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西部贫困地区产业升级与生态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

2015-02-26贾长安

学术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升级生态

贾长安

为了准确理解和把握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机遇,紧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步伐,广大西部贫困地区应加快本地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 据报告,自2013 年开始, 中国发生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天气情况。 根据统计,受影响区域包括华北平原、黄淮、江淮、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受影响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高达6 亿之众。 类似频发的自然及人为的灾害, 提醒我们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地位,融入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 2011 年11 月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明确提出了六盘山区、 秦巴山区等11 个连片特困地区是未来扶贫攻坚主阵地[2]。 特别是地处我国西部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绝大多数地处偏远、交通不畅、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底子薄、基础差,有的地方甚至缺乏人类生存基本的条件,必然造成下一步扶贫攻坚的难度大、成本高。因此,上述区域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贫攻坚战略布局中,如果按照原有经济发展模式, 继续发展传统制造加工业,一方面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上难于和发达地区相竞争;另一方面会造成大量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及生态环境失衡。因此这些区域要想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必须要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真正发挥利用好当地资源优势, 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型循环产业,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一、产业升级和生态经济的内涵与要义

(一)产业升级的含义及方式

产业升级,主要是指对传统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有效提升;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进步当中,每次科学技术的变革都会促成和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然而每次产业升级却存在不同的内容和特征[3]。 这是由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科技进步是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推动力量。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必须采用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不断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潮流,遵循技术与经济的客观规律。 在新形势下,传统产业升级的基本环节包括三个方面方式:一是对传统产业进行信息化改造;二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三是对传统产业进行组织结构创新等[3]。

(二)生态经济的内涵与要义

生态经济是指在现有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之内,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大幅度改革社会生产与消费方式, 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大力发展技术先进、生态高效的新型产业集群,稳步建成体制合理、社会进步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4]。 生态经济是一种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 生态经济归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辩证统一关系,具有社会生产、生活、供给、控制和缓冲等综合性功能。 以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为内容的全球生态危机, 需要人类对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进行深入的反思。 20 世纪90 年代,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被广泛接受, 并被确定为人类在新时期的基本发展思想和战略。 普遍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以下两个限制条件:一是自然环境接受、吸收与消化经济系统产生的各种废料和污染的有限能力;二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终结性、替代性问题[5]。 既要增加最终产品的供应,又不扩大自然资源消费,这就必须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金融资源等各要素朝着有利于节约资源、 工艺先进的行业流动和再分配。 尽可能使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消耗量大大降低,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和破坏,以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量。

(三)产业升级与生态经济的良性互动

通过对“产业升级”和“生态经济”内涵的分析, 揭示出生态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反过来生态经济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新契机, 而传统产业的升级又为生态经济的进步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发展生态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是相辅相成的互促关系。 在新形势下, 以高新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推广运用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 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了机遇和保障。 生态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完善,必然使社会之中各个经济主体(政府、企业或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管理理念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整个社会的快速变革中, 对传统发展方式的转换和创新而言,增添了新的推动力量,同时,生态经济发展又会引发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四)目前我国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 在中央及相关部委的指导下, 各地不同程度创立了一系列生态经济型产业发展模式,如生态农业、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等等。 这都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产业生态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环保型经济发展的初期, 而距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发展生态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将长期存在; 二是因为过去各经济主体对破坏环境的后果认识考虑不足, 全社会普遍存在污染浪费严重,环保意识不强;三是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利用率低,我国资源的利用率只有20%,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四是生态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努力不足,配套产业扶持政策欠缺。 因此,加快从传统型经济时代向环境保护型经济过渡,并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道路上, 赶上全球发展的步伐, 将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西部贫困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制约因素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对当地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缺乏不利于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尽管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能源,是我国重要原材料的供给源,但由于深处内陆,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原因,造成广大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社会进步缓慢,现代化程度不高,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依然很大,进而制约全社会的发展进步[6]。 主要表现为:

(一)西部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基础差

我国西部广大贫困地区大多分布于高原山区、沙漠荒漠地区、喀斯特环境危机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由于各贫困地区自然、生态、气候、植被、资源等情况千差万别,各区域贫困形成的原因、贫困状况及贫困人口的特征均有差异。但是,共同的特点是上述贫困地区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生、生存环境极为恶劣[6](P255-256)。 大都是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严酷,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匮乏,可开发利用的生产要素极为有限,加之自然灾害频繁,许多劳动成果和基础设施常常被水、旱、风、涝等自然灾害损毁。 另外,据调查,几乎所有的西部贫困县区都面临着生态恶化的不利局面, 其中不少贫困县区位于生态影响波及面很大的广大区域, 如在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敏感区就有135 个县是贫困县, 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22.8%。而且不少区域生态环境仍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同时,广大贫困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底子薄,科技推广及普及水平不高,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仍然较低, 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继续扩大,2013 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856 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8896 元,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6%。 与东部地区相比,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依然在扩大。

(二)西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量大

截至现在, 多数西部贫困地区仍以种植粮食作为主要产业,经济作物比重低,而且耕作生产技术落后,基本上属于粗放式经营。 普遍存在群众市场化意识不强,加之土地贫瘠,长期属于广种薄收的原始生产方式;为数不多的加工制造业,普遍是矿产资源开采为主原材料初级加工业[7]。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 西部地区通过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强土地、能源、矿产、水等资源的节约和管理,强化节能减排;加大对大江大河源头和草原退化区等重点区域的有效治理, 生态区综合治理取得积极进展,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下降, 但排放量仍占全国总排量的1/3; 万元GDP 能耗约下降了20%, 但仍是能耗水平最高的地区;2013 年在全国万元GDP 能耗最高的10 个省份中,西部地区占了7 个。 因此,对于那些贫困地区有现实或潜在优势的产品或产业, 要搞好科学规划,建立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形成较大的产业集群,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加快完善产前、产中和产后销售等系列社会化服务, 积极培育其参与市场的能力。 当地要加大改革与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那些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的现代企业参与到区域产业升级转型之中。

(三)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陈旧,生产方式落后,经济转型压力大

大多数西部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而且其利用率低、维护更新速度慢,陈旧老化严重。 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对资源依赖严重, 而且工业效益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资源价格上涨因素。 这种过分依赖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产业结构单一、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环境压力较大等问题。 在发展方式转型成为经济发展主线的条件下,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由于经济转型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 在此方面,西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供给缺口。 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没有根本改变。 因此,目前应重点增加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真正提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广大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在组织建设、民主与自治、法律观念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人民群众对社会的需求呈现多元化、 人们的维权意识和对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迫使全社会必须“主动”转型[8];加快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真正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指数。

(四)西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创新观念不够,实用型人才缺乏

贫困地区经济之所以发展缓慢, 除了上述的客观要素外,“人才”不足是第一位的制约因素。 受历史、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广大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居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一方面因贫困地区受教育机会少,程度低,难以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气候环境和工资待遇低等问题,又导致留不住人才,有门路的上调或外流,形成了恶性循环。 和发达地区相比,广大贫困地区人才匮乏、人员素质较低的总体状况,在短的时间内难以改变,致使人们思想观念落后,不愿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和先进文化,“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以及小富即安观念根深蒂固,严重地影响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所以提高人口素质,既是脱贫的需要,又是发展的当务之急。 只有加大对人的投入,才能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反贫困的能力。 所以,应将扶贫与智力帮扶同步开展,加大资金、物资、科学、技术的综合输入,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和持久作用。

总之, 西部贫困地区正面临着经济增长缓慢和环境持续恶化的双重风险。 具体表现为虽然经济总量同比有一定程度上的增长, 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却在日益拉大。 而且,当地的生态环境的恶化状况也日趋严重。 造成这种不利状况的原因是多样的, 一方面与当地原本就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关; 另一方面是这些地区的长期贫困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科技贡献率不高、 人才匮乏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5]。 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因此,在广大西部贫困地区,要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发展必须建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模式。

三、发展生态经济是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遵循生态与经济发展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是生态经济的体现和客观要求。 正是基于此,西部贫困地区应努力探索以生态经济约束下的发展模式, 这样才能满足各方利益要求, 实现战略性发展目标。 只有找到有效实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才能建立区域特色的绿色生态模式,真正建成生态良好、经济繁荣的和谐社会[9]。 当前西部贫困地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宣传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高速发展的时期, 不要重蹈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增长无发展”的消极经济模式。 实践证明,传统的模式也是难以为继的,甚至是非常危险的。 而应当采用低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低代价方式就是生态经济方式。 反之,如果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话,这种增长的成本和代价是极其昂贵而无法接受的。 贫困地区要重视发挥后发优势, 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生态经济的裂变效应, 在加快发展中要坚决摒弃唯GDP 论或政绩观, 决不允许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目前要大力宣传,倡导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倡导全社会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二)抓住战略机遇,用足用好政策,加大产业整合力度

在新时期,西部贫困地区应重点抓住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机遇,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退耕还林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等各种扶持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 要有选择性和长远发展思想, 要保护好当地青山绿水。 在产业开发上,突出地方优势与特色,谋划长远发展规划。 把西部贫困地区放置于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要重视生态产业之间的互动联系, 实现产业互动与经济相融。 优化产业链条,有机整合当地经济优势,取长补短协调发展。 将各行业的生态发展相互联系、互相服务和支撑,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各地要立足地区实情实现经济发展的协调平衡,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加大以工促农、以工补农的力度,使贫困地区经济得到平稳的提升, 也为以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0]。

(三)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

贫困地区的分布状况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广大西部贫困地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产业的甄选和科学规划,要制定严格的制度规范, 切实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尽力缩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矛盾的时间。 及早着手环境保护与治理,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各贫困地区要充分找准自身的资源优势, 选择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优势产业进行开发。 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一项战略选择,实现资源开发与资源培植相结合,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相融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不断探索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 例如在秦巴山区的陕南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应大力发展生态林果业、绿色食品工业,发展生态旅游业、生物技术等环保性产业,提升该区域经济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11]。 要走好经济发展的道路,就要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找好正确的方向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环境治理,创新生态发展之路

当前, 广大西部贫困地区要下决心解决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状况,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在区域开发过程中要科学规划,既要经济发展,更要蓝天绿地。 要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契机,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大力调整。 科学整合各种资源,构建新的生态、循环产业基地或园区。 鼓励引进高新技术和推广先进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循环产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依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实现区域良性健康发展。 应重点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农产品、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为主。 重视建设集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一体,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的产业体系[12],把广大西部地区建设成环境友好、生态良好、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希望之地。

四、结 语

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之内, 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共赢”,构建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政府的作为就是依法治理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环保问责;公民的作为就是公民环保意识的觉醒,监督政府、企业和其他人,约束自己行为。 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就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实现人和环境的和谐共存。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率,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和时代要务。 广大西部贫困地区一定要紧跟国家与全社会前进的步伐,利用好国家“一路一带”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 真正实现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关系。 强调农、工、商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走“名、特、精、优”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道路。 通过观念、技术、市场、制度、管理的全方位创新,加快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1] 陶春.雾霾污染教训值得警醒[ J].学习时报,2013,(1).

[2]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的通知》(中发[2011]10 号)[Z].2011-12-01.

[3] 边森.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4] 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5] 林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 J].理论参考,2004,(7).

[6]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 陕西省人民政府文件. 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 年)[Z].2010-01-10.

[8] 肖运洪. 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扶助对策[ 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4).

[9] 刘锦英,等.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组织形式选择及其政策分析[ J].特区经济,2006,(7).

[10] 周励.新一轮大开发呈现重大转变和突破[ J].西部大开发,2010,(8).

[11] 丁越兰,王宁莲,杨天祥.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1,(3).

[12] 骆志芳,马传仁.西部大开发中几种发展经济学理论模式的选择[ 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7,(4).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升级生态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生态养生”娱晚年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回暖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