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5-02-25聂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护理满意度初产妇

循证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聂芹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 妇产科, 湖北 十堰, 442008)

关键词:循证护理; 初产妇; 分娩质量; 护理满意度

循证护理是伴随循证医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护理方法,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以期在在护理实践中运用最新、最好的科学证据指导护理实践,有效提高护理质量[1]。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已逐渐得到肯定,现将循证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6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80例设为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纳入标准: ① 符合阴道试产条件; ② 年龄18~35岁,孕周28~37周; ③ 均志愿参与研究,意识清晰; ④ 均为单胎产妇; ⑤ 无全身性、遗传性疾病及其他妊娠合并症、并发症; ⑥ 新生儿指标正常。排除标准: ① 多胎妊娠; ② 合并妊娠期合并症、严重疾病者、胎先露异常、瘢痕子宫、胎膜早破者; ③ 有流产史、早产史、过期妊娠者; ④ 合并有心理疾病、精神疾病者; ⑤ 胎儿生长发育曲线异常者。观察组产妇年龄19~33岁,平均(28.9±6.5)岁;妊娠35+6~42+2周,平均(39.1±2.5)周;体质量67~80 kg, 平均(74.9±10.5) kg; 胎儿预测体质量(2.30±4.45) kg, 平均(3.10±1.65) kg。同时按照1:1的比例随机选择2013年7—11月分娩的初产妇80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年龄19~32岁,平均(28.2±6.3)岁;妊娠36+6~41+2周,平均(38.8±3.5)周;体质量65~79 kg, 平均(75.9±11.3) kg; 胎儿预测体质量(2.42±4.37) kg, 平均(3.21±1.57) kg。2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包括为产妇提供舒适的分娩环境,指导产妇进行适量活动与休息,做好接产护理以及常规的分娩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对产妇实施循证护理。

1.3 循证护理

1.3.1成立循证小组:科室成立循证小组,主要成员为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和护士骨干,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循证护理理念及实践程序。小组成立后,组织成员对循证护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组内成员共同讨论,找出产妇分娩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的产妇护理需求,通过查阅文献,获得循证支持。应用已知的理论知识对文献等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做出具体评价,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制定循证护理措施。

1.3.2循证问题: ① 心理问题,产妇出于对分娩疼痛的惧怕以及担心分娩过程不顺利,不可避免会伴随着各种不良情绪。② 分娩知识缺乏,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对分娩过程中的呼吸、体位、用力等知识贮备不足,缺乏分娩技术的支持。③ 产程疼痛,产程疼痛是不可避免的,过度的疼痛会加重产妇的不良情绪,影响产程进展,升高剖宫产的发生率[2]。

1.3.3循证支持: ① 心理护理。产妇入院后由责任护士亲自迎接,对产妇进行问候,语言亲切,面带微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责任护士在与产妇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产妇的基本信息,告知产妇接下来的分娩过程由自己负责,增加产妇的信任感。发放给产妇图文式健康教育手册,采用演示、示教的方式加深产妇的印象,提高产妇对分娩的认知水平。告知产妇阴道分娩是一种正常的分娩方式,讲解阴道分娩的好处,如新生儿经过产道的挤压能够降低宫内窘迫和窒息的发生率,告知产妇胎儿的一些监测信息,解除产妇对新生儿的担忧。可让产妇与顺利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交流,以减轻紧张心理,增强分娩信心。产妇进入临产期后尽量陪伴在产妇身边,运用多种心理护理手段,给予安抚、体贴和支持,激励产妇努力和坚强,肯定和表扬产妇所取得的良好进展,唤起产妇的积极反应[3]。② 分娩技术支持。首先,讲授围产期的健康知识,解释情绪对产程进展及产程疼痛的影响,使产妇保持愉快、配合的心态。介绍分娩时的注意事项及技巧,讲解神经肌肉控制练习、呼吸配合法,采用练习的方法促进产妇对分娩技能的掌握。其后,产妇进入临产期后进行一对一陪伴分娩,过程中由该护士提供给产妇减痛呼吸法支持,根据产程的不同和宫缩节律使用Lamaze呼吸法减轻疼痛,可让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教会产妇放松及屏气用力方法,正确使用腹压,以促进产程顺利[4]。宫缩间歇嘱产妇放松全身肌肉,给产妇擦汗,鼓励产妇进食易消化、高热量的饮食。与产妇交谈,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并提供给产妇产程进展的信息。最后,胎儿娩出后,将分娩结结果及时传达给产妇,让产妇休息。肯定产妇为分娩做出的努力,感谢产妇的配合。新生儿清洁后抱至产妇身旁,进行早期吮吸和母婴皮肤接触,以赞美和夸奖的语言描述婴儿的特征,使产妇心情愉悦。③ 产程镇痛。其一可按摩,在活跃期,协助产妇取仰卧位,从子宫中线用两手向两侧平推,或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指导产妇进行有频率的深呼吸,宫缩间歇期停止。用手或拳压迫腰骶部以减轻腰骶疼痛,与按摩手法交替使用。其二可在分娩过程中播放优美、轻快的音乐,分散产妇的注意力,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1.4 观察指标

① 产程: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的时间和总产程。② 产程镇痛:当产妇进入活跃期后,胎心监护仪显示每2~3 min宫缩40~50 s, 宫外压70~100 cmH20时,根据产妇的主观感觉和临床表现对镇痛程度进行评价,采用Mulleetr阵痛评分法,将疼痛程度分为5个等级,4分为剧烈疼痛、3分为强烈疼痛、2分为重度疼痛、1分为轻度疼痛、0分为无痛。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评分≤2分者纳入比较值。③ 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两种方式。④ 产后出血量:采用称量法进行测量。⑤ 产程中的焦虑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根据产妇产程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良情绪进行评价,共评分0~10分,0分为无焦虑,10分为最为严重的焦虑。评分越高,焦虑越严重。⑥ 护理满意度:采用本科自制的产科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分娩安全、身体舒适、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操作6方面,分别有7、6、4、2、2、2个问题,共23个问题,评分0~1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2结果

2.1 2组产妇分娩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的时间、产程焦虑程度、产程过程中的阵痛程度、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分娩质量比较(±s)[n(%)]

表1 2组产妇分娩质量比较(±s)[n(%)]

分娩质量对照组(n=80)观察组(n=80)产程/min第一产程446.11±154.51357.13±153.45*第二产程54.37±4.5845.14±22.86*第三产程7.85±5.277.52±4.72总产程520.35±56.43413.54±184.31*阵痛≤2分36(45.0)64(80.0)*分娩方式阴道分娩52(65.0)68(85.0)*剖宫产28(35.0)12(15.0)*焦虑程度/分8.45±1.246.12±1.56*产后出血量/mL208.52±32.56145.90±20.5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2组产妇对分娩质量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在产科护理质量各方面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产妇对分娩质量的护理满意度(±s) 分

表2 2组产妇对分娩质量的护理满意度(±s) 分

护理满意度对照组(n=80)观察组(n=80)分娩安全50.07±0.6854.34±5.58*服务态度59.12±0.5765.78±0.52*心理护理14.21±0.3318.23±0.25*健康教育15.32±0.3918.39±0.41*身体舒适33.08±0.4538.45±0.43*护理操作15.32±0.3918.56±0.67*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初产妇的增多,产妇护理质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阴道分娩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是人类进化中最本能、最自然的方式,也是最好的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对母体造成的创伤较剖宫产明显减轻,产后恢复的时间快,对新生儿的健康也是最好的。初产妇没有经历过分娩,缺乏医疗常识,对分娩较为恐惧,加上入院后又面临着陌生的环境和生疏的医护人员,心理负担较重。因此,大多数初产妇分娩前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和焦虑。这种强烈的心理应激不仅是导致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也对下丘脑形成了刺激,引起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变化,促进儿茶酚胺、皮质醇和内啡肽的释放等,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出现宫缩-紧张-疼痛综合征,进而造成难产和胎儿窘迫[5]。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以循证问题为导向,明确、审慎地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和患者的愿望结合起来,制定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的效能。循证护理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4个连续的过程,通过研究资源整合成为最好的证据,以制定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6]。循证护理改变了以往按照习惯或凭借经验从事护理实践活动的方式,以事实为客观根据,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使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统一起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渐进性、全方位的护理。李艾奔等[7]在基层医院分娩镇痛中实施循证护理,结果发现,循证护理能够减少产妇的不良情绪,减轻产妇分娩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李敏[8]的临床研究实践表明,循证护理有利于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降低产科剖宫产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杨瑞荣[9]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与单纯全程护理措施相比,循证护理不仅能够促进产程进展,而且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

本科室根据循证医学评价文献的原则和产妇产时的护理需求,对初产妇常见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通过查阅文献,获得了循证支持。在护理的实施过程中,重点对产妇的分娩认知、技能、心理等方面进行干预,实施护理质量改进。结果显示,循证护理组的患者产程进展快,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低,阴道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高,均优于常规护理模式(P<0.05),且整个护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综上所述,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能够解决影响分娩的护理问题,促进产程进展,减轻产程疼痛,改善分娩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晓菊. 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10): 867.

[2]王丽华, 杨敬东, 陈志伟. 96例循证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22): 102.

[3]胡双英. 全程陪伴责任助产模式与传统服务模式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25): 30.

[4]谢春兰, 全光辉, 肖琴. 初产妇应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3): 351.

[5]娄焕玲. 护理干预在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16): 61.

[6]侯延蓉, 王卓, 郑瑛红. 循证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2, 23(3): 289.

[7]李艾奔, 刘伟玲, 江文平. 循证护理在基层医院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16): 44.

[8]李敏. 循证护理对产妇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2): 2791.

[9]杨瑞蓉. 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8): 66.

收稿日期:2015-09-10

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22-188-03

DOI:10.7619/jcmp.201522075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护理满意度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