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初探
2015-02-26马丽琴
马丽琴
(额敏县玛热勒苏镇寄宿制学校 新疆塔城 834613)
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初探
马丽琴
(额敏县玛热勒苏镇寄宿制学校 新疆塔城 834613)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琢磨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读则能感受到语言所表述的丰富内涵,写则能恰如其分的表情达意。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语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是语言教学的关健所在。
语言运用 语感能力 诵读 听说训练
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异彩粉呈。笔者在教学中,也吸取很多营养。但总觉得,不论是哪一种方式方法,都不能忽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堵养。
所谓语感,夏丐尊先生提出是“对于文字的灵敏的感觉。”是指人对语言直觉敏锐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语感教学是在教学中,使学生对.渗透着思想内容的语言有一种灵敏的感悟。语文教学重要任务就是通过琢磨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语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是语言教学的关健所在。
一、如何接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结合实践谈点体会
1.重视诵读
语感是一种能力,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习得。人们对语言反复吟咏诵读是获得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课堂必须要指导学生对课文.特别是对精美语段进行有表情的、节奏鲜明的朗读.从中感受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事物的形象和生活画面,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情味,达到培养语感能力之目的。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最基本方法和经验。古人云,“书读百边,其义自见。“若”义自见,应“读百变”,感其语,方能见其义,从感性到理性,这是认识过程的规律,可见,抓住语感教学正是遵循了人类的认识规律。诵读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诵读如此重要,我们现在不论出现多少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忽视诵读。教师要对诵读加以指导,提倡读应当是有感情的朗读,语气、语调、节奏等要逼真传神,要读出味来,体会出具体的言语中的情境来,“现索其语气”,“规仿其声调”,“寻找其意味。”例如高尔基的《海燕》全篇基调是激越豪壮的,随着暴风雨逐渐降临,感情越来越激烈高昂。朗读第一部分时,声调可以平缓些,读到海鸥时,声调要低沉带有嘲讽的语气。朗读第二部分时,声音可以逐渐放高,速度稍稍加快。读到第三部分时声调要高昂激越,最后一句要高亢、响亮,使人感到这海燕这胜利的喊声回旋不息。而读朱自清的《春》应是清新优美,活泼向上的基调;反复诵读,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的意境,受到强烈的形象感染,以达到提高思想觉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学生对课文熟读了,能背诵一些名篇佳句,脑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对言语也就有了形象的感受,也有了衡量、评判其他语言的基本能力,也就有了一定的语感。
2.培养语感能力要分析、品味关键词语,达到“顿悟”
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只有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产生。教师要紧紧抓住关键语句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揣摩,最大限度的领会课文作者在其语言中所表现的丰富情感、意向、理念,使其有所“悟”。例如《孔乙己》一文后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中“大约”和“的确”是两个相矛盾的词,作者把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疏忽?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这时候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去推敲,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明确:“大约“是因为“我”并没有看到或听到孔乙己没有死,只是推断,也表明了孔乙己在人们心中已无足轻重、不受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再者,孔乙己嗜酒如命,但有一年多未去咸亨酒店,并且他借钱从不拖欠,这回却欠了十九文钱尚未还清;从孔乙己离开酒店时的境况推断,身穿一件破袄是熬不过两个寒冬的,因此说他“的确“死了。词语的特定意境中的含义是如此丰富,让学生从分析、比较中得到领悟,从而增加语感…….经过一系列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学生在实践中生成习得,在不断积累、丰富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实感当中经过一番理智的思考和逻辑判断、体味,“悟”出文章的佳处、妙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研究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还要探究他“为什么这样写”;不但要研究语言的字面意义和表达方式,还要研究它的实在意义和实用效果。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就能于一读一看的瞬间辨别出词句的微言大义、差别、情味。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加深感受,在感受中球的更深刻的理解,从而逐渐提高语感能力。
3.培养语感要重视听说训练
听懂口语,适合不同风格,不同听众红人不同目的要求,能够在各种听说活动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材对听说做了具体要求并有适当的训练。如对初一学生就可以进行讲故事训练:教师先准备一个简短的故事,同时讲给每个组第一个同学听,然后由听到故事的同学依次复述给后面的同学。复述时不得让第三者听见。复述完毕,由每组最后一名同学复述故事,看看大家说的是否一样。这不但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能激发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去说,用丰富的想象,机敏的语言,可以培养敏锐、灵活的语感。
总之,语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根本。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读则能感受到语言所表述的丰富内涵,写则能恰如其分的表情达意。
马丽琴,回族。1979年5月出生于新疆额敏县,籍贯河北定县,本科学历,现为新疆塔城额敏县玛热勒苏镇寄宿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