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县级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2015-02-26张建梅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5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

张建梅

(作者单位:靖远县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

西部地区县级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张建梅

(作者单位:靖远县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

摘 要:我国广播电视已经进入数字化高速推进时期,但就西部地区而言,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制约数字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本文以甘肃省靖远县乌兰山广播电视转播台为例,联系周边县区电视转播台的实际情况,对县级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现状及改造升级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改造升级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广播电视的需求也朝着稳定、多样的方向发展,也就推进了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进程。数字化的广播电视对供电线路及设备所处环境的要求更高,这就对广播电视转播台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全面有效地查找基础设施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此问题成为保证数字化进程的关键。本文以乌兰山转播台为例进行分析,列举该转播台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为类似转播台进行可能存在问题的自查提供参考依据,并对存在的问题提供改造升级方案。

1 乌兰山转播台现状

乌兰山广播电视转播台建于1979年,是甘肃省最早的县级骨干台之一,信号主要覆盖县城所在地及沿黄河川道内三镇三乡,覆盖区域面积为1325.8 m2,人口21.3万。现有工作人员8人,配有扫频仪、场强仪各一台及其他工具,2006年12月该台完成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现有正常工作发射机6部,目前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七套电视节目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广播节目、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白银人民广播电台、靖远人民广播电台节目等,发射总功率为8 kW,全天节目完整播出。

该台位于县城郊区的乌兰山顶,海拔高度1576 m,相对县城地面高度170 m。乌兰山发射机房为三层楼房结构,总面积438 m2,内设值班间、发射室,人机同驻。发射塔为56 m自立塔,1990年架设。工作人员经游道或由县城通往该台的简易道路上山,该简易道路长4.3 km,路面宽4 m,可通上山车辆,由靖远县文广局维护路面。台站供电使用乌兰山林场农用低压电,台站负载50 kVA。

2 现有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乌兰山转播台运转经费不足,基础设施改进落后,台站设施陈旧,急需更换、维护,许多方面存在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隐患。

2.1 设备存在的问题

2.1.1 发射设备陈旧落后

一方面由于配件稀缺或淘汰,早期的设施设备多已停用,无法修复,又缺少专门维护仪器、维修工具等,导致部分节目无法正常转播;另一方面受高山台气候环境影响,天馈系统老化严重,严重影响信号指标。故需添置新型发射机数部,信号传输设施数套及相关设施等,以保证甘肃电视台、白银电视台、靖远电视台、白银人民广播电台和靖远人民广播电台等节目的转播发射任务。

2.1.2 发射塔满载荷使用

现有发射塔发射天线已经满载荷运行,无法增加更多节目,任一发射天线出现故障,必因没有备用天线而使维修期间该套节目信号发射中断。且该塔投入使用20余年来,受技术、资金、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限制,未曾检测调试校核。

2.1.3 节目监测与台站安全监控设施缺少

机房播出节目没有专门监测监控系统,目前采用的是由两台电视机接收信号,工作人员收看监视来进行。电视数量少于发射节目数量,检测的全面性上有不足;且两台电视均为1994年购进,已使用二十余年,在收看节目的稳定性方面存在隐患。因而,节目监测与台站安全监控设施等都需安装,以保障播出安全之需。

2.1.4 节目传输缺乏保障

在节目传输方面,缺少县城—乌兰山台信号传输线路、设施,本地广播电视信号无法保障畅通。

2.2 供电防雷系统

2.2.1 台站供电条件限制

乌兰山转播台地处乌兰山顶,海拔高,自建台以来,乌兰山转播台供电一直使用乌兰山林场农用低压电,缺少专用供电线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由于供电线路长,杆路不规范,及气候影响等因素,易发生供电线路倒杆、断线、碰火、短路、变压器被盗等故障,使供电中断;且目前发射台负载已达50 kVA以上,而供电线路仍无专用高压线路设施,也无避雷设施等安全保障设施,台站所用电的质量很难达标,对设备也可能造成损坏。

2.2.2 台站内供电系统缺少规划

乌兰山转播台成立时间早,在逐年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供电线路一直缺乏统一的规划。虽然经过几次维修对供电线路进行了改进,但由于供电线路过于繁杂,且转播台仍处于改造升级的过程中,加上可能存在的线路老化情况,因而必须对现有用电线路进行排查,排除隐患电路并规划

改进,才能适应新设备的要求。

2.2.3 全台防雷接地系统年久失修

供电线路没有任何防雷避雷设施,容易遭受雷电侵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这几年气象部门的年度测试中,发射塔、机房等处接地电阻均在10 Ω左右,需改造升级。

2.3 其他

2.3.1 机房建筑面积狭小

不是专用机房,不能适应设备安装环境要求。早期建设的机房可使用面积不足100 m2,且机房、生活间混杂一起,没有专门的配电室、维修室、库房等。值班条件较差,设备拥挤不堪,互相干扰严重。

2.3.2 台站无围墙

该台地处县城近郊乌兰山最高处,由于近年来上山休闲旅游人员较多,而发射台一直未建设围墙,台站内闲杂外来人员随意走动、锻炼身体等情况较为普遍,不利于安全播出,存在隐患,需修建围墙。

2.3.3 上山简易道路易中断

由县城通往该台4.3 km简易沙土路,路面宽约4 m,早年由乌兰山发射台自行修建,勉强可通上山车辆,由广电局、发射台的工作人员维护路面。受当年施工条件所限及泥石流等因素影响,塌方现象频发,导致道路受损,路面维护花费的人力财力多,而台站人力财力有限,道路畅通也就缺乏保障。

2.3.4 工作、生活条件较差

缺少基本办公、生活设施。由于人机同驻,值班环境噪音严重,又没有专门的餐饮食堂等。冬季机房内燃煤取暖,存在值班人员煤气中毒隐患等,夏季机房高温工作,缺少通风设施,严重影响发射设备工作寿命,且台站未配置消防设施等。

2.3.5 运行经费问题

长期以来,无线发射台由于其公益性原因,一直缺乏运转经费,地方财政只能负责工作人员工资,修补费用则是东凑西借,不能解决问题,建议将县级骨干发射台运行经费列入国家财政项目,用于支付设备维护、台站运行等相关方面,从根本上解决长通久通问题。

3 改造方法

据乌兰山发射台存在的诸多问题,确定该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如下内容:一是设施设备购置,节目监测与安全监控系统建设,节目传输设施建设,发射塔建设;二是供电线路改造和机房防雷避雷接地系统建设;三是发射机房和技术用房改、扩建,台站围墙建设,台站道路修建,并改善基本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添置新型电视发射机3部(含天馈系统),调频广播发射机2部(含天馈系统),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综合测试分析仪器1台,架设发射电缆布线桥架350 m,馈管充气设备1台,维修工具等设施若干,安装节目播出监测系统1套,建设台站安全监控系统1套,在新机房附近新架设80 m自立式广播电视发射塔1座,检测修正现有发射塔。

架设乌兰山—城区专用供电线路3.6 km,新设台站专用变压器,更换供电杆路,安装供电线路防雷避雷设施等。购置稳压电源2台、备份发电机1台。建设乌兰山台—城区广播电视光缆信号传输线路6 km。增加数字微波电路传输设施2套。保障市县各种节目信号安全优质传输。建设机房防雷避雷接地系统,使综合接地电阻小于1 Ω。对供电线路、信号传输线路、其他系统等处环节均加装避雷防雷设施。

建设专门广播电视发射机房、值班间、配电室、维修室、仪器室、资料室、库房等,建筑总面积900 m2,与生活区分离设置,硬化台站场地1500 m2。修建发射台上山道路4.3 km,路面拓宽至6 m,开凿道路排水沟4.3 km,硬化、沙化部分路面,整修塌方路段,消除隐患。新建台站围墙600 m。机房采用冷暖设施、通风设施,完善消防设施,建设供排水设施,添置桌椅板凳、炊具用物、太阳能、车辆等办公、生活设施。

4 结语

在广大的西部地区,与乌兰山广播电视转播台类似建设时间早且位于山顶的广播电台还有很多,存在的问题也大同小异。在社会进步、广播电视技术不断向前推进的背景下,各转播台均面临着改造升级的问题,全面评估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改造升级工作,才能保证安全正常播出。

作者简介:张建梅(1966-),女,甘肃靖远人,中级工程师。从事广播电视有线机房和无线转播台设备的维修与维护,设备安装调试的工作。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
美国农业部拨款1300万美元改善农村供水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推进空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组织实施问题分析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创业实践是创造性技能获取的“基础设施”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