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荒诞现实主义电影《心花路放》的符号学分析

2015-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心花小雨大理

李 楠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心花路放》是宁浩导演2014年推出的由黄渤、徐峥、袁泉等人主演的喜剧作品,9月30日影片上映后,首周票房超6亿,成为史上最快突破6亿票房的华语电影,最终票房10.54亿,是2014年的国产片票房冠军。《心花路放》的票房高、关注程度空前高涨,也算现象级的电影了。

宁浩导演善于运用多线索叙事、蒙太奇剪辑、多种符号组合和聚合等手法,将当下中国青年人的迷茫与追寻表现得淋漓尽致,兜兜转转,纠结与彷徨过后,发现真爱还是存在的,只要你懂得放下并重新开始接纳。电影还运用荒诞主义的手法表现现实生活,不乏奇葩的造型、意外横生的情节。

电影中的符号运用是非常精彩和巧妙的。导演综合运用了各种类型的符号,如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中包括剧中人物的对话、无声语言(字幕)。例如,郝义(徐峥饰演)在试图将耿浩(黄渤饰演)从婚姻失败的阴影中拉出来的时候说:“你现在就处在你人生的阴影里面,但阴影也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你怎么就出不来了呢?”。鸡汤似的语言加上人物充满冲突性的演绎,产生了余味无穷的效果。非语言符号分为视觉性和听觉性符号,在电影中,视觉性符号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无处不在的电影画面,电影中文艺青年康小雨(袁泉饰演)不吃橘子,只要橘子皮泡水的画面,为之后她与耿浩在大理相遇作好了铺垫,橘子这一符号也是两人爱情的象征。因为一首歌康小雨只身前往大理旅行,不靠谱却又可爱的女青年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一开头耿浩邋遢落魄的形象,一只邋里邋遢的狗狗,都是强烈的视觉符号。听觉性符号在电影中运用的最自如的要数音乐,音乐符号是电影符号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将较为系统地分析电影《心花路放》中符号的运用和影片中所体现的迷思。

一、剧情介绍

身为剧组制片人的郝义(徐峥饰)为了帮助遭遇离婚创伤的耿浩(黄渤饰)摆脱痛苦,开着一辆旧商旅车,千里迢迢给剧组送服装和道具,捎上黄渤,带他南下“猎艳”,遍访“百花”。于是他俩带上一只叫果汁的狗,开始了一段荒诞而搞笑的旅途。3000公里的路途上,他们结识了各色各样的女伴,并经历了一连串奇葩的遭遇,最后,两人最终明白了爱的真谛,并收获了彼此的幸福。

二、符号与电影

符号是传播的介质,是信息的携带者,它存在的意义在于实现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电影创作者将众多符号,如视觉符号、听觉符号组合起来,创造出电影创作者想要传达给公众的意义。电影符号学认为电影不是“对现实为人们提供的感知整体的摹写,而是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1]

(一)剧情符号——电影本身就是符号系统

前面提到了电影剧情梗概,其实电影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系统,是承载电影信息与内涵的符号系统,通过符号的运用与符号的组合,从具体符号中抽象出电影的深层底蕴。《心花路放》以一种荒诞的手法再现当下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当下城市屌丝阶层的迷茫以及不忘追寻爱与生活这样一种生活与精神状态。《心花路放》代表的是主人公逃离城市的“疗伤之旅”,当下很多城市中一些被工作、生活折磨的人也有这种逃离的想法,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一大批去西藏朝圣、去大理旅游的人群。

在电影这个符号系统中,各种符号本身是封闭的,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个有意义的开放空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单个的人物、画面、音乐可能不足以引发关注共鸣,但整部电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观众的深层思考。

电影中有一个情节是康小雨和耿浩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大理梧桐客栈的签名墙上写上了他们各自的名字,并在中间写上了小狗(果汁)之前的名字“对不起”,连在一起就是“耿浩对不起康小雨”。经历了恋爱、结婚、离婚、纠结彷徨,直到最后的“轻轻放下”,耿浩内心经历了巨大的蜕变。因此,影片最后签名墙上出现的“耿浩祝福康小雨”是画龙点睛之笔,这一视觉符号使用形象、具体的实物替代无形的精神变化,以此来象征主人公精神状态的变化,表明他已经轻轻放下过去,要开始自己新的生活了。

(二)线索符号——两条线索

宁浩导演实际上是很擅长用双线甚至是多线结构来叙事的,这种多线的结构恰恰是电影的亮点。

《心花路放》中有两条线,一条是耿浩与郝义开着破旧的商务车一路向南的猎艳兼自我救赎之旅,一条是康小雨的线,文艺女汉子独自前往大理的寻找自我之旅。康小雨一线开始深藏不露,观众一开始会认为这两条线是在同一时间下的不同时空中平行进行的,蒙太奇的剪辑与组合,给人以终将与男主角相遇并发生故事的错觉。导演其实在此打了一个时间差,并用一个墙幕勾连起现在与过往的关联。观众一直期待着耿浩与康小雨在大理相遇,导演在恰当的时候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揭秘”耿浩来到和康小雨爱开始的地方,这一路过来,其实是回到感情开始的地方,在开始的地方放下,然后在爱开始的地方重新出发。

两条线交叉进行,但是平行的,两条线共同推动剧情的发展,最终在结尾交汇,让人有种时光交错的感觉。

(三)人物符号——影片中人物的符号象征

电影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人物刻画也很成功。不同的人物身上承载的符号能指与所指是不一样的。徐峥饰演的郝义是有符号意义的,因为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徐峥只是这些人的代表。没有目标,或者说认为就算有目标,也无法实现,还不如寻欢作乐,得过且过。经过一路的折腾,最后他还是和这个愿意死心塌地追随他的姑娘结婚了,导演省略了郝义思想和行为转变的具体过程,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离婚、失败、重感情”这些是黄渤饰演的耿浩身上的符号标签,《心花路放》也是他放下过去失败婚姻和自我救赎的路。

与宁浩之前的电影有所区别的是,这一次他的电影中出现了不少女性角色。每一位都是社会中不同阶级、不同性格、不同遭遇、不同爱情观的代表。这些女性各自带着独特标签符号登场,如一身蓝色油彩、连面孔都辨认不出的阿凡达;一口浓烈东北腔、一挥手就招来一群黑帮的女服务生;自以为最有品位、生性豪放的杀马特;看似最本色出演、最后却惊天逆转的长腿妹;以及独自一人做背包客到大理旅行的文艺女青年康小雨,令影片妙趣横生。

(四)音乐符号

主题曲——小柯《轻轻放下》

插曲——郝云的民谣《去大理》

好的电影配乐能和电影剧情本身产生很好的化学反应,视觉符号和声音符号的结合非常美妙。《心花路放》的主题曲《轻轻地放下》十分切合影片的主题,很好地烘托了影片的主题思想。感情失意、生活一团糟的康小雨因为偶然间听到《去大理》这首歌毅然决然背上行囊踏上去大理的旅程,这符合某一群体的现实观:去远方才能放下寻找迷失的自我,才能忘记过去并重新开始。歌曲中“不知道谁在何处等待,不知道后来的后来”与大理纯净的天、洱海的广阔唯美浑然一体,不需要主人公说一句话,意境已经摆在观众面前了,并且能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

(五)道具符号

索绪尔符号学的能指与所指表明:符号的能指是指符号的形象,即符号的形式,这是可由我们感官感知的,但是符号的所指即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具有一定的指代意义的。影片中有几个典型的道具符号,其中一个是一开始就出场的狗狗——果汁,它跟着耿浩与郝义一路奔向大理,从影片中可看出耿浩十分宝贝这只狗,后面才告诉观众果汁原来是康小雨在大理捡的流浪狗,这只狗也是他们过去爱情的象征,这个符号存在的意义在于说明耿浩是很重感情的,他很长时间内走不出上一段感情的阴影也正是因为他的重感情。

三、影片中的迷思

《心花路放》的巧妙在于运用多种符号和手法表达故事和展现人物,通过一段奇葩的救赎之旅来反映电影创作者对当下青年人工作、恋爱婚姻、生活的关注,每个人都可能经历人生的低潮,处在暂时的阴影当中,最关键的是要从阴影中走出来,考虑勇敢面对并有勇气开始新的生活。在爱情里,爱一个人但不迷失自我也很重要。电影创作者将现代人精神的迷茫通过影像符号展示出来了,更加具象、可感。

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能经历类似于剧中人物的遭遇,在观看影片时,我们多多少少会吸入其中的“迷思”,在看似喧嚣的影片节奏中体会到电影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正能量”。但是电影戏剧化的展示手法会让观众产生疑惑:现实的生活也是这样的吗?其实,生活总归是平淡的,不会总是蹦出那么多戏剧性的情节,警惕这种“生活如戏剧的迷思”也很重要。

[1]克里斯丁·麦茨.电影:语言还是言语[A].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2]张乐.“杀马特”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4(7).

[3]李宏宇.唯恐活得不够戏剧化宁浩喜剧的成因[N].南方周末,2014-10-9.

[4]罗兰·巴尔特(法).符号学原理(第一版)[M].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心花小雨大理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想念大理
诗趣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卧薪尝胆
一箭之仇
假途灭虢
一鼓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