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碎片与人际传播的回归
2015-02-26许康宁
许康宁 肖 何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新闻频道)
新闻碎片与人际传播的回归
许康宁 肖 何
(作者单位: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新闻频道)
每个人都可以写东西上传到网络,每个人也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信息的供应量越来越大,但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碎片化趋势。
新闻碎片,是指传播的新闻内容越来越缺乏整体性,条数很多,新的信息很多,但不完整,然而,受众依然需要更接近事实的新闻,世界依然需要被深刻地研究。
新闻碎片化,对于处于变革中的传统媒体而言,将意味着什么呢?传统媒体是否还有自己的机会呢?
1 一条微博引发的思考
4月21日,著名的新闻人闾丘露薇在个人认证微博转发了一则视频“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 大陆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微博评论道:“这条视频只是事件后半部分。孩子当街便溺,有路人拍照,遭孩子父亲抢走相机和记忆卡,孩子母亲打了路人一耳光。片中白衣青年看不过眼报警,并且阻止夫妻离开,双方争执,青年遭人用婴儿车推撞。警察到场调查后,父亲无条件释放,母亲涉嫌袭击被捕,准保释,五月中需到警局报到。”
微博一经发出,立即引发了就引发了网友的众多评论,有网友指出,视频忽略了父母主动带小孩去厕所排队并且在小孩小便时母亲专门用纸尿布接住的细节,对港人拉扯呵斥并且拍了小女孩私处的画面并未提及。
4月22日,闾丘露薇做出回应,补充了事件缺失的一段视频,并评论道:小孩当街便溺,只不过看昨天微博视频文字描述不全补充新闻而已。随后又补充称:另外,不要在公开场合暴露孩子身体是做父母常识,找不到厕所,找个角落避一避。帮孩子换内衣都应该去厕所,或者角落,不要当着陌生人,这是爱孩子的表现。如果真的厕所和人口比太低,要求政府多建公厕。另外在香港,再有道理,动手一定违法,要维权,比如要删除照片,主动报警,电话999。
这起发生在2014年上半年的微博事件,最终发展成了涉及网络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的大范围辩论活动。如果把闾丘露薇的微博看成一次新闻报道的话,那么,闾丘露薇第一次发布的视频并不是完整的新闻事实,换句话说,只是新闻事实的一个片段。对于第一次接触这部分碎片的受众而言,大部分人会把这些碎片化的内容当成全部的新闻事实。
如今,上网阅读新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以秒计算,不断更新的信息,条数很多,但大多不完整,传播的内容也缺乏整体性。虽然公众对信息内容的了解越来越多,但大都停留在蜻蜓点水的程度,对那些原本发生不久的、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缺乏完整、深入的了解。与之相伴的,是受众评论的感性化和情绪化。这便是新时代新闻报道碎片化的概念。
2 新闻碎片化产生的原因
2.1 新闻报道碎片化是网络时代的必然。动态写作、实时更新,这是网络媒体处理新闻的一种常规方式,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的报道更是如此。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轰炸,已经习以为常。为了追求时效,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各个点的状态,注重信息的简单传递,整个新闻事件的完整线索,常常不能在一条新闻报道中得到表现。对受众来说,从单篇新闻中得到的信息总是片断的、零碎的。
2.2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深入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碎片化的趋势。三言两语,现场记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字数少,随时随地就能发布。自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传播媒介的垄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报道者。这些来自民间的报道者更多地是出于自身的爱好和兴趣,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有时候会有意无意造成新闻信息的不完整,从而加剧了新闻报道碎片化的趋势。
2.3 新闻信息接受的碎片化,必然要求有新的报道方式与之相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在统一的时间观看报纸,收看电视新闻。人们接受新闻消息的时间、地点有了强烈的随机性。碎片化的新闻报道便迎合了这种快节奏的信息需求。只需要花费较少的时间,就能从寥寥几句,甚至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获得新闻事件的大致情形。
2.4 不同形式的新闻之间,缺乏整合带来的碎片化。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新闻,有了相互融合的可能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新闻往往被分割在不同的地方,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带给受众的感觉就是一种支离破碎。
当使用“短平快”形容新闻内容,用速读描述受众习惯的时候,随着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传统媒体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曾经有人预测,面对海量的信息,碎片化的新闻已经让人们产生了排斥和厌倦。未来,传统媒体又会重获新生。笔者赞同这样的预测,专业的传统媒体在社会公信力与信息的完整程度方面,具有新兴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这个优势又该如何发挥呢?
3 用新技术重塑新闻报道
基于新媒体的新闻报道简单直接,是赤裸裸的原生态,人们想看什么,自己去找就是了。传统媒体体系的新闻传播渠道被削弱了,每个人,无论是所谓
精英还是草根,都有平等的自我存在和自我表达的权利。每个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信息,自己想传播或互动的对象,也可以屏蔽自己不想看的信息,远离自己不想交往的对象。传播体系的人际关系特征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在此背景下,传统的电视媒体要想扩大传播声音,扩大影响力,需要重新认识人际传播的特点,借助新的传播载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整合推广。
3.1 化身为“人”的角色,利用人际传播的亲近感,增强传播效果。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交往最初、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形式。微博、微信等新媒介拉近了异地传播的距离,这类媒体也被称为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拓展了人的社交范围,时空限制被打破,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回归。而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则更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新媒体的人际传播特点也越来越明显。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最初的消息来源,并不来自于正规的新闻媒体,而是来自于QQ、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当中的朋友圈。朋友的亲近感,增加了这类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与这样的媒介生态相适应,“人”的角色,应该受到传统电视媒体的重视。这也就意味着,电视媒体应该放下身段,化身为一个普通的“人”,以人的角色进入个人的社交圈,与观众互动。
3.2 以新媒体的人际传播为基础,展开电视新闻的二次传播。“二次传播”,是近年来传播环境的巨变对电视媒体提出的新课题。“二次传播”就是借助自身平台以及网络、平面、户外、线下活动等传播手段,在电视新闻节目正常播出的一次传播之后,实现“二次传播”甚至再次传播,提高新闻栏目的知名度、关注度和忠实度,实现电视媒体的持续影响力和传播力。
媒介环境的变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难以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收看一段时长固定的电视新闻节目。新闻的碎片化趋势,使得这种规定的传统模式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人们收看新闻的时间不固定,地点不固定,以社交媒体为基本构成了目前的新媒体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除了更加个性化的人的色彩需要突出之外,传统媒体需要在正常的播出之外,重视电视新闻的“二次传播”。在某些时候,这种“二次传播”甚至会占据主要地位。
3.3 人际传播的回归,给了电视新闻新的机会,即用技术做好每一次新闻报道。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媒体发展中,更快的报道,将会让位于越来越多的新媒体,而更好的报道,则应该由传统的新闻媒体承担。如果说,传统媒体化身为“人”是态度的变化,那么,更好的报道,则是对能力的强调。
好的报道并非文字堆砌、长篇大段,而是运用新技术和多媒体,提升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并赋予性情。电视视听新闻报道的线性特征,意味着信息转瞬即逝,这一点曾经被很多媒体人诟病,但事实上,新媒体的发展,给了电视新闻打破这一线性特征的机会。
前面提到,电视新闻要想扩大影响力,必须重视新闻播出之后的二次传播。二次传播的主要手段就是新媒体。举例来说,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多种表现手法的融合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们根据不同的新闻报道内容,选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有时,甚至是多种表现手法并用。电视新闻二次传播并不是简单地把新闻放上网络,而是要根据报道内容,进行多媒体的改造。
更好的报道的另外一个要求,就是深度。“我们现在卖的不是内容,而是观点!”传统媒体需要竞争的,不是报道权,而是解释权。很多消息都是通过微博最先公之于众,传统媒体随后跟进。新闻在新媒体上的传播路径,是在不断的转发接力和评论附加中扩散开去的。“众声喧哗”中,受众有时会陷入情绪宣泄的泥潭中。传统媒体拥有训练有素的采编人员和良好的专业人脉,通过自己的报道,揭示新闻背后更深的意义,扩大受众视野,让受众不仅知其然,而且进一步知其所以然。
网络传播时代,不缺内容,也不缺记者,缺的是高品质的新闻作品,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慧眼。
4 总结
新传播时代所体现出的人际关系特征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传统媒体必须主动打破新闻传播原有的时空限制,化身为“人”,与每一个受众进行平等的互动和交流,而不是仅仅把受众当成设定的靶标。另一方面,人际传播所具有的随意性、情绪化必须在传统媒体的活动中得到纠正,用更全面更理性的态度,利用新技术做好每一次新闻报道。媒介只是承载新闻的载体,传统媒体依然有自己生存的空间。载体会有新旧更替,但新闻本身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