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铅华褪尽求本真,特色相融铸品质

2015-02-26江苏省常熟市珍门中心小学曹志刚

新教育 2015年18期
关键词:国际象棋行为习惯常规

□江苏省常熟市珍门中心小学 曹志刚

铅华褪尽求本真,特色相融铸品质

□江苏省常熟市珍门中心小学 曹志刚

学生品质、习惯的形成,需要历经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因此,对学生品质习惯的培养必须结合学生全面的学习、生活及学校的实际展开。我们立足学生一日常规训练,分阶段细化训练重点,有效开展各项常规活动;同时结合学校的国际象棋特色,强化对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常规 活动 特色 国际象棋

【前言】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陶行知

我们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成为一个个自觉行动的人。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我们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努力追求着那种实实在在的回归“本真”的学校品德教育。

一、常规育习惯

1.立足一日常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是他们实现自觉行动的前提,也是我们学校德育的一个长期训练目标。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在我们《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中已经有了很好的体现:具体从上学、晨读、升国旗、两操、课间秩序、课堂学习、文明礼仪、讲究卫生、爱护公物、放学等方面对学生在校的一日常规进行规范;让每一位学生把一日常规牢记心间,争当文明好少年。

2.细化训练重点。在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一日常规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阶段性情况,细化开展有针对性的阶段重点训练。开学初,我校就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整个学年。同时,我们坚持有些阶段侧重,突出训练的重点,加强针对性,提高训练的效果。我们从最常规的课间活动开始逐月安排重点训练项目,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如课间活动要求学生:(1)遵守“行走之礼”,做有益、安全的游戏,适当放松。(2)行走:轻声、慢步,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慢行。(3)针对学生不太会“玩”的情况,我们在师生间开展了“有益游戏征集”活动,挑选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游戏,推荐各班组织学生活动。通过这样一个个阶段性重点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品质的形成。

3.重视竞争监督。小学生的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反复,这是由其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需要一定的外部监督来促使学生自律的形成,逐步养成习惯。在监督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抓两种“典型”:重点工作是发现身边的“美”,在学生中大力宣传与表扬具有良好习惯的典型,激发学生的向上意识;适时地通过对一些错误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可以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从而使我们的学生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活动强训练

单纯的说教,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显得过于枯燥和烦闷,很容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因此,我们以各种活动来作依托,让孩子们在活动过程受到教育,在活动中把所懂得的道理切实付诸行动,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1.做好点滴小事,展现大好风貌。我校的“以小行动,显大素质”系列活动,要求学生平时积累日常生活中点滴好习惯,使自己在各项活动中得到锻炼,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学校就此广泛开展各类标兵的评选活动。(1)“文明用餐星”。要求学生进出餐厅有序慢行,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2)“浏览之星”。要求学生外出旅游、参观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不触摸文物,不在景物上画写、划刻。(3)“仪表之星”。要求学生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站立时要抬头挺胸。通过长时间的训练,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发现身边美丑,勇于自我对照。针对学生平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学校组织开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小品巡演活动,让各班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不管是美的还是丑的,只要能使我们得到启示和教育)排演成小品。若能给孩子们深刻的印象,其良好的影响也是持久的。

三、特色促养成

我们学校是“国家级国际象棋培训基地”,也是省“国际象棋传统学校”。我们学校良好的棋类文化氛围及所开展的国际象棋活动,对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1.以棋育德。中国自古就用“琴棋书画”来评价一个人的修养。很多名人都是下棋的好手。随着国际象棋的深入学习,必然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一定的熏陶。

(1)自律。任何一个棋子的走动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我们的生活也如同下棋,必须遵守规则。通过下棋让我们的孩子逐渐懂得并学会自律,做一个文明、道德的人。

(2)向上。“自信、向上、拼搏”一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拥有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培养孩子们从小爱动脑筋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明白:人生要树立必胜的信念,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像在象棋比赛中,有的孩子局势稍有不利,就认输,缺少在困境中拼搏的意志。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老师会利用特定的棋局对抗,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如:摆设一个对黑方不利的局面,然后问学生:“谁有勇气走黑棋,帮助黑方扭转劣势?”学生走完棋后,如果把棋走输了,老师就夸奖他:“这位同学真勇敢,他敢于向困难挑战!”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使他更乐于克服困难。如果学生把棋走赢了,老师更会称赞他。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攻坚克难的勇气。

(3)尊重。下棋要讲礼节,棋风要正,这与做人一样。在下棋的过程中教育我们的孩子“棋如人生”,从而使他们树立良好的棋风和棋德。我们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自己,用心走好每一步棋,不轻易放弃,对自己的棋负责就是尊重自己的最好表现。其次,对于比自己强的对手,我们不“敌视”,而是把他们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对于比自己弱的对手,我们不讽刺挖苦,而是把他们用作自己帮助的对象;尊重他人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

2.以棋养性。

(1)善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是下过棋的人都熟悉的两句话。我们的孩子也在下棋的过程中,不断体会诠释着这两句话的含义。渐渐地,大家都知道要想得“远”一点,对对手的走棋进行预估和下一步走棋进行预设,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对后果进行充分的预估。教师由此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也要善思,遇事要明辨是非,未雨绸缪,准备充分。

(2)耐挫。下棋既是一项智力运动又是一项竞技运动,要求棋手既要有良好的棋艺水平,又要有强烈的取胜欲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棋弈活动有时如逆水行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有时一帆风顺,却一时大意失荆州。同样,在比赛中,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下好每一步棋,每一盘棋。在强手如林的现代社会中要想脱颖而出,只能靠自身实力,顽强拼搏。

(3)舍得。在下棋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招数——弃子,就是牺牲自己对于对手来说较有诱惑力的一子来换取整个棋局的胜利。这就要求我们的孩子要“着眼全局,懂得取舍”了。这也就教育我们的孩子应该把眼光放远,要从大局着想;不对眼前的既得利益斤斤计较,有时候对眼前利益的放弃也许会换来更大更多的收获,从而教育他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大度和宽容。

让我们时刻牢记“用心走好每一步”的生活理念,在我们的孩子心中播下一颗好习惯、好品质的种子,期待收获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国际象棋行为习惯常规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常规之外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俄罗斯为什么被称为“国际象棋王国”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追梦路上要做——象棋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