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爹俺娘》纪录片结构解析
2015-02-26刘潇潇
刘潇潇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俺爹俺娘》纪录片结构解析
刘潇潇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摘 要:《俺爹俺娘》是一部以情感为寄托,借助照片展示故事,以独特的拍摄手法制作为手段的纪实性纪录片。《俺爹俺娘》的结构划分为三个部分,以父子、母子及父母之间的情感为题材,讲诉了平凡人的不平凡生活,透过爹娘质朴的生活营造出令人回味悠长的艺术境界,显示作品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俺爹俺娘;结构;亲情
1 《俺爹俺娘》背景
《俺爹俺娘》的拍摄者为焦波,也是作品中主角的儿子,他于1974年用照相机开始记录自己父母的日常生活,共计12796张,拍摄了600多小时。2003年,浙江卫视根据其照片和录像资料整理制作了同名纪录片《俺爹俺娘》。这是一部情感类纪录片,它在艺术上取得成功,以真挚的情感贯穿始终,以其浓厚的人文关怀打动观众。
2 《俺爹俺娘》叙事角度
该片属口述纪录片,当事人是以第一人称“我”开始讲述,观众是倾听者,开场就把观众带入了俺爹俺娘生活了一辈子的鲁中山区:“在鲁中山区,与沂蒙山毗邻有一个小山村,住着俺爹俺娘”,开头就以第一人称向观众展现自己的故事,这样的视角真实感强,能够展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激烈的内心冲突和丰富复杂的思绪。这里的叙述者身份不是采访者,而是作为儿子的“我”,这个视角,提高了纪录片的可信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当事人和观众之间形成了清晰的、单一的话语关系。
《俺爹俺娘》在声音录制上,选择了同期声录制,虽然显得嘈杂,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区农家的生活状态。在画面处理上运用了大量空镜头,创作者往往先拍摄一些现实场景的空镜头,伴随相机快门声,把现实场景和焦波以前拍好的照片剪接起来,这种结合的画面,描绘出父母的形象,给人一种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觉。
3 《俺爹俺娘》的叙事结构
纪录片不同于故事片,最主要表现在结构方式上,故事片讲究故事情节,因果关系,而纪录片往往不受限制,所强调的是对生活流程、生活片段的记录,其素材大多数是零散的、片断的,缺乏明显的逻辑链条。因此,在逻辑上享有更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该片在结构安排上,以情感为主,以时间为序,叙事内敛又富有激情,展现了俺爹俺娘的真挚感情,在悲喜交错中,体现“我”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整个作品是以照片为载体,采取板块结构方式,以父子之情、母子之情、父母之情为三个板块,将不同的内容分成不同的部分,各部分之间又相互联系,是一种起承转合的结构模式。把情感的升华作为推进故事发展的动力,将30年来与父母生活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达到“形散神不散”的效果。
3.1 父子之情
作品中焦波用了一大段空镜头,讲述父亲为了儿子能上学读书,在别人都要退休的年龄,背起木箱到城里一家煤矿打工,一次突发事件中,父亲受伤,焦波对当时记忆的描述细腻真挚,如“当时看到一个非常低矮的工棚,我爹就躺在乱七八糟的工具当中,手上缠着厚厚的纱布,纱布上还印着血,旁边一个吃饭的缸子,缸子里就是白菜帮子,五分钱一碗,白馒头他舍不得吃,他用白馒头换别人的黑馒头”。画面上没有内容,但情感却随着焦波的讲述而流淌,使作品更真实感人。
3.2 母子之情
在作品中有一段,母亲送别儿子:“有一天晚上,我要回去,母亲就说:天快黑了。我拿手电给你照照亮。她用手电照在这条小路上,我就沿着手电光往前走,我越走越远,光也就越来越淡,我觉得我娘已经回去了,但我猛一回头就看见那束光还在那里晃动。”在焦波的自述中,能深刻地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爱,画面利用剪辑技术,将黑夜的情景换成了白天,使母子之间的亲情得以升华。
3.3 父母之情
最后一段,则讲述父母之间70多年的爱情。父母相伴走过了70多年,他们是真正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现代人难以企及的。全家过年,爷孙同堂,母亲90大寿时父亲拉着母亲的手乐呵呵地说:“少是夫妻老来爱。”此时画面定格成照片,画外音响起:“没想到这成了父母最后一张合影。”接踵而来的是父母的住院,亲人的生死离别,故事发生了巨大转折,运用爆炸式情感推进了情节,父母之间深厚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众的情绪被一点一滴地引领积累,最终走向高潮,同时也意味着故事的结束。
4 结语
《俺爹俺娘》在强调真实的基础上,采取了故事化的拍摄手法,从表层走向深层,令人深思,耐人寻味。该片之所以能够感人至深,并不在于他记录爹娘一生的劳作,而在于贯穿作品始终的亲情,以及这种亲情所展现出来的人性美。最后以焦波在田野中的呼唤为结尾,表现出对爹娘深深的爱和思念这一主题,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参考文献:
[1]朱日坤,万小刚.独立纪录:对话中国新锐导演[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2005.
[2]朱靖江,梅冰.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焦波.俺爹俺娘[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
[4]陈国钦.纪录片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