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药物注射联合穴位按摩疗法用于剖宫产术后减少胃肠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2015-02-25陈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穴位按摩剖宫产

穴位药物注射联合穴位按摩疗法用于剖宫产术后减少胃肠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陈丽

(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 陕西 宝鸡, 721000)

关键词:穴位药物注射; 穴位按摩; 剖宫产; 胃肠不良反应

胃肠功能紊乱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术中腹腔器官受到干扰,引起胃肠道应激反应以及麻醉药物的暂时性抑制作用而诱发的术后肠麻痹以及肠蠕动功能减弱,患者的通气排便时间被延迟、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1-2]。一般持续时间的长短对于产妇在术后的饮食营养以及康复效果起到直接的影响,会引发术后肠黏连等并发症。穴位疗法根据的是穴位、经络以及脏腑之间联系得出的一套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本院对收治的13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穴位药物注射联合穴位按摩疗法来恢复术后胃肠功能,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30例剖宫产产妇,所有产妇均知情同意,术前排除合并肠梗阻、便秘等胃肠道不适症状,排除严重的重要脏器病变如心、肺、肝、肾等器质性病变产妇,将13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年龄20~41岁,平均(26.3±7.4)岁;平均孕周(38.2±1.6)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1~42岁,平均(27.3±7.8)岁,平均孕周(39.1±1.5)周。所有产妇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2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于术后常规禁食6 h后予以流质饮食,并予补液、抗感染、促进子宫收缩等对症支持处理,对生命体征予以严密的监测,重视产妇的心理干预,指导其尽早在床上翻身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穴位注射以及穴位按摩疗法。具体做法如下:术后1 h,产妇取左侧卧位。取一侧的足三里穴,碘附消毒后,用新斯的明0.25 mg稀释于1 mL生理盐水,取1 mL注射器进行,右手快速刺入足三里穴2~3 cm, 回抽无血后,上下提插,等到产妇有酸胀感后将注射器回抽至无血,再次快速推注,拔针后使用棉球对注射处按压3 min。对侧采用相同的注射方法。从术后1h开始产妇平卧于床上,拇指的指腹分别对中脘处进行按压(脐上4寸前正中线)、天枢(脐中两侧旁2寸)、大肠俞(L4棘突下,旁开1.5寸),每个穴位按压时间为10 min,注意手法轻揉,轻中带柔,以其自觉有酸胀痛为适,每2 h进行1次按摩,直到产妇排气。对产后72h内的胃肠道反应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开始排气及排便时间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2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急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在术后72 h内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腹胀的发生率为6.15%,相比于对照组的20%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产妇术后72 h内出现急性胃肠道不良反应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产妇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观察组产妇在术后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产妇胃肠道恢复时间比较(±s)

表2 2组产妇胃肠道恢复时间比较(±s)

组别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对照组(n=65)21.17±3.9624.58±4.1831.94±5.73观察组(n=65)14.24±3.4716.09±3.9425.91±5.33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由于受到手术的刺激以及麻醉剂的共同作用,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胃肠蠕动受到明显的抑制。中医上认为麻醉以及手术创伤会引起脏腑气血的受损,脏腑气机传导运化机能受到影响,引起腑气壅滞、气机运化失常。所以理气通腑、促进胃肠道运化功能的恢复是治疗的主要原则[3]。

穴位按摩的方法可以通过对局部组织的按压作用,促进了机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带来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使得机体的局部血液供应得到明显的改善[4]。足三里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的功效;合谷穴则起到调经活血、和胃通脏的功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5]。人体由脏腑、经络以及各种器官相互构成,穴位按摩疗法可以通过对局部组织的按压,反射性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由于产妇在术后腹压瞬间减小、肌张力下降,同时受到术中麻醉药物的影响、肠道的暴露、水分摄入量减少等原因引起了胃肠蠕动减缓,出现腹胀、便秘。此外,术后腹部切口的疼痛、子宫收缩痛、心理因素等都会导致产妇在术后不敢用力,由此也会引起腹胀和便秘[6-7]。便秘、痔疮引起的疼痛在产后往往要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部分患者会痊愈,还有部分患者则是迁延不愈。所以,产后腹部按摩以及穴位按摩,通过人为的模仿以及推动肠蠕动,可促进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的短时间恢复,恢复肠道组织血液的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强肠蠕动功能功能,消除肠内的积滞,最终肠道通利,气血通畅,腹胀以及便秘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按摩过程中通过与产妇之间的身体接触,可增强和产妇的感情交流,缓解其不利的心理因素,促进其术后身心康复。产后按摩是一种无放射、不良反应较少的保健方法,科学性以及实用性均较强,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通过积极的宣传,使产妇尽快进入妈妈的角色,学会喂哺婴儿[8]。

新斯的明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胆碱酯酶药物,起作用特点为对于腺体、心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效果较弱,而对于骨骼肌、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较强, 可使得胃肠蠕动加速,促进胃肠道排气、排便,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胃肠功能,通过抑制胆碱醋酶,使得乙酰胆碱作用得到增强,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进肠道蠕动。新斯的明注射于足三里穴,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还能够使得经络体系的调节作用得到明显的增强,从而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对摩中脘、天枢及大肠俞等穴位的按摩,刺激经络,可以共同起到疏调肠腑、导滞消积的效果,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使产妇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减少剖宫产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9-10]。

参考文献

[1]张丽萍. 穴位敷贴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动力恢复8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 2013, 16(10): 55.

[2]凡国华, 林征, 陈勇, 等. 穴位按压联合艾灸减轻顺铂类化疗药物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14(17): 1546.

[3]张蓉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和临床疗效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20): 1897.

[4]严明明. 辨证施护结合中医护理技术防治胃癌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的疗效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17(4): 781.

[5]杨转霞, 钟慧静, 欧阳桂芳, 等.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静滴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2(3): 35.

[6] 刘颖, 邵宏君, 李少彦, 等. 消痞方配合吴茱萸敷脐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5): 814.

[7]贺立明, 闫平珍, 庞红翠, 等. 中药穴位外敷防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 19(3): 74.

[8]侯晓慧, 黄雪芬, 马钱凤, 等. 穴位按摩配合足浴疗法对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焦虑的临床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15(4): 431.

[9]严海珠.穴位按摩减轻儿科静脉用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J].护理管理杂志, 2013, 13(10): 750.

[10]孙存桂. 穴位按摩配合艾灸缓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22): 153.

收稿日期:2015-02-10

中图分类号:R 47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4-167-02

DOI:10.7619/jcmp.201514060

猜你喜欢

穴位按摩剖宫产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运动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
罗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缓解头痛86例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热敷与穴位按摩对初产妇乳房胀痛及泌乳的影响
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在人工流产术后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