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保持灵敏的新闻嗅觉
2015-02-26于明
摘 要:一个合格的记者必须具备灵敏的新闻嗅觉。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海量信息为媒体带来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何在众多繁杂信息中识别和挖掘出真实有价值的新闻,是衡量记者媒介素养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发现新闻需要敏锐的“嗅觉”。在西方新闻界,“嗅觉”等同于新闻敏感,被称为“新闻鼻”,指新闻记者能迅速的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价值的能力,亦是记者对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鉴别、判断能力。
当前通讯科技、网络技术高速发展,媒体之间竞争激烈,不合理的考核机制和长期高强度劳动所产生的职业倦怠感,使一些记者的工作方式由“慢工出细活”转变为走“多快巧省”的“便捷”之道。跑部门的记者抄抄单位简报,跑会议的记者粘着会议材料组,下基层的记者人还没到稿子已经从网上“克隆”成形等,照搬照抄的问题不但导致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鲜活度,也使很多记者的新闻嗅觉降低,在写新闻稿件时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如何保持灵敏的新闻嗅觉,写出真实感人的新闻呢,这就需要记者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独辟蹊径,为受众提供真实有价值的信息。
1 要具备辨认虚假失实新闻的能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由于市场驱动、“眼球”效应、缺乏核实机制等原因,互联网已成为虚假失实新闻的重灾区,而互联网已然成为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之一,若记者不加求证就拿来使用,再被其他媒体转载,就会产生不良的“媒体共振”效应,损害媒体的公信力,甚至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恶劣影响,所以,记者在使用网络信息时应注意方式方法,有效辨别、排除虚假新闻。第一,重大新闻尽量采用权威稿源的稿件。如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的稿件;第二,尽量避免使用模糊新闻来源。有些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据知情人士透露”“据有关部门介绍”的字眼,这些信息没有传达准确信息,而且一旦涉及追究责任人问题,也给追责造成很大困难;第三,利用多重信息源相互印证。新闻事件越复杂,越有争议性,对待新闻来源就越要谨慎。记者应尽可能多收集一些相关信息,通过比对找出矛盾和冲突,进行去伪存真。
2 要永不停歇的钻研三个方面:我国国情、党政方针、社情民意
了解国情、党政方针、社情民意的记者,更容易“嗅到”新闻。对于基层记者来说,报道惊天动地的重大突发性新闻是千载难逢的,但基层更接近生活、百姓,这里蕴藏着更鲜活、真实的新闻富矿。记者应努力把见微知著的洞察力和站得高看得远的宏观意识结合起来,善于从作品入手,从大局着眼,把微观的、局部的、个别的东西,把具体的新闻作品,放到宏观的大局中去衡量、评价。
长时期待在一个地方,往往会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丧失新鲜感,周期性的报道相同的题材,访问同样的人,今年就好像去年的翻版,这种职业倦怠导致现今摆拍甚至作假成风。河南日报驻开封记者站的童浩麟记者,却能“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通过对时政的准确把握、对本地民情社情的扎实了解,以小见大,采写了消息:《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用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反映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经济的变迁及百姓所感受到的政策福利,并且立足焦裕禄精神,把习近平主席大力弘扬的焦裕禄精神在兰考的传承、弘扬和发展写足写透。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这篇《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获得了报纸消息类一等奖。
3 应将捕捉细节的意识贯穿到采访中
获得过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埃德娜·布坎南曾经说过,一名记者所需要的是细节、细节、还是细节。每天从大千世界中打捞新闻,记者需要细节来充实报道,用细节打动受众。优秀的新闻作品总是能着眼高处,着手细部。捕捉细节的“诀窍”就是平时多看、多听、多想,采访时勤学、勤问、勤跑。久处一地的“老记者”更需要在新闻题材、新闻点上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面对农民、工人、学生时仍需有“不耻下问”的精神,甚至要像初入行那样把自己发现的细节、感悟的瞬间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就可成为宝贵的职业经验。
一次植树节常规采访中,记者在拍摄完某单位的领导、职工植树活动后无意间发现,种树的人群刚刚散去,育苗场的工人们就将这批刚刚栽种下去的黑松苗木又给拔了出来,抓住这个反常的细节。记者问出:为了迎接植树节,这个单位突击组织职工义务植树,目的是为了迎合宣传做做样子,根本没有按照“三埋、二踩、一提树”的口诀认真种树,即便栽下去,树也是不会成活的,所以需要挖出来重新栽种。问清楚这个让人大跌眼睛的缘由后,记者调整思路又拍摄了小树苗被挖出后又被植树工人们种下的各个细节,写成了短消息《如此义务植树》。这种看似意想不到的细节,在平时采访当中不难碰到,若捕捉好了,就是一篇生动鲜活的新闻。
4 结语
具有新闻嗅觉的记者能从小标题中找到大方向,能从会议或者领导的新名词中发现新大陆,能从新闻现场中被人忽视的细节中发现大问题。要具备新闻嗅觉,就需要记者通过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扎扎实实扑下身子采访,认认真真归纳总结,方可在新闻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这种可贵的职业性的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