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12届全运会辽宁男子曲棍比赛短角球进攻战术特征分析①

2015-02-26李英文岳青刘丽娜郭杰辽宁省军事体育航海运动学校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6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曲棍球角球射门

李英文 岳青 刘丽娜 郭杰(.辽宁省军事体育航海运动学校;.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辽宁大连 6000)

第12届全运会辽宁男子曲棍比赛短角球进攻战术特征分析①

李英文1岳青2刘丽娜3郭杰1
(1.辽宁省军事体育航海运动学校;2.大连市航海运动学校;3.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摘 要:在曲棍球运动中,短角球是集合发球、停球、拨球、击球四要素为一体的攻守双方球员在射门弧内从事攻门与防守的一种对抗性进攻战术形式。短角球在进攻战术上存在的问题是制约球队总体发展的主要瓶颈。该论文对辽宁男曲的短角球进攻战术特征分析,得出结论:(1)辽宁男曲造短角球造短角球的能力很强,但造短角球的成功率并不高;(2)辽宁男曲棍球队是运用强攻战术威胁力,成功率较高的队伍;(3)辽宁男曲过于依赖强攻得分,配合进球得分以及补射得分均为0;(4)辽宁男曲强攻进球全部由拉射技术,是唯一一支没有使用一打、二打、二拉技术的队伍;(5)辽宁男曲在拉射技术射门路线战术是“重近角,轻远角,忽略中路”;(6)在拉射时间上,辽宁男曲在发球—停球—射门的过程中各环节耗费时间长,节奏慢,整体衔接不连贯。

关键词:辽宁男曲短角球进攻战术强攻拉射技术

岳青(1979,4—),女,辽宁大连人,本科,研究方向:曲棍球运动训练。

刘丽娜(1979,3—),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郭杰(1972,2—),男,辽宁大连人,本科,研究方向:曲棍球训练。

表1 男曲比赛短角球整体情况统计

表2 男曲短角球进攻方式的统计

全国运动会男子曲棍球赛事在新中国曲棍球运动发展史上始终扮演者着不可或缺的引领作用,作为国内最高等级的曲棍球赛事,它为我国竞技曲棍球项目在世界大赛中创造辉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曲棍球运动中,短角球是集合发球、停球、拨球、击球四要素为一体的攻守双方球员在射门弧内从事攻门与防守的一种对抗性进攻战术。随着当今男子曲棍球运动的发展,短角球已经成为世界强队的主要得分手段,尤其在实力相当的队伍之间,短角球进攻战术运用的好坏程度甚至决定比赛的成败,要想成为曲棍球运动的强队,没有有效的短角球进攻战术运用是无法实现的。在此意义上,对第12届全运会曲棍球冠军队伍——辽宁男子曲棍球队的短角球进攻战术特征分析,就更突显其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论文通过对辽宁男曲与其它省市男曲比赛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寻求特征,为辽宁男子曲棍球队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新的训练思路和理论依据,为进一步促进和提高辽宁省乃至全国的曲棍球运动竞技水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表3 男曲短角球得分方式的统计

表4 男曲短角球强攻战术使用频率的统计

表5 男曲短角球强攻进球的统计

1 辽宁男曲造短角球及短角球得分情况

短角球的一直是曲棍球比赛主要的得分方式。从本次全运会男子曲棍球比赛短角球整体情况来看,各队仍然看重短角球的得分能力,在总进球是93个当中,短角球进球数是38个,成功率是47.1%,共

制造短角球160个,短角球进球者占造短角球总数的23.8%。

表1显示,辽宁男曲无论是造短角球的成功率还是利用短角球进球的质量,都远远落后于亚军内蒙古队和季军广东队。首先在造短角球的成功率方面,成功制造短角球是发挥短角球战术的前提和基础,作用十分重要,只有有效把握住造出短角球的机会,才有可能发挥短角球的实质作用,创造出短角球的得分机会以及可能,因此,在比赛尽可能多创造有效短角球,提高成功率,为最终比赛的获胜提供保障。其次,在短角球进球的质量方面,辽宁男曲短角球进球数只有8个,仅占22个总进球总数的36.4%,成功率远低于内蒙男曲的63.2%。这一方面反映出辽宁男曲在获得进球上多点开花,得分手段多样化,不过分依赖短角球,通过运-传-接的配合,寻找机会,射球入门;但另一方面反射出辽宁男曲在短角球得分能力上非常不足,比赛中错过了多次短角球破门的良机,错失了短角球直接得分的最佳途径,给对手以可乘之机。由此,如何提高短角球进球质量,把握住每一次造短角球时机,是辽宁男曲应该重视的问题,在认识不足、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队伍先进的训练方法,提出科学训练方案,尽可能在有效的时期内提高全队短角球的得分能力。

表6 男曲短角球拉射技术射门路线的统计

表7 辽宁男曲短角球拉射技术的时间特征统计

2 辽宁男曲短角球的进攻方式

强攻战术和配合战术是短角球进攻战术的两种主要方式,笔者对这两种战术进行了详细的统计。表2显示出,首先强攻战术是各支队短角球进攻战术的首要选择,平均达到78.3%;其次才是配合战术,平均值只为8.6%。虽然各运动队获得强攻战术的次数有所差异,造短角球的能力也良莠不齐,但将强攻作为短角球作为第一进攻战术则达成了共识,体现出强攻战术在短角球进攻战术中的核心地位。

在所有参赛的队伍中,辽宁男子曲棍球队是运用强攻战术最多的队伍,高于任何一支队伍,占造短角球总数的88.9%,仅有2次采用了配合战术,仅占7.4%。这说明:一方面辽宁男曲在运用强攻战术制造短角球的概率要大于其他球队,每一次向对手发起的强攻都比较具有威胁力。并且,通过现场观看比赛,辽宁男曲攻入球门的8粒短角球,都是由强攻战术所致,并全部采用拉射的技术动作完成,这也证明辽宁男曲强攻战术很强的实力;另一方面,辽宁男曲短角球配合战术意识薄弱。相比较于内蒙古队的4次,广东队的4次,辽宁队只有2次。这也间接地反映了辽宁男曲个人技战术能力突出,但团队协作的意识较差,当在制造短角球机会时,队员瞬间的反应是强攻,而非配合。由此,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应在此方面反复加强练习。

3 辽宁男曲短角球得分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根据球员在赛场上短角球战术的运用情况,将短角球得分方式分为强攻进球得分、配合进球得分以及补射得分3个方面。由于各队伍普遍将强攻战术作为短角球战术的首选,因此在获得分数上,强攻进球成为主要的得分手段,占据着短角球得分方

式的核心地位。表3显示,第12届全运会男子曲棍球比赛的短角球进球绝大多数是强攻进球,平均值达到71.4%,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配合进球的7.3%和补射进球的8.9%,由此,强攻得分与配合得分以及补射得分均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3显示,辽宁男曲短角球所攻入的8粒进球,全部都是由强攻战术射门入球,强攻战术进球数占短角球进球数的100%,而配合战术和补射的进球数均为0粒。这一方面反映出辽宁男曲在短角球强攻战术的发挥上要优于其他球队,同时笔者就“强攻得分优势在哪里”的问题咨询了辽宁男曲的主教练,获得的答案是:强攻战术得分效率高。他认为,辽宁队男曲是一支个人技战术能力非常突出的球队,队中有多位优秀的短角球射手,发短角球时,队员可以对手的站位敏锐地找到防御阵型中的突破口,通过“一发一停一射”,借用球的高速旋转和刁钻的射门角度撕开对方的死角,造成对方的混乱,使球破门入网。这种最直接了当的战术,使辽宁男曲无往不利,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也说明辽宁男曲过于依赖强攻得分,往往忽略了配合得分和补射得分,显示辽宁男曲的短板。

4 辽宁男曲短角球强攻进球的方式

本届全运会男子曲棍球比赛中的强攻战术绝大是通过拉射技术完成的。拉射技术的使用频率占强攻战术的86.4%(表4),其中,辽宁队的拉射技术占据了强攻战术的全部,高达100%,是唯一一支没有使用一打技术的球队。同时从表5中也可看出,辽宁男曲强攻的8粒进球全部由拉射进球所得。这说明:(1)辽宁男曲的拉射技术水平较高,球员在比赛中对拉射技术比较有信心,与其他球队相比占有一定的优势,拉射进球在强攻进球中的概率很大;(2)辽宁男曲在强攻的战术变化方面过于单一化。虽然,在一打战术上,内蒙古等其他6支球队(四川队除外),除了江苏队成功一次,都已失败告终,但也间接反应出各个队伍正在尝试多变化的强攻战术,不再只满足拉射方式,寻求多种变化的强攻战术,客观地增强队伍整体实力,大大提高获胜的机率;(3)表4和表5也显示出,二打和二拉的技术在辽宁男曲比赛的强攻战术中无一被使用到。在曲棍球比赛中,二打和二拉技术需要的是射门点距离球门更近方才可行,它们的射门成功率更高。本届比赛中辽宁队没有用到二打和二拉的技术,一方面反应出拉射技术完全可以满足比赛;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对手防御战术非常严密,不会留给辽宁队任何使用的机会。由此,基于上述3个方面,拉射进球成为辽宁男曲比赛强攻战术中唯一的进球形式。

5 辽宁男曲短角球拉射技术的射门路线

发球—停球—射门组成了短角球强攻战术的主要环节。其中,发球和停球相对简单,成功率较高,但射门得分的难度却很大,需要一位技战术水平很高、临场应变能力较强、接到队友传球后立刻判断射门路线并准确射门进球的运动员担任拉射手。由此,世界各强队包括我国,都在努力培养优秀的拉射运动员。

通常情况下,拉射运动员会根据发球点与球门之间的距离作为拉射动作的射门标准,将射门路线分为近角射门、中路射门和远角射门[1]。表6显示,辽宁男曲的射门路线战术是“重近角,轻远角,忽略中路”。在23次拉射,8粒进球中近角射门12次,5粒进球,占比是41.6%。远角射门9次,3粒进球,占比为33.3%。这一结果说明辽宁男子曲棍球更注重近角射门力量足、球速快、角度偏、耗时短、成功率高的特点。虽然球门近角的防守严密,但是一旦寻求到好的射门时机,利用近角射门的特点造成防御队员反应不及时,形成射门弧内的混乱,球进入球门几率会非常高。而远角射门虽然在球门的远角留有射门空挡,但是从发球到停球再到射门整个过程耗时要比近角射门多1~2s,同时远角的距离要比近角长,当球射到球门附近时,力量减弱,球的转数减慢,球速降低,防御队员借此可以判断出准确的防守动作,所以,远角射门的进球率较低。由此可见,辽宁男曲在训练中反复磨练近角射门的意识和战术技巧,熟练掌握,奠定了辽宁男曲近角进球的优势。

6 辽宁男曲短角球拉射的时间特征

在短角球拉射技术中,时间节奏把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射门的成功率。拉射动作的全过程是由发球—停球—射门整体动作完成,中间任何一个动作的时间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终的射门效果。通常情况下,短角球的发球手在技战术都非常熟悉的状态下,发球—停球—射门动作一气呵成。发球和停球是射门的先决条件,必须要有准确的方向以及一定的球速,同时尽量缩短各环节的耗费时间,时间越短,对手一冲防御队员距离拉射点越远,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手的干扰,高质量地完成整个拉射技术[2]。

辽宁男子曲棍球队在本届比赛中共使用23次拉射技术,8粒进球,成功率34.8%。虽然拉射进球的成功率并不高,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辽宁男曲的冠军宝座,尤其是与广东队争夺决赛入场券的2粒进球,正是因为在关键比赛中这2粒拉射进球,才保障辽宁男曲的领先地位,也为比赛的最终结果奠定了胜利基调。笔者利用Sportscode分析软件对辽宁男曲23次拉射技术的时间按照发球-出手的时间、发球—停球的时间、停球到出手的时间进行了详细的统计,表7显示,辽宁男曲发球—出手的平均时间是1.88±0.1s,发球—停球的1.08±0.04 s,停球到出手的0.80±0.07 s。同时,通过现场观看比赛,笔者认为辽宁男曲在发球—停球—射门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耗费的时间都较长,节奏把握不到位,整体衔接不连贯,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在未来的比赛中提高拉射进球率,就必须科学反复地练习发球—停球—射门的各个环节,增强流畅性,提高拉射进攻的整体效果。

7 结语

论文通过对辽宁男曲在第12届全运会比赛中造短角球情况、短角球的进攻方式、得分情况、射门路线、时间特征等进攻战术系统的分析,提炼特征,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一线教练加强训练,提高短角球进攻战术运用的精准率,进一步增强辽宁男曲在全国乃至亚洲的竞争力,打造辽宁男曲品牌球队提供可借鉴的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雅飞.第十六届亚运会中外男子曲棍球赛拉射技术分析与战术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刘华,刘丹,贺耀杰.我国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能力的分析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6):40-44.

[3]吴辉.2006女子曲棍球世界杯赛前场进攻战术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4]薛文谨.2011年全国女子曲棍球锦标赛前三名队伍进攻实力特征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4):95-96.

[5]闫琪,贾伟,孙文琦,等.第29届奥运会女子曲棍球比赛短角球进攻战术特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2):126-128.

[6]王光明,陈朝霞.中国女子曲棍球短角球成功率及技战术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72-74.

作者简介:①李英文(1978,2—),男,吉林延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曲棍球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c)-0197-04

猜你喜欢

曲棍球角球射门
女子曲棍球队运动损伤因素及体能训练干预
21届世界杯英格兰队角球进攻特征分析
小议青少年男子手球队中远距离射门能力训练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2016赛季中超联赛角球进攻战术特征研究
旋风小子(4)
草原文化高峰期问题研究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射门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