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刊改革中的高校学报发展策略

2015-02-26秦萍玲

学报编辑论丛 2015年0期
关键词:办刊科技期刊选题

唐 晴,秦 瑜,秦萍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成都610031)

期刊改革中的高校学报发展策略

唐晴,秦瑜,秦萍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成都610031)

针对高校学报的特殊性,借鉴优秀期刊的办刊经验,探讨了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学报的发展策略,指出高校学报在体制改革后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首先,有优秀的品牌和选题策划,组织学术水平高的稿源,用质量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其次,举办学术会议、出版具有特色的专集和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会员制经营模式,促进学术交流,办出高校学报特色,保持高校学报读者与作者群的相对稳定;最后还要办好高校学报网站,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从单一纸质媒体向多媒体的转化。

高校学报;市场经济;办刊策略;稿件质量;经营模式

在我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下,学术期刊的深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作为学术期刊的高校学报也必须跟随发展的步伐,加入到改革的潮流中。因此,有必要探讨高校学报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的改革措施。

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教备厅[1998]3号)中以公文的形式定义了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服务于本校教学科研为主的学术刊物[1]。陈浩元等[2]在撰文中诠释了高校学报的五大特殊功能:学术交流的园地,展示和宣传高校科研成果及综合学术实力窗口,促进高校重点学科和新学科的建设,发现、培养和扶持科技新人,记载高校科研、教学发展的历史。

由此可见,高校学报是学术期刊,不同于科普、文学或娱乐性期刊,也不同于其他专业性的学术期刊,它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其覆盖的学科广泛,又具有综合性。由于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服务于本校的教学科研为主,办刊经费历来都是由主办高校行政拨款,出版后期刊大多是赠予作者和与兄弟院校主办刊物的交换,少量的由邮局代发,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发行了。虽然我国的改革开放已30余年,出版行业的转型也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学报仍然停留在30多年前的管理体制中,守株待兔似地等着作者来稿,没有策划地出版,成为没有特色的综合性期刊。正是因为高校学报的综合性这一特点,与读者的专业性需求相矛盾,使大多数高校学报在与众多专业性学术期刊的竞争中失去读者,从而导致优秀的稿源流出高校学报。因此,高校学报要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获得长足发展的活力,必须改革现有的管理和经营机制,逐步走向市场经营。

为此,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改革的方法和模式。朱雪莲[3]提出联合办刊、分级办刊和转型出版单位3个适合高校学报结构性改革的模式。钱荣贵[4]认为,综合性是高校学报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专题化道路是高校学报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刘灵芝[1]从学术含量的高品位性、文化内蕴的先进性、读者和作者较高的公认性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性等 4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学报品牌的特征,并指出“创新”应永远是品牌学报追求的目标。李晓文等[5]认为高校学报要走出困境,获得持续发展,应以提高期刊的引用率为切入点。朱静然等[6]用实例说明了要实现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学报应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形成特色栏目,加强专题研究,避免泛综合化,提升编辑的学术修养。

以上研究针对高校学报自身的特点,从多方面详细剖析了高校学报与高校的关系、存在的必要性,提出结构性改革、专题化、品牌性以及提高引用率等可持续发展途径。高校学报作为学术期刊,虽然有别于科普、文学或娱乐性的期刊,但也具有期刊的共同属性[1]。因此,在学术期刊出版转型的今天,高校学报要在残酷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和生存,就必须找寻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之路。可借鉴一些优秀的社会期刊,如《中国国家地理》《科幻世界》等的成功办刊经验,发挥高校学报自身的优势,使其既保持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服务于高校,服务于社会,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立足于社会,真正走向市场。

1 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

高校学报除了具备科技期刊特点以外,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7]:独特的服务意识、独特的办刊意识、独特的奉献意识、独特的学者意识和独特的前瞻意识。高校学报的经营模式应借鉴科技期刊成功的经验,利用高校科研的便利条件,发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主要有如下模式。

1.1品牌营销

科技期刊的品牌资源是其核心竞争力,常用的品牌营销策略之一是借助名牌产品来宣传自己,《中国国家地理》正是采取了这种策略。1988年,《地理知识》改版为《中国国家地理》时,从名称、标志、定位以及运作方式都模仿美国《国家地理》,连改版时的广告也充分利用了美国《国家地理》的影响力[8],不但降低了杂志社的宣传成本,而且大大缩短了读者接受它的过程。

由高等院校主办的高校学报,可以借本校之优势学科在国内外的声誉,掌握优秀学科建设中的专业研究方向,突出办刊特色,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同时,使这些优秀学科的研究人才成为学报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作者和忠实读者,以促进高校学报的发展。

1.2举办学术会议

科研人员除了从科技期刊和互联网上获取科技信息与情报外,最重要渠道是学术会议[9]。高校学报可利用学校优秀学科的品牌资源,与相关学科的院系、研究所或实验室联合举办行业的学术会议,扩大学报的知名度,强化学报的作者队伍建设,完善审稿专家数据库,并能借此组织优秀的稿件,提升期刊水平。同时可调动编辑和编委的竞争意识,增强其竞争能力,从而提升高校学报的无形资产价值[10-11]。

例如,《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就把举办专业的学术会议作为期刊学术经营策略之一,从2005年起,《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编辑部就发起并主办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着刊物报道的几个方向,采取大会主题报告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0]。

《工程力学》从1991年起,连续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乃至国际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对于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起了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会议还组织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多年来已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并日益增大的作者和读者群体,这个群体既是《工程力学》的撰稿人,又是《工程力学》的热心读者,其中有不少人已被《工程力学》吸收为审稿专家,载入其专家库[11]。

1.3实行会员制

不管是作为社会期刊的各类杂志,还是作为科技期刊的高校学报,其出版的目的都是获得读者的青睐,希望其刊登的文章能被最大量的读者阅读。可通过会员制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扩大发行量。会员制可以为学报和会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打造平台,便于读者和编辑的直接沟通,读者的信息和意见可以迅速地得到反馈。同时,可为会员提供有别于非会员的优惠和优先服务,学报通过这些会员保证发行量和订阅量,扩大学报的宣传力度,增加经济收入。

例如,《放射学实践》于2006年实行了会员制,建立并完善了会员资料库,为会员提供有别于非会员的个性化服务,如赠阅全年刊物、免费获得专刊提供的实用专业信息、免费为会员刊登信息、优先刊登论文、订购专业图书、参加本刊举办的学术会议且会务费实行优惠等一系列会员服务[12],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2 提升高校学报的发展空间

期刊生存的关键是其刊载的内容,内容的质量决定了作者及读者对期刊的喜爱程度。高校学报也不例外,其刊载文章的学术水平、前瞻性和出版质量,决定了高校学报的发展。要提高学报的学术水平,首先要注重选题策划工作,约/组高水平稿件,同时借主办高校优秀学科的影响力,树立起优秀的品牌,并辅以专辑出版等灵活的印刷、建立作者奖励机制,加速期刊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扩大学报的发展空间。

2.1注重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期刊的根本和发展动力,要办好期刊,就必须首先做好选题策划。选题策划决定了期刊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付国彬撰文指出:选题策划是出版的第 1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目的是找到一个市场(读者)需要的恰到好处的卖点[13]。有许多优秀的期刊,在其运营方式中就非常注重选题策划。比如,由科幻世界杂志社主办的《科幻世界》创刊于1979年,1984年实施市场化经营,其内部管理采用栏目负责制,全部稿源都是通过选题策划,再约稿、组稿。为掌握第一手信息,他们常年坚持举办《科幻世界》进校园,举办科幻讲座、编辑/作家见面会和其他各类活动。通过此类活动,不仅策划出青少年读者最新喜好的选题,还培养了一大批专栏作家,确保了《科幻世界》始终站在同行的前列。目前,每期销售量达15万册,码洋达400万元。

作为科技期刊的高校学报,可借鉴《科幻世界》的经验,在研究学校关于学科建设的政策方针、关注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发展前沿及科研动态的同时,加强同科研工作者的联系,举办优秀科研工作者和优秀论文的作者座谈,定期到科研一线了解科研新进展,从中了解相关的学术信息,制订选题计划,通过约稿和组稿获得优秀稿件,以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

2.2出版专辑及灵活印刷

目前,多数的高校学科众多,高校学报刊登的文章也涉及多个学科,因此,多数的高校学报办成综合性期刊,没有特色。高校学报在致力于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其品牌的同时,可将研究同类主题的文章结为专题或专辑发表,一方面可让读者同时看到同一主题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文章的影响。

《建筑结构学报》在专题发表方面已形成特色,他们在有合适的一组专题文章时,编辑部会适当缩短发表周期,需要时还会将正常的黑白印刷改为彩色印刷,以提高专题文章的影响力[14]。同时,对于彩色印刷的专题,会适度提高版面费的收取,使得期刊既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为提高高校学报刊登文章的宣传力度,在发行期刊的同时,刊出单行本,以方便作者或读者收藏和购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从2010起尝试每篇文章印刷少量的单行本,赠予作者,用于作者收藏和赠送同行,既满足了作者的需求,同时也扩大了学报的影响。

2.3建立作者奖励机制

建立对作者的奖励机制,其目的是扩大高校学报的影响,吸引高水平文章并保持其持续增长。编辑部可以定期开展优秀论文评比,聘请知名教授及学者作为评委,对于引用频次高的论文,给予奖励,并在网站上公布评比结果。《天然气工业》编辑部已开展此项工作,每2年评选一次,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另外,还可以对具有前瞻性的文章一经刊登,采取发放高额稿酬的形式,鼓励作者将一流学术水平的文章投到高校学报。

2.4网刊结合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上升,信息传递有了新的形式,传递速度、信息容量、信息形式、传递方位、传递媒介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依赖互联网[15]。作为我国科学技术的主要传媒之一的高校学报,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加速期刊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

为此,可以建立和开发有自己刊物特色和个性的网站,并通过这个网络平台,开通在线投稿/审稿系统,运用网络技术对整个编辑流程实施网络化管理;编辑与作者、审稿专家可通过网站进行实时信息交流和文件传输,对已发稿件也可建立起详尽的分类、统计、查询的数据库,以便读者查询。同时,还可以建立作者和审稿专家数据库,以便随时掌握和跟踪本领域活跃的作者的项目资助、学术科研成果等情况,并不断充实和调整审稿专家数据库,对不按时完成审稿任务及对审稿不认真的审稿专家,定期删减。网站还可增加行业资讯、会展信息、培训讲座、博客及论坛等,可使网站功能从单一的稿件处理提升为内容资讯、在线办公、全文发布整合的全新平台,以此扩大期刊的宣传,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使高校学报在现代各种信息传媒的冲击中站稳脚跟,健康发展。

例如,《分析化学》除在2004年建立了在线投稿/审稿系统外,还开通了MSN和QQ即时通讯工具,在网站公布账号,并由编辑专门负责。作者通过MSN和QQ与编辑及时沟通,交流工作中的心得和获取他们的意见及建议,通过随时反馈的信息来改进编辑部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意识。《分析化学》还利用网站发表了上百篇的博客,并应用博客的细分化特点,开展对专业读者的信息发布,努力从传统媒体的点对面的传播,改变为点对点的传播。编辑在博客上发布信息的同时读者可以浏览和评论,大家对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探讨。经常关注分析化学博客的人,大部分是其专业领域的科研人员,面对这一专业受众,许多有关期刊发展定位的决策,甚至科研中遇到的问题直接在博客上沟通,既促进了期刊的发展,也拓宽了读者的研究思路[16]。

3 结 束 语

高校学报要在体制改革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其学术水平和出版质量。首先就要求有优秀的品牌,用品牌效益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并利用高校的品牌优势举办学术会议,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报发展,以及提高科研成果时效性;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会员制经营模式,保障学报读者群的稳定性。为提升高校学报的发展空间,要有走在科学技术前沿的选题策划,以组织具有时效意义的、高水平的稿源,达到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目的;采取灵活的、具有特色的专集印刷,以办出学报特色,满足读者的需要;同时建立作者奖励机制,吸引学术水平高的文章;办好高校学报网站,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从单一的纸质媒体向多媒体的转化,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作者,服务于社会,使高校学报获得良性的发展。

[1]刘灵芝.高校学报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2]陈浩元.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J].编辑学报,2006,18(5):323-326.

[3]朱雪莲.高校学报的改革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6):955-958.

[4]钱荣贵.高校学报应走专题化之路[J].编辑之友,1999(3):32-35.

[5]李晓文,张立元,时铁国.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探究[J].编辑学报,2002,14(4):277-279.

[6]朱静然,王岚,张士莹.立足高校:实现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J/OL].[2012-06-13].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676.C.20120613.1532.003.html.

[7]胡勇.论高校学报编辑的独特性[J].高等教育,2011(5):113-114.

[8]孟志军.《中国国家地理》的品牌营销策略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9(2):269-272.

[9]任胜利.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其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357-360.

[10]潘淑君,李无双,叶飞,等.办好学术会议 促进期刊发展[J].编辑学报,2009,21(3):236-238.

[11]黄丽艳,崔京浩.举办学术会议提升科技期刊水平[J].工程力学,2010,27(增刊):152-156.

[12]汪晓,石鹤,夏黎明.客户关系管理在科技期刊经营中的应用——以《放射学实践》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4):657-659.

[13]付国彬.科技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信息捕捉[J].编辑学报,2009,21(2):125-127.

[14]张汉平,李淑春.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筑结构学报》的实践[J].编辑学报,2011,23(S1):133-135.

[15]唐晴.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络化现状与应对[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85-89.

[16]王重洋,陈杭亭.《分析化学》网络化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2):253-255.

猜你喜欢

办刊科技期刊选题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