雨量945.3 mm。区域气候差异较明显,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降水量悬殊,北部低山河谷地带为700~900 mm,南部山区为1 500~2 000 mm,全县年均降水量1 340 mm。常出现冬春少雨易干旱,夏秋多雨,时有山洪发生的现象。

1.2 试验设计

在对种子进行消毒时,取5%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对种子进行浸泡30 min。本实验分0.5、1.0、1.5、2.0和2.5 cm等5个覆土层次,划定0.5 m×0.5 m的小样方,播种油松种子50粒,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天观测出苗数,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萌发期管理,试验持续20 d,统计出苗率和出苗指数。播种时间为2014年4月。

出苗率(%)=(出土的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出苗指数=∑(逐日出苗数/相应出苗日数)

2结果与分析

当种子萌发的时候,下胚轴延长,当子叶出土时,就会渐渐伸直,这时种皮也会慢慢脱落。故此,种子的出苗率一定程度上受到覆土厚度的影响。试验显示(见表1):当种子没有深埋而是暴露在地表外面,就导致种子不易萌发,即使出苗也会导致幼苗因失水而死亡。0.5 cm的覆土厚度,这时能够达到最高的出苗率,为95.14%,而在1 cm的覆土深度时,出苗率为90.95%,但是1.5 cm的覆土厚度时,出苗率仅为61.53%,2 cm的覆土厚度时,出苗率仅为17.93%,2.5 cm的覆土厚度时,出苗率仅为6.21%。在进行方差分析和多种比较后,结果显示,种子的出苗率受覆土厚度的影响很大,覆土0.5 cm效果最好,覆土2.5 cm效果最差。因此,在油松育苗时,应严格控制覆土厚度。

表1 不同覆盖厚度对出苗率的影响

表2 不同覆盖厚度对出苗指数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见表2),覆土厚0.5 cm时,油松出苗指数最高,可达6.7,覆土1.0 cm厚时出苗指数为5.1,覆土1.5 cm时出苗指数为3.0,覆土2 cm时出苗指数为1.0,覆土为2.5 cm时出苗指数仅为0.3。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覆土厚度对油松种子出苗指数有显著影响,覆土0.5 cm效果最好,覆土2.5 cm效果最差。

3结论与讨论

试验表明,当覆土厚度为0.5 cm时,出苗率和出苗指数最高,而覆土厚度跟幼苗的出苗率存在反比关系,在2.5 cm的覆土厚度时,幼苗的出苗率几乎为零。扒出没有出苗的种子观察后发现,种子的胚根虽然已经伸出,但早已死亡腐烂。说明种子播种的深浅,对种子的出苗数量和质量都有着直接影响。在播种时,如果埋种太深的话,就可能由于种子萌发时空气不畅导致种子腐烂,最终窒息死亡。因此,掌握好种子的适宜播种深度,可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并促使幼苗健壮生长。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影响油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几个因素的探讨[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2] 姚庆智,闫伟.菌根接种在油松育苗中生长效应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3):185-188

[3] 李沁.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松育苗上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8):13-14,21

[4] 董丽芬,童德文,张凤云.油松专用包膜肥养分释放及育苗效果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3):78-80,83

[5] 边银霞.油松种子萌发生态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

[6] 闻玉玲,郭云川.油松播种育苗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3(5):47

Effects of Soil Thickness on Emergence ofPinustabuliformis

Guo Chunxin

( Forestry Station of Jiayin Township ,Honghe Country ,Yunnan Province, Honghe 654402,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know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il thickness on emergence rate and emergence number, the randomized block experiments ofPinustabulidormiswere conducted. Result shows that germination rate and seedling index are the highest when sowing depth is 0.5 cm; the emergence rates of seedling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oil thickness; it almost couldn’t germinate while soil thickness is more than 2.5 cm. It suggested that the soil thickness of sowingPinustabulaeformisis maintained at 0.5-1.0 cm.

Key wordsPinustabulaeformis; sowing; soil thickness

中图分类号:S791.2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5.012

作者简介:郭春馨(1963-),女,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5-03-17

文章编号:1005-5215(2015)05-0037-02

猜你喜欢

播种油松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油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理化性状比较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浅析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舒玛栎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初探
栾树种子育苗技术探析
塑料大棚番茄早熟栽培技术
油松种植技术及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油松根系的固土力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