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喜剧类综艺节目现状及市场化走向——以《欢乐喜剧人》为例

2015-02-26吕鸿儒作者单位康巴卫视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6期
关键词:现状

吕鸿儒(作者单位:康巴卫视)

浅析喜剧类综艺节目现状及市场化走向——以《欢乐喜剧人》为例

吕鸿儒
(作者单位:康巴卫视)

摘 要:时下综艺类节目充斥各大荧屏,多以亲子类、竞技类、脱口秀等形式呈现,纯喜剧类的较为少见。喜剧类综艺节目在电视媒体上所占市场份额虽然不大,但有些节目也开始出现较强的发展势头。本文分析了喜剧类综艺节目现状,从《欢乐喜剧人》这档节目为切入点,探讨喜剧综艺类节目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喜剧节目;现状;市场走向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喜剧节目成为生活重压下人们宣泄情感、排泄压力的选择。如央视的《喜乐街》、黑龙江卫视的《爱笑会议室》,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等,都或曾经或现在在电视荧屏上掀起一股喜剧综艺风。《欢乐喜剧人》是一档由欢乐嘉娱、华录百纳及东方卫视联合打造的全国首档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该节目采取周播形式,10支团队,12期比赛,500位大众评审,每2场淘汰末位赛实行每两周淘汰一支队伍的赛制。

1 目前喜剧类节目的市场存在现状

1.1播出形式

喜剧类综艺节目主要通过两种媒介进行播出,网络和电视媒介。网络上播出以短剧为主,比如目前比较火的《屌丝男士》主创都已经登上大银幕,这与之前在网络上积攒的超高人气是密不可分的。电视上春晚是播出的重要途径,语言类节目占有重要席位,某种程度上是时下各类搞笑段子的集锦和大秀场,小品、相声等纷纷亮相,每年都会有几句流行语风靡一时。除此之外。单纯以喜剧内容为主的综艺节目并不多见,《欢乐喜剧人》这种集竞技性与真人秀为一体的喜剧形式大胆地做出了这方面的尝试。

1.2节目内容

喜剧类节目内容取材广泛,多为社会热点,既关注人的故事,也关注人的心理,喜剧演员们凭借自身阅历和感悟将这些内容以“包袱”的形式抛给观众,以喜剧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喜剧人为例,《欢乐喜剧人》12期现场比拼,每期6个剧目,节目内容涉猎范围较广,有缅怀逝去青春、追忆似水年华的以年代为背景的怀旧戏份,有“打拐”、“反腐”等时下反讽题材,有拷问人性善恶、直击内心的“天使恶魔”,还有向经典致敬以“上海滩”、“摩登时代”为蓝本的新编剧目。

1.3受众分析

喜剧类节目受众人群根据传播媒介上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类,根据网络调查,网络上受众普遍年龄较小,以80、90后居多,其中18-28周岁占比达到72.98%,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大专及以上,无地域限制。春晚上受众多为年龄较大人群,北方观众占比较大。

2 喜剧类综艺节目的市场化走向分析

只有在观众和市场的“双重锤炼”之下,文化产品才能更有竞争力,文化市场也才能更有活力。面对有限的创作话语权、稀缺的优质素材和流水线式的娱乐制造流程,普通的娱乐节目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欣赏水平和心理预期。观众越来越倾向于寻求一种强调真实感、有切身感受的节目,以最大化地满足自我的心理预期。

2.1不断推陈出新、创新形式

2.1.1创新节目形式

传统喜剧节目播出方式中观众是以“看客”的角色来定义的,这样不免将演员与观众人为地分开了。“真人秀”这几年越来越被电视观众熟知并喜爱,喜剧类综艺节目真人秀目前并不多见,如何拉近喜剧演员与观众的距离是一项需要花精力研究的课题。

《欢乐喜剧人》真实记录喜剧演员开始排练到成品展示的全过程,这就是喜剧“真人秀”的新形式,过往观众只看到他们台上的表演,并不知道台下是怎样一番场景。《欢乐喜剧人》赋予500位观众打分的机制,也尽可能为这次比赛打造一个公平的评价标准。在这种模式下,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多了个“评委”的角色,参与度进一步加强。嘉宾主持人属于跨界演出,本身积攒了相当的人气,在串场的同时担任了一定的“演出”任务,与演员插科打诨、相得益彰,这种“笑果”往往是神来之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主持人,到参演嘉宾,再到观众,相互之间形成了一个互为依托的架构,这种打破常规的模式产生了一种化学效应,收视率自然居高不下。根据官网统计,《欢乐喜剧人》在周六21:09-22:37播出,时段的收视率达到1.12,市场份额为3.56%。

2.1.2创新播出形式

就目前来说,电视媒体,网络视频平台,是喜剧类综艺节目的主要播放形式。传统的电视媒体由于播出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收视需要。要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加大与兼具专业媒体品质和专项资源优势、全覆盖综合网络视频平台的合作。网络播放形式的原创战略和内容优势,势必将创造出更加丰厚的营销价值,市场前景乐观。《欢乐喜剧人》采取电视黄金时段首播,网络延迟循环播放的方式,满足受众的不同收视方式的需求,为创造高收视率保驾护航。

2.2严把节目内容关

真正优质的喜剧节目,不仅要充满笑料,还需要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随着大众接触媒体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增加,对喜剧节目内容不仅局限于“好笑”这个层次,往往还希冀有振聋发聩的作

用,这就对喜剧节目内容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欢乐喜剧人》节目通过喜剧的人物、幽默的语言,展现了当今社会比较尖锐的社会问题,如反腐、打拐、碰瓷;也展现了时代变迁社会普通小人物家庭事业面临的变化以情感的心路历程,将平凡小人物的小情怀、小梦想、小格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向观众倡导了一种“充满智慧、乐观友善”的生活方式,既有反战题材的大制作,也有市井小民的嬉笑怒骂,节目内容千姿百态,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要。

2.3去掉偶像光环、还原演员本色

在这个造星时代,民众对明星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和膜拜,在这种优越感下,很难激发创造更高水平的作品。褪去偶像光环,明星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某一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烦恼,过着和我们一样的生活,我们看到了他/她的风光无限,却未必能体会他/她付出的辛劳。

《欢乐喜剧人》这档节目邀请的小沈阳、宋小宝、沈腾、贾玲等,这些功成名就的喜剧人将暂时放下过往的荣誉,从零开始,用他们最好的“本子”、最新的“包袱”征战舞台。他们为了磨出一台好本子,博观众一笑,往往通宵排练,贾玲以女汉子自居,台下却是个小女人,为当上喜剧演员吃了很多苦,也放弃了很好的另外一种生活的机会;宋小宝出道以来身上充斥着二人转的影子,难免被冠以“低俗”的评价,可为了追求更真实的喜剧效果不慎摔伤腰椎,仍坚持着演完节目;高晓攀作为最后唯一一组留在台上的相声演员,坚决传承国粹,动情之处泪洒现场。其实观众与喜剧演员之间是有心理共鸣的,通过舞台上演员的真情演绎,观众们在他们的身上看到的是自己逝去的岁月的点点滴滴,这种真情实感,才是打动无数观众的本质。

2.4升华节目内在品质 宣扬核心价值观

文学作品、舞台艺术要有知识性,娱乐性,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启发性,要引导人们去做正能量的事情。习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综艺节目创作的目的是获得受众认可进而收获传播效果,承担着舆论导向的作用,喜剧类节目也不例外,不能通过低级大胆等低俗方式吸引眼球博取高关注度,误入“娱乐至上”的怪圈。

《欢乐喜剧人》中的打拐、碰瓷、反腐等题材,都具有针砭时弊、教化引导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节目具备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使观众在欢笑当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坚定做人的信念,传播社会的正能量。

我们应该相信更加成熟的观众,也相信更加成熟的市场,喜剧类节目想在众多收视口碑双赢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时代经典的优秀作品,莫不是观众与市场挑选的结果,观众和市场有辨别优劣的能力。始终不忘初心,做良心节目,这才是市场化走向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周光凡.人类喜剧精神的衍变和价值取向[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3);

[2]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

[3]杨状振.电视综艺节目娱乐化发展十年回顾与反思[J].声屏世界.2007(1);

[4]赵鹏冀.以真人秀节目为例浅析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