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环境美学在新世纪的深化与拓展
2015-02-26程相占
程相占
纵观环境美学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 我们可以将之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产生期(1966-1982年)、成型期(1983-2000 年)与深化拓展期(2001-2014 年)。 就笔者的不完全统计而言,西方环境美学的英文专著(包括论文集)已经有23 部之多。 著名环境美学家卡尔森为《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所撰写的“环境美学”条目发表于2010 年,条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接近10 页,其中包括大量环境美学论文。
中国学者对于环境美学的接触始于20 世纪90 年代, 新世纪伊始则着手译介该领域的重要著作, 从而深化了中国学术界对于西方环境美学的了解。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翻译过来的主要是20 世纪后半期的4 部著作,而新世纪以来的14部著作则很少出版中译本。 这些数字清楚地表明,我们对于西方环境美学的了解还很不够。
新世纪以来, 环境美学收到了更加广泛地关注,国际上权威的美学工具书都设置了相关词条,比如,出版于2001 年的《劳特里奇美学指南》收录了“环境美学”词条,出版于2005 年的《牛津美学手册》收录了“自然美学”与“环境美学”两个词条。新世纪的环境美学研究可以称为 “环境美学的深化拓展期”,它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促成:其一,人类进入新世纪之后, 全球范围内的环境危机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这无疑促使环境美学研究更加引人注目, 全球范围内研究环境美学的学者越来越多,比如,不少中国学者开始加入到环境美学研究群体当中, 与世界各地的学者一道,共同促使环境美学研究日益深化;其二,经过20 世纪数十年的学术积累,环境美学的理论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主要论题也已基本清晰,为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西方环境美学在新世纪的长足发展具体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美学进一步繁荣,对于自然的审美欣赏引起了更广泛的注意, 一些艺术哲学著作甚至开始讨论自然审美问题, 表明西方美学的主导性范式艺术哲学开始主动接纳环境美学;(2)在与自然美学进一步繁荣的同时,出现了两部以“自然环境美学”为题的著作,表明学术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然”与“自然环境”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加突出了“环境美学”的关键词是“环境”而不是“自然”;(3)“环境”概念进一步从“自然环境”延伸到“人建环境”,出现了专门探讨人建环境(特别是城市环境)的环境美学论著;(4)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的联盟进一步加强,国际上一些著名的环境伦理学家如罗尔斯顿开始关注环境美学问题, 而环境美学家们也开始探讨环境保护论问题——两个领域的交叉与合作, 共同促使环境美学的生态意蕴日益加强, 孕育在环境美学母体中的生态美学已经出现;(5)由于“环境”概念向日常生活环境(场所或场景)的延伸,促使“日常生活美学”日益壮大;(6)由于环境美学研究队伍的日益扩大, 世界各民族的环境审美传统与环境文化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西方之外的其他文化传统如日本、 中国以及其他原住民的环境美学资源,开始进入到环境美学领域。
我们下面将依次进行论述。
一、自然美学的深化
新世纪伊始的2001 年,“环境美学之父”、英国学者赫伯恩出版了他的论文集 《审美所及的范围》[1]。 作者认为,美学所应用的范围远远超过艺术世界,审美所能及的范围涵盖了人类的许多领域。因此, 美学不应该仅仅作为哲学的一个狭窄专业来研究,其范围既涵盖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欣赏,又涵盖其他领域的审美价值;真理、主体性与审美,审美与道德的联系,审美与宗教等论题,都进入了作者的学术视野。 正如该书第五章的标题《生活与生活提升作为美学的关键概念》所显示的那样,作者认为审美的主要功能在于提升生活(或生命,英文原文life 既有“生活”之意,也有“生命”之意)。这是一种明显区别于艺术哲学的新型美学观, 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该书第一章《琐碎的与严肃的自然审美欣赏》提出,在对自然进行审美欣赏时,我们应该重温以前各种形而上学与宗教对于自然的深度阐释, 应该排除那种旅游观光式的漫不经心方式,排除对于自然的懒惰简单化和错误知觉,实现对于真正自然的审美欣赏。 实现严肃的自然审美欣赏需要三个要素:自我理解;对于审美欣赏对象的认知;自由而活跃的想象力。 只有区分了琐碎的与严肃的自然审美欣赏, 我们才能劝说环境设计的实践者们尊重环境的审美价值, 才能够与他人尽可能清楚地交流如下核心问题: 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自然审美欣赏对于完满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些论题都已经超越了作者前期的相关成果。
英国学者巴德的系统性专著《对自然的审美欣赏》出版于2002 年[2]。 此时,学术界已经清晰地认识到, 自然所提供的审美体验远远超过了艺术的范围, 自然美学并不是艺术美学 (aesthetics of art)的附加物,它所提出的问题也并非艺术哲学能够容纳。 该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下一个理论追问:对于自然世界的严肃审美欣赏涉及到什么? 它所包含的具体问题如下: 应该如何理解对于自然的审美欣赏,对自然的审美反应的特征,自然提供的审美体验有什么种类, 欣赏自然需要什么种类的审美判断,人类入侵自然的审美意义是什么,对自然的审美判断是否能够客观真实, 肯定美学关于自然的信条,自然知识的审美意义,特别是,科学知识对于严肃的自然审美欣赏是否必要, 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的正确模式①早在1984 年,就有学者提出过如下问题:“是否存在正确的自然审美欣赏? ”参见Saito, Yuriko. “Is There a Correct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Nature?”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Summer 1984.,等等。 该书还考察了伟大哲学家康德的经典自然美学, 对于卡尔森肯定美学进行了尖锐批评。
加拿大学者海德于2007 年出版了《与自然相逢:走向环境文化》一书[3]。 该书提出,与自然彬彬有礼地相遇,对于发展环境友好的文化至关重要。作者的基本理念是, 我们日益经历的环境退化主要是文化错位的结果: 我们的各种文化都没有恰当地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该书广泛地考察了人类与自然世界互动的多种视野, 分三部分依次按照伦理学、 美学与文化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 作者特别强调环境良知(Environmental Conscience)的突出地位,强调道德与自然欣赏之间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其最终目的在于倡导 “自然的文化” 而促成环境文化(environmental culture)。
与上书同年出版的, 还有美国学者穆尔的著作《自然美:超越艺术的美学理论》[4]。 该书从哲学角度论述了在对自然物进行审美判断时所包含的各种原理。 与一般的当代自然美学或环境美学论著不同,该书比较注重分析美学的基本概念,比如审美判断、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等。 它集中讨论了审美体验的关键特征, 特别是那些能够维持和激发注意力的特征; 还探讨了对艺术品的审美欣赏与对于自然的审美欣赏为什么能够互相加强,对于自然美的体验为什么、 又怎么样能够有助于提升生命质量。 该书综合自然美理论中的科学立场与感情立场而采取了中间路线, 甚至被视为自康德《判断力批判》以来最重要的论述美的著作。
2008 年,加拿大学者帕森斯出版了《美学与自然》[5]。 这是一部自然美学教材,作者的学术立意就是为学生提供自然美学的全面信息和知识。 为了充分地论述自然美学,全书与其他两条理论主线进行了对比研究: 一是美学对于艺术价值的理解,二是当代环境伦理学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全书将自然的审美价值研究概况为五种主要立场,探讨了各种不同环境中的自然审美欣赏, 诸如荒野、园林以及环境艺术等。 该书还明确主张,保护自然之美为保护荒野提供了富有说服力的根据。
二、自然环境美学的正式确立
根据笔者的理解,“自然”是一个总体概念,包括整个自然界以及自然世界中的所有事物、 所有现象。 “自然环境”应该是整个自然之中的一部分,它主要是个空间概念。 比如,自然界中人迹罕至的山谷生长着各种自然事物,相对于这些自然事物,这个山谷就是自然环境。 因此,将自然环境美学单独独立出来, 表明自然美学开始明确意识到 “自然”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与区别,美学传统上并不罕见的“自然美学”由此走向了富有当代特色的“环境美学”。
自然环境美学的论著主要有两部, 一部是英国学者布雷迪出版于2003 年的专著《自然环境美学》[6], 另外一部是卡尔森与伯林特合编的论文集《自然环境美学》[7]。
布雷迪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整合美学”或者说环境审美中的“整合模式”。 该理论在讨论美学基本概念如审美体验、审美判断与审美价值时,试图将主观立场与客观立场整合起来。 它认为,对于自然的非工具性的审美评价潜在地基于一种伦理立场,亦即尊重自然。 这就明确地将环境伦理学视为环境审美的基础与前提。 本书是第一部系统地探讨自然环境美学的论著, 其最明显的特点是将哲学美学与环境哲学结合起来, 研究的问题包括审美体验的性质,审美价值,审美特性,自然审美欣赏理论,艺术与环境,自然审美欣赏中的想象、感情与意义,对于自然的审美判断的论证,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交叉点, 美学中自然保护与环境政策中的功能等。 该书试图为环境美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将环境美学与生态问题、环境保护与环境规划等联系起来。
论文集《自然环境美学》出版于2004 年,共收入论文16 篇, 其中有5 篇于1998 年发表于美国《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环境美学”特刊,对于促进环境美学的快速发展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他论文的作者也都是环境美学领域的关键人物。 卡尔森和伯林特为论文集撰写了较长的导言,宏观上勾勒了环境美学的发展历程和概念框架,试图界定环境美学学科并为之制订标准。 这部论文集的焦点是我们欣赏自然环境时所出现的哲学问题与美学问题,包括如下论题:自然美的性质与价值,艺术欣赏与自然欣赏之间的关系,知识在自然审美欣赏的功能,环境参与在环境欣赏中的重要性, 自然审美欣赏与我们维护自然的伦理义务,等等。 简言之,该论文集是环境美学兴起以来重要成果的集中展示,是把握该学科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三、人建环境美学与城市美学
如果要将环境进行分类的话, 最简单的划分就是如下二分法:自然环境与人建环境。 人建环境对应的英文术语是built environment, 它主要是城市规划领域使用的术语, 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需要所改造、重建的环境,按照改造程度的由低到高又可以划分为农业景观、园林、城市等环境形态。 环境美学领域则通常采用human environment 的表述方式来表达“人建环境”。如果说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环境审美的话,那么, 完整的环境美学无疑应该包括人建环境美学(它又包括园林美学、城市环境美学等)。
从环境美学的实际发展历程来看, 学术界研究的侧重点一直是自然美学或自然环境美学,人建环境美学(如城市环境美学)的论著很少;只是到了新世纪, 人建环境美学才开始引起了较多的关注。 正因为如此,《人类环境美学》一书才显得弥足珍贵。
新世纪以来, 伯林特继续保持着突出的创造力,在主编了论文集《环境与艺术》[8]、出版了自己的专著 《美学与环境——一个主题的多重变奏》[9]之后,于2007 年再次与卡尔森合作,编辑出版了《自然环境美学》的姊妹篇《人类环境美学》[10],改变了前期环境美学主要关注自然或自然环境的理论倾向, 正式将自然环境之外的人建环境纳入环境美学研究的议程, 从而使得环境美学更加全面系统。 该书所谓的“人类环境”包括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而城市景观(或公共空间)又包括购物中心、主题公园、园林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等。 这些不同的环境各有其审美价值, 我们对它们的审美欣赏与审美体验, 决定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审美质量——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全球范围内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城市环境理应成为环境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本书包括16 篇论文,内容包括:如何审美地欣赏人类环境,城市的丰富性与建筑艺术,城市美学,多重感知与城市,漫步城市,购物中心美学,主题公园美学,美学在市民环境运动中的功能, 如何欣赏农业景观,园林、自然与愉悦,等等。
卡尔森与伯林特一样保持着学术创造力,他出版于2008 年的专著《自然与景观:环境美学导论》[11]最集中地体现了环境美学的理论发展——从自然环境美学到人建环境美学。 正如该书标题的两个关键词所显示的那样, 本书一方面关注自然美学, 另外一方面关注人类创造的景观与人类改变的景观(human-modified landscapes)。 该书首先追溯了环境美学的历史渊源, 然后总结了当代自然美学的各种立场, 进而转向人类创造或人类改变的环境,特别是欣赏这类环境所遇到的困境。 卡尔森的侧重点还是在他早就提出的 “怎样欣赏环境” 这个问题上——怎样审美地欣赏城市与乡村景观,其最终落脚点还是如下一个问题:当我们审美地体验环境时,是否存在着一种正确的方式? 卡尔森对此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他依然坚持其“科学认知主义”立场,坚持强调科学知识在环境审美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集中研究城市环境美学的是法国学者布朗出版于2008 年的专著《走向环境美学》[12]。 本书关注美学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位置, 建议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专家们在日常环境中充分顾及居民的需求与品味, 从而避免以精英主义思想来对待美的事物的。 作者从伯林特的“参与美学”立场出发,考察了日常城市生活的多种因素(动物、植物和花园、还有空气),旨在让人们从接近民主的视角出发,适应自己作为多感官生物的城市生存处境。 本书认为,我们需要重新理解、界定环境这个概念,不应该抛开城市环境而仅仅研究自然环境。 学术界以前主要关注自然,认为自然不在城市之中,城市不但是反自然的, 而且是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始作俑者。 作者敏锐地发现,自然同样存在于城市之中,只不过“城市中的自然”有其独特的存在形态。 作者认为,环境不仅是“这颗行星的宏观平衡”,对人们来讲,存在着一个被人们所亲身经历、人们习以为常的“亲近环境”,日常生活就在其中展开。 作者建议我们去重新发现并重视公共而普通的“寻常环境”,因为它就是人们的生活本身。 为此,作者不再局限于学者的话语,转而研究普通人的话语,研究普通人对于寻常环境的日常体验,探索人们与亲近环境之间那种普遍而真实关系。 客观地说,此前并非没有城市美学著作,比如20 世纪60 年代出版的凯文·林奇的一代名著 《城市意象》[13]。但是,布朗这本书是第一部运用环境美学框架来研究城市美学的系统性著作, 可以视为环境美学对于快速城市化的理论回应。 与此同时,它的“寻常环境”概念将环境美学与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从而催生了日常生活美学。 仅此两点,就可以看出该书的理论重要性。
四、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的进一步联盟
对于自然的审美欣赏, 必然包含着对于自然的理解与态度;反过来,自然的审美价值又会影响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 正因为如此,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一开始就有着不解之缘,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论题。 这个论题一方面有利于环境美学的健康发展, 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环境伦理学的进一步深化。
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发端, 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罗尔斯顿发表于1975 年的论文 《有生态伦理吗》,作者于1988 年又出版了《环境伦理学》一书,标志着环境伦理学这门学科的正式形成。 环境伦理学倡导人类应该对自然环境承担道德责任,但是,这种道德责任的根据是什么呢? 罗尔斯顿找到了一个关键词:美。 他于2002 年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题为《从美到责任——自然美学与环境伦理学》[14](P127-141)。 该文开门见山提出的口号是“美则有责任”,但同时又认为,并非所有的责任都依赖于美,审美律令毕竟不同于道德律令;作者特别深刻地指出,并非所有的审美体验都依赖于美。作者最后的结论是扩展美学而使之包含责任,以便我们恰当地欣赏生物共同体的所有成员。 简言之,在作者看来,环境美学必然是一种“关怀”美学——平等地关怀天地万物的美学; 只有这种经过了深化了的美学, 才能够充当环境伦理学的充分基础;而环境伦理学所期待的,正是这种超越了“肤浅”美学的“深层”美学。 这篇文章深入地探讨了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之间相互支撑、 相互深化的关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与罗尔斯顿一样, 另外一位美国环境伦理学家哈格洛夫也将环境伦理的根基诉诸于自然美,他主张将环境保护政策的根据建立在自然的审美价值上。 他认为,与人类创造的艺术相比,自然是美的、好(善)的,道德代理人有义务保护和推动这个世界上的善。 自然依据它的纯粹存在就是美的(因而是好的)——这就是哈格洛夫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论证”。 为了批判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批判人类对于自然美和自然自主性的破坏, 哈格洛夫提出了一句名言:“自然的本真性来自如下事实:它的存在先于它的本质。 ”[15](P195)此前的环境伦理学主要有两种立场: 基于人类的利益而为环境政策提供工具性论证, 基于非人类的价值而提出内在价值论证。 哈格洛夫的立场可以视为上述两种立场的折中: 它一方面试图借助自然的审美价值来为环境伦理提供基础, 这在某种程度上近似于一种工具性立场;另外一方面它又认为,自然的审美价值是自然的内在价值。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哈格洛夫认真地区分了两种自然审美: 一是对于自然的较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二是对于自然美的单纯消费。 尽管这些看法是在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框架里讨论的,但也应该视为当代自然美学的一部分。
与哈格洛夫的理论方向相反, 环境美学家们则从环境美学出发去讨论环境伦理问题。 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卡尔森与美国学者林托特合编的论文集《自然、美学与环境保护论:从美到责任》[16]。环境美学所关注的核心之一是自然的审美价值。 但是,每当考虑到环境退化这个时代课题时,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进一步思考: 自然的审美价值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伦理内涵? 这个问题也就是两个英文谐音词语beauty(美)与duty(责任)之间的音韵关系 (汉语翻译则无法准确地传达二者之间由谐音所建立的天然联系):如果我们发现自然是美丽的(事实判断),我们为什么不应该更好地照顾它(价值判断)? 这个问题成为全书的理论主线,它集中显示了环境审美欣赏与环境危机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 环境美学在哪些地方能够为环境保护论作出应有的贡献。 它所收集的文章,有6 篇出自历史上著名的环境保护论前驱,如爱默生、梭罗、缪尔、利奥波德等,另外17 篇则出自当代著名学者。这些文章展示了当今环境信念和态度的各种基础,诸如科学基础、艺术基础与审美基础。 本书第二部分探索了将自然概念化的不同观点,关于如何恰当而尊重地欣赏自然的论争;第三部分集中介绍了以卡尔森为代表的“肯定美学”,最后一部分则明确地将美学、伦理学与环境保护论结合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各种方式。 简言之,环境美学与环境伦理学的交叉点成为本书的焦点。
五、日常生活美学的深化
提及日常生活美学, 学术界一般都会联想到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与社会学家列斐伏尔,他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对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刻反思与批判。 在列斐伏尔看来,日常生活是两种重复模式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种是自然中的周期性循环,另外一种是所谓的理性过程中的线性重复。 日常生活一方面意味着循环,诸如昼夜更迭、季节变更、活动与休息、欲望与满足、生命与死亡等,另外一方面意味着工作与消费的重复性姿态。 在现代生活中,重复性姿态易于压碎周期性循环,日常生活迫使其自身走向千篇一律、单调乏味。 人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日子的同时,所有事物又都变化了——变化又是被程序化的变化[17]。
列斐伏尔的上述批判激发人们去思考日常生活的审美维度。 特别是当人们摆脱传统美学仅仅关注艺术的理论偏见之后, 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活动、生活场景等,都会带来一种不同于艺术体验的审美体验,一种综合的、沉浸的、多种感官的审美体验——而这正是人建环境美学的研究内容。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日常生活美学与环境美学是一种交叉关系, 二者有着较大的合集。
关于日常生活美学的兴起背景及其与环境美学的关系, 卡尔森有过如下一个论断:“从它的早期阶段开始,环境美学的范围逐渐扩展,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而且包括人类与人类影响的环境。 与此同时,这个学科也考察这些环境中的事物,从而引发了所谓的日常生活美学。 这个领域不仅研究比较常见的事物和环境,而且研究一系列日常活动。因此,21 世纪伊始,环境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艺术之外的几乎所有事物的审美意义。 ”[18]按照这个论断,日常生活美学就是环境美学的一部分,可以视为环境美学在新世纪的深化与拓展。
但是,仔细梳理起来会发现,卡尔森的上述论断需要进一步推敲; 日常生活美学虽然与环境美学有着密切联系,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与特定内涵。 比如,较早的日常生活美学著作是出版于1983 年、美国学者库普弗的《作为艺术的体验:日常生活中的美学》一书[19]。 该书试图将美学从博物馆、音乐厅中转移出来,转而探讨审美体验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 探讨审美价值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论述审美特性对于社会价值、道德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影响。 该书在考察审美价值对于体育、性关系、暴力与教育的实践意义的同时,也考察了审美剥夺的影响。 此后的相关著作则有出版于1992年的《艺术的边界: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置的哲学探索》[20]、出版于1995 年的《生活的艺术:世界精神传统中的日常美学》[21]等。严格来说,这些著作与环境美学都没有直接关系。
文化地理学家段义孚于1993 年出版的《传送新奇与奇妙:美学、自然与文化》一书[22],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一部日常生活美学著作。 该书提出,应该将传统的审美范畴诸如美、静观、无利害性与审美距离等应用到评估日常生活中, 用来考察非艺术对象和地点的审美价值。 该书认为,感受和美都是生活与社会的基本要素, 审美不仅仅是文化的一个方面,而是它的中心内核,亦即它的动力和最终目标;审美遍布于我们存在的所有层面。 该书的理论主题是建立文化、自然与审美之间的联系,它一方面强调社会环境问题的积极方面, 同时也批判人类的愚蠢行为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卡尔森之所以将日常生活美学的兴起归因于环境美学的促动,其理论逻辑如下:环境美学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环境审美对象的范围或尺度的变化:从原始的自然环境到人类环境,从大到小,从非凡到平常。 新世纪出版的一些环境美学著作更加关注人类的、小而平常的对象,这样的美学就是日常生活美学[23]。卡尔森所举的例子是美国学者莱特和史密斯合编的《日常生活美学》一书[24],所收集的都是著名环境哲学家的论文, 所探讨的是日常生活的真实世界里的审美现象与审美活动。 该书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试图从理论上探讨日常生活美学,第二部分以“欣赏日常环境”为标题,清楚地显示了它与环境美学的亲缘关系。
我们之所以将日常生活美学与环境美学并列起来, 是因为二者都是对于传统艺术哲学的批判超越。 具体到环境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的深层关系,如下两部系统性著作值得关注,一部是《日常生活美学》,另外一部是《平常中的非凡:日常生活美学》,我们分别来介绍。
日裔美籍学者齐藤百合子是环境美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先后发表过一系列影响广泛的论文,比如《是否存在正确的自然审美欣赏》(1984)、《风景不优美的自然的美学》(1998)、《如其本然地欣赏自然》(1998)、《美学与艺术的环境方向》(2002)、《美学的绿化》(2004)、《天气美学》(2005)、《环境美学的承诺与挑战》(2005)、《美学中公民环境保护论中的功能》(2007)等。 在长期研究环境美学的基础上,齐藤百合子于2007 年出版了《日常生活美学》一书[25]。 本书将现代西方美学概括为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 认为这种美学一贯忽视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审美维度与人们的日常审美体验。 作者认为,人们对于事物与事项的审美回应(包括审美趣味和审美判断)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人工制品都是经过设计的产品,我们每天都必然与环境打交道——这些物品与环境的审美维度必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这个世界的状态。本书旨在研究这种超越艺术反应之外的审美反应所包含的内容与产生的结果。
齐藤百合子认为,欣赏日常生活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平常之中寻找非凡, 二是强调平常中的平常。 尽管她有时认为二者都很重要,但她更同情后者。 因为在她看来, 如果我们聚集于平常中的非凡,我们将错过“个体交融的维度”,而这种维度所体现的特征,“正是我们对待日常环境与事物的特征”[25](P202)。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学者莱迪的立场,他出版于2012 年的专著《平常中的非凡:日常生活美学》[26]的标题就明确显示了他的立场。
莱迪也是环境美学领域比较有影响的学者,他早在1995 年就在《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发表了《日常外观的审美特性:“灵巧”、“凌乱”、“清洁”、“肮脏”》一文[27],后来被作为第九章收进伯林特与卡尔森主编的《人类环境美学》一书。 这篇文章可以视为他的日常美学理论的先声。 《平常中的非凡:日常生活美学》讨论的美学,就是关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见的事物与环境的美学。 与齐藤百合子不同, 莱迪强调日常生活美学与艺术美学之间的密切关系, 他所关注的只是被传统艺术美学所忽略的那些审美术语或范畴,诸如“灵巧”、“凌乱”、“可爱”、“伶俐”、“快乐”等。 莱迪着重探讨了分析美学所忽略的艺术创作过程, 这使他发现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一种连续性——从这种连续性的角度来看, 所谓的艺术创作无非是日常体验向艺术体验的转化,因此,生活体验自身也就是艺术性质的一部分。 从艺术创作过程来看,艺术家的日常审美体验一般都是其艺术活动与灵感的前奏,而艺术品又可以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日常体验。自环境美学兴起以来, 一些环境美学家为了论证环境欣赏的独特性,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夸大了环境欣赏与艺术欣赏的差异, 人为地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莱迪的理论无疑有着补偏救弊的作用。 他的目的是重建一种普遍的审美体验理论,能够用来解释我们对于艺术、 自然与日常生活的欣赏。 应该说,这种学术旨趣非常可贵。
简言之,日常生活美学最为切近地回答了“我们应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 齐藤百合子的美学理论倡导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怀抱审美与道德两种感受力, 而莱迪的理论则使得我们以艺术眼光来看待生活。 这无疑都是在环境美学促动下所产生的积极理论成果。
六、结语:走向整合与创新的环境美学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环境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好来看一下2014 年出版的一本书:《环境美学:跨越分界与开辟新天地》[28]。环境美学在其50 年的理论探索中,跨越了几个公认的分界: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分界,西方传统与东方传统的分界,普遍化立场与历史化立场的分界, 理论关怀与实践关怀的分界。 因此,环境美学就是上述这些分界的沟通与整合。 该书的第一部分在展望环境美学的未来方向时指出,应该将日常人工产品、人类活动与社会关系纳入环境美学研究的视野中。 第二部分指出,环境美学范围的日益扩大需要持续地反思美学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比如, 环境美学与伦理学如何相关? 对于环境的审美欣赏必需一种尊敬的态度吗?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什么?等等。第三部分则专注于自然美学与艺术美学的关系, 提出的新问题包括: 艺术在什么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形成环境想象?艺术能够有助于拯救地球吗?考虑到过去几十年中环境艺术、 大地艺术等新兴艺术样式不断涌现, 自然欣赏与艺术欣赏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起来,应该进行相应的理论概括与升华。 该书最后一部分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来说明理论研究的实际应用问题, 探索了如何运用康德与杜威的美学来辩护风力发电厂之美,我们是否应该在学习“像山那样思考”(利奥波德语)的同时,也学习“像购物商场那样思考”? 如何理解对于野生动物的审美欣赏(也就是动物美学问题)? 等等。
作为中国学者, 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环境美学思想吸收、 转化到当代环境美学之中, 如何发掘中国传统环境审美思想的核心价值而弥补西方环境美学的理论缺陷。 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探索[29],但做得还远远不够。相比之下,日裔学者齐藤百合子值得我们学习。 她利用在美国工作的学习机会,一方面研究环境美学,另一方面研究日本美学; 一方面把日本传统美学思想介绍到西方, 另外一方面又将之与环境美学结合起来而创造出日常生活美学。 在展望环境美学的发展方向时,她特别提出环境美学应该国际化,应该包括不同文化中的自然环境环境审美传统[30]。西方学者在谈到东方美学时, 谈到日本的机会要多于谈到中国的机会。 有着悠久环境审美传统的中国学者,更加应当朝向这个方向努力。
[1] Hepburn, Ronald W. The Reach of the Aesthetic: Collected Essays on Art and Nature [ M ]. Aldershot and Burlington:Ashgate. 2001.
[2] Budd, Malcolm.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Nature[M].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3] Heyd, Thomas. Encountering Nature: Toward an Environmental Culture [M]. Aldershot, UK, and Burlington,VT: Ashgate, 2007.
[4] Moore, Ronald. Natural Beauty: A Theory of Aesthetics Beyond the Arts [M]. Peterborough, Ontario: Broadview Press, 2007.
[5] Parsons, Glenn. Aesthetics and Nature [M]. Continuum,2008.
[6] Brady, Emily. Aesthetic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M].Edinburgh, U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3.
[7] Berleant, Arnold, and Allen Carlson, eds. The Aesthetics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M]. Peterborough, ON, Canada:Broadview Press, 2004.
[8] Berleant, Arnold, ed. Environment and the Arts: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 M ]. Aldershot, UK,and Burlington, VT: Ashgate, 2002.
[9] Berleant, Arnold. Aesthetics and Environment: Variations on a Theme [M]. Aldershot: Ashgate, 2005.
[10] Berleant, Arnold. The Aesthetics of Human Environments[M]. Co-edited with Allen Carlson. Peterborough, Ont:Broadview, 2007.
[11] Carlson, Allen. Nature and Landscape: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8.
[12] Blanc, Nathalie. Vers une esthétique environnementale[M]. Versailles, Quae, 2008.
[13] Lynch, Kevin. The Image of the City [M]. The MIT Press, 1960.
[14] Arnold Berleant, ed. Environment and the Arts: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M]. Aldershot, Hampshire, UK, and Burlington, VT, 2002.
[15] Hargrove, Eugene. Foundation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9.
[16] Carlson, Allen and Sheila Lintott. Nature, Aesthetics, and Environmentalism: From Beauty to Duty [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17] Lefebvre, Henri. The Everyday and Everydayness. Translated by Christine Levich [ J]. Yale French Studies,1987,(73).
[18] Carlson, Allen.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12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EB/OL].URL =
[19] Kupfer, Joseph H. Experience as Art: Aesthetics in Everyday Life [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3.
[20] David Novitz. The Boundaries of Art: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the Place of Art in Everyday Life [ M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1] Crispin Sartwell. The Art of Living: Aesthetics of the Ordinary in World Spiritual Traditions [M].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5.
[22] Tuan Yi-Fu. Passing Strange and Wonderful: Aesthetics,Nature and Culture [M].Island Press, 1993.
[23] CARLSON, ALLEN (1998, 2011).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EB/OL]. In E. Craig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Retrieved July 04,2014, from http://www.rep.routledge.com/article/M047SECT7,2014-07-04.
[24] Light, Andrew, and Jonathan M. Smith, eds.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25] Saito, Yuriko. Everyday Aesthetics [ M ].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26] Leddy, Thomas. The Extraordinary in the Ordinary: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M]. Broadview Press, 2012.
[27] Leddy, Thomas. Everyday surface aesthetic qualities:“Neat”, “messy”, “clean”, “dirty”[ J].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1995,53(3).
[28] Drenthen, Martin and Jozef Keulartz.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Crossing Divides and Breaking Ground [ M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14.
[29] 程相占.中国环境美学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30] Saito, Yuriko. Future Directions for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J]. Environmental Values,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