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中的情感表达
2015-02-26李丽霞
摘 要:徐克执导,改编自《林海雪原》的《智取威虎山》一经推出,表现抢眼,收获了不错的票房与口碑。影片由韩庚饰演的姜磊,从国外归来开始引入叙述,从当代人的视角审视与回望曾经的历史,力争还原红色经典中英雄人物的人性,而非“高高在上”的神性。本文将从电影中的情感表达进行分析,进而从中分析出其深层内涵。
《智取威虎山》作为徐克导演新近担纲执导的一部谍战动作电影,由张涵予、梁家辉、林更新、余男、佟丽娅主演,已经于2014年12月2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收获了良好的票房成绩。电影《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曲波小说《林海雪原》,讲述的是解放军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数股土匪斗志斗勇,最终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解放战争的后期,在1947年冬,东北民主联军203小分队在首长少剑波的带领下,奉上级命令进入匪患猖獗的林海雪原保护百姓安全,侦察员杨子荣与卫生员白茹火线驰援。为彻底瓦解土匪势力,杨子荣执意请求乔装为胡彪。潜入匪窝“威虎山”。历经了重重考验的杨子荣因献宝有功,被匪首座山雕封为“威虎山老九”。杨子荣一面与八大金刚周旋,一面涉险为山下战友传出情报,而山寨中的一名神秘女子却屡屡将他陷于生死绝境。被203小分队生擒的土匪联络副官栾平趁乱逃脱,竟出现在威虎寨中与杨子荣当面对质。座山雕寿辰“百鸡宴”上,杨子荣与203小分队的战友们迎来了剿匪收网的最佳时机,一场鏖战在所难免。故事的最后,杨子荣成功地破坏了匪首座山雕的匪巢,赢得了胜利。
整个电影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饱满,特别是剿匪英雄杨子荣,胆大心细,有勇有谋。影片中的感情表达节制、含蓄。本文将从故事中叙事与人物的情感表达进行梳理,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1 《智取威虎山》中的情感表达
一方面,《智取威虎山》在人物设置上的情感表达,弱化意识形态,没有道德说教,彰显狭义精神。说到威虎山,肯定得说到杨子荣,看完电影,你会发现他简直就是《虎胆龙威》里的布鲁斯·威利、《真实的谎言》里的阿诺德·施瓦辛格、《第一滴血》里的史泰龙。他一反以往红色经典中“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是个会黑话的侦查员,身上似乎带有那么一点匪气,和传统意义上的正面形象有所不同。但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在情况危急之时,却置自身安危于度外,敢孤身上山、独闯虎穴、智斗群匪,身处险境,却又能一次次奇迹般化险为夷。侦查员杨子荣,在《智取威虎山》里,为我们呈现的故事依然具有传奇性。徐克弱化了意识形态,并未过度渲染杨子荣独自上山的“大义凛然”,也没有发动群众惯用手法。采用的则是投“座山雕”所好的“献宝”。剧中的杨子荣,带着一些匪气,剧中的良家妇女青莲,带着一丝妖气,连小栓子的一出场都表现出一种小流氓的气息,这几个人物,虽是正面人物,但却并非十全十美的完人,但是他们驱使着情节的发生与发展,在最终我们看到的还是其中的侠义精神。
另一方面,《智取威虎山》在情节叙述上的情感表达,体现了徐克对于侠义的追求。徐克拍摄的武侠电影均体现了他内心追求侠义的情感上世界。《智取威虎山》脱胎于红色经典,在取材与人物表现上,均有一定的限制,但徐克仍将自己对于武侠电影的热情应用到了《智取威虎山》当中。无论是整个作品的表现,情节的延伸还是故事的讲述,均带有武侠的成分。203小分队、侦查员杨子荣,保护村民,智斗土匪,大有侠义之风。以弱战强的夹皮沟一战,展现了203小分队的英勇不凡。革命的煽动性与教化作用被有意淡化,转而把叙述重点放在战争场面及特效之上。这种巧妙的移植,既迎合了观众的观影需求,又避免了红色经典的固有套路。这种拍摄策略,以及情节叙述的过程,大大超出了观众的观影预期,使得《智取威虎山》成为了迄今为止讲述革命故事最好的版本。
2 《智取威虎山》中的情感表达的深层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影的主力军,当今的80、90后,已对革命时期影响深远的红色经典提不起太大兴趣。历史的隔膜,让他们无法感同身受,质疑精神,也使他们对红色经典中的正面英雄形象的高大完美缺少认同。如何拉近革命题材中英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电影的成败。
徐克自述想翻拍《智取威虎山》的念头,源于30年前,原因是这个故事“非常传奇”。孤胆英雄杨子荣,乔装改扮,独闯龙虎山,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这似乎是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桥段。但不同的时,《智取威虎山》并非虚构,而是真实存在的。
韩庚饰演的姜磊这一人物的设置,不仅提醒观众这一事件的真实存在,还拉近了故事与观众的距离,同时也使故事更为真实可感。电影中屡次出现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镜头,以及姜磊对《智取威虎山》表现出的莫大兴趣,
(下转第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