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政与民生新闻需要取长补短

2015-02-26徐昌建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8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节目新闻报道

摘 要:电视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是新时期新闻传播中产生的分类,适当区分不同的报道内容和服务群众,但要避免因为类型的区分使新闻走向不同的极端,要适当互相融合,取舍长短,做到时政新闻多一些民生化,民生新闻多侧重时政内涵,才能让新闻更积极地向前发展,让作为主流媒体的地方电视台把时代主旋律唱得更响亮。

新闻立台已经成为各地电视台改革发展的大方针,新闻的发展也走向了多元化,目前,大多数地方电视台都把新闻节目划分为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两大块,开办了不同类型的新闻栏目,尤其是民生新闻的发展,让更多老百姓关注新闻的兴趣更浓了,电视传播的社会影响也明显增加。与此同时,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呈现了不同的状态,一边是高声呐喊的政治宣传,呆板没生气,一边是市井小事的东拉西扯,杂乱无深意。这种现象很容易使电视新闻宣传走向不同的极端,影响到媒体的主流形象。这就需要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做好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两道“菜”,迎合时代的“口味”,做好新闻宣传,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1 多用平民视角,塑造时政新闻的民生意向

时政新闻,主要是反映党和政府工作、公务活动的消息,其中会议新闻、领导人活动出现较频繁,内容主要涉及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大事,虽然承担着宣传大政方针、时政活动的宣传任务,但是它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长期以来,纵览各级电视媒体,时政新闻被摆在突出的地位,然而就地方电视台来说,当前的时政新闻从收视效果来看显然不如民生新闻,时政新闻报道的格式化、概念化、说教化还是较为明显。应该说时政新闻报道的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哪一样不是和老百姓利益休戚相关?除了老百姓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在我们日常采访报道中,一个常态的会议,如果按照常规作会议新闻报道,就没有可看性,也没办法吸引观众。因此笔者转换了报道角度,会后到一些乡镇的供销社进行实地采访,在与职工和群众的交流中,发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通过选取大量来自基层的采访,完成了《供销“二次创业”优化农村流通市场》的电视新闻报道,反映了新时期供销社改革的内容和政府工作的实效,最重要的是这其中体现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广大群众的需求有必然联系,作为一般时政新闻报道更贴近了基层和生活。

2 摒弃浅薄和琐碎,让民生新闻展示更深的内涵

民生新闻通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观众的青睐,其浓厚的生活味更容易融入百姓生活。然而一些民生新闻报道由于事件和内容太过琐碎,在表达媒体态度时也较轻薄,没有更好地反映新闻报道的社会效益,部分新闻的价值没有得到发挥,让作为主流的电视新闻媒体没有发挥更有效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12 年以来,地方党委政府开始大力推进“农转城”工作,让城市周边的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在这个过程中,文山广播电视台《每天看点》作为民生新闻节目,多次派出记者到农村、到群众中进行采访,通过记录群众的生活变化,反映农民进城后的心声,在民生新闻报道中很好地与时政主题新闻报道相互补充,让这一政府工作的开展有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3年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必革的意见,而其中一个内容就是开放“单独二胎”政策,《每天看点》的民生新闻记者迅速进行了调查采访,通过鲜活的民生报道和平民视觉及时反映群众的态度和心声。

这些紧扣时政主题和时代脉搏的民生新闻不但体现了人们的生活,还使民生新闻在百姓心中有了更高的地位,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得到了增强。因此,民生新闻要立足主流,积极从党务、政务活动中寻找民生新闻的故事,围绕关注点叙事。

3 铸成主流舆论,当好“喉舌”,服务好社会大众

作为主流媒体,地方广播电视台需要把握好每个时代的最强音,最好的载体就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新闻节目进行大力宣传,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新闻的宣传报告,让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都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更加贴近观众的生活和心声。

在新闻节目中,纵然时政新闻更多倾向服务政治需求,民生新闻更多倾向服务百姓生活,但是两者没有大小之分,也没有主次之分,在新闻宣传中,应该避免顾此失彼,要时政和民生一起抓,再小的新闻如果处理不好都可能影响媒体公信力,可能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影响到党和政府的执政形象。只有时政和民生新闻的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新元素,赋予更丰富的内容,才能让新闻更生动、更有可看性。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节目新闻报道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时政
时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现状和思考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