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师德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2015-02-25张桂华
张桂华
(安图县松江镇三道中心小学校,吉林 安图 133600)
古往今来,教师的道德品质与修养对学生有重要影响,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从教师的榜样作用、暗示作用和感染作用三个方面阐述师德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一、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来说表现为“模仿”。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行为的影响,仿照他人行为并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新生代的重要学习方式。模仿只限于对别人外显行为的学习和重复,不能“照抄”、“搬用”他人的内隐心理。尽管如此,“模仿”现象却是师德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主要表征。教师树立榜样,供学生模仿,是教师完成教育任务,实现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学生以教师为楷模,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达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年龄因素、地位因素是影响人模仿的两个主要方面。儿童的好奇心强,行为模式处于形成过程中,因此他们的模仿性远远超出成年人。另外,年纪小的人愿意模仿年纪大的人,地位低的人愿意模仿地位高的人,这是地位因素的作用。例如,父母往往受子女模仿,教师会受到学生的模仿,领导会受到下属的模仿,诸如此类。因为这些“权威”有较多的知识经验,照他们的模式行动更易成功。此外,在模仿中还会得到权威的认同和好评,收获表扬和鼓励。
儿童学习道德的重要方式是模仿成人的行为方式,并在这种行为的模仿中逐渐认识行为的意义,得到情感体验。有人做过实验:把一些小学生分成三个组,每个组分别和一个教师玩弹子球游戏。游戏的规则规定,谁玩得好,达到了标准,谁就可以得到一些弹子作为奖品。实验开始后,首先由“老师”玩。每个组的“老师”都玩得很棒,得到奖品。按照预先安排,得奖的三个“老师”有不同的表现:第一组的老师把获奖的弹子球的一半分给学生;第二组的“老师”只是口头上说要把弹子球分给大家;第三组的“老师”既未说要分给别人,更没那么做。“老师”们玩完以后学生接着玩,玩得好的也得到弹子球奖品,实验者们要观察他们是否会把自己得到的奖品分给同伴。结果是:第一组学生表现最好,第二组学生表现一般,表现最差的是第三组的学生。
儿童、学生不仅模仿成人或教师的道德行为,而且模仿非道德行为。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两个成人被分配到两组儿童中,一个成人拿起实验用的娃娃玩具扔着玩儿,坐在它上面,用木棍敲打,用脚踢、用拳头打它,而且自言自语“打倒你!”“打你的鼻子”等,然后让儿童玩这样的娃娃。另一个成人则安静地对待娃娃玩具之后,给儿童分发同样的娃娃。结果发现,那些目睹成人野蛮对待玩具娃娃的儿童,在玩的时候明显表现出攻击性和侵略性,也是拳打脚踢,骂骂咧咧。
总之,树立榜样供学生模仿,是师德影响学生的第一种力量,在模仿过程中,模仿者是主动的,而榜样是被动的。例如,学生对教师的模仿并不是受教师的控制,学生也不受其他人的强迫,尽管此时教师是有意识地树立榜样供学生模仿,但不以命令、要求约束。这就是师德对学生的模仿影响的真义,符合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的规定性。和供学生模仿相比,更能体现师德影响学生过程中教师的“主动性”的,是师德的“暗示”作用。
二、教师的暗示作用对学生的影响
一个德高望重的教师,和同事的关系团结、和睦、享有威信,和领导关系亲和、友好,受到器重和尊敬,学校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扬了他,会让学生生发“我也要这样”的上进心。相反,学校批评了一个人格低下、寡廉鲜耻、众人鄙视的教师,会让学生产生“我可别这样”的警惕性。这是师德文化的存在对学生的暗示作用。
老师走进同学们正在复习的教室。为了不打扰学生学习,教师的脚步很轻、很慢。一个同学却在大喊大嚷,旁若无人地说笑,老师心中不满但没有言语,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个同学见状,脸露惭愧,安静下来。这是师德的暗示作用。
师生同看一部电视片。当看到一名青年走向堕落,无恶不作、禽兽不如时,老师似自言自语地说了句:“人啊!还是要活得像个人样。”在侧的学生听后受到警醒,这是师德的暗示作用。
教学楼入口处摆放一屏衣冠镜,衣冠镜侧挂一块“为人师表”的牌匾,进楼的教师在此镜前整理衣冠。这是师德对学生的暗示作用。在心理学中,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符号等,影响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使他人接受某种观点、意见或按一定方式活动。暗示以无批判地接受为基础,不需要讲道理,只靠直接提示,和劝说不同;不要求他人非接受不可,和指示不一样。在多数情况下,暗示采用比较含蓄、间接的方式呈现,让人不知不觉地间接受影响。
但是,暗示者在呈现暗示时是有意识和有目的的,是通过暗示让受暗示者接受自己的意见或想法。
一个学校的师德文化,一个教师的师德素质,每时每刻都会对学生发出丰富多样的信息,这信息中包含对学生的期望、要求。当这些包含期望和要求的信息以含蓄间接的方式,而不是以劝诫、命令、指示的方式提供给学生时,就是师德对学生的暗示。例如,学校表彰先进教师,除了暗示其他教师要向他们学习外,也暗示学生向他们学习。又如学校在大力提倡建设良好的教风时,实际上是暗示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风。
师德或师德文化对学生的暗示作用是非常丰富和强大的。暗示可能像我们上面所说的是有意暗示,也可能是一种弥漫性的、无控制性的无意暗示。一种师德文化的精神会游荡、弥漫在学校的全时空中,暗示学生如何设计自己、如何发展自己;一个教师的好恶爱憎也会暗示学生他希望学生怎样表现。在教育过程中,师德的这种无意暗示影响更值得注意。
心理学研究表明,年龄小、独立性差的少年儿童非常容易接受暗示,有时对教师的暗示还有较强的依赖性。此外,心理学还证明,教师的威望越高,越容易使学生接受暗示。所以,从教师个人素质方面说,教师为了不至于使学生接受自己的错误暗示而偏离预定发展方向,需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并提高暗示的目的性。从学校师德文化角度讲,为了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大环境暗示,学校应该积极加强良好师德文化建设,特别是教风建设。
以德感人一个普遍的认识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1]。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学校德育陷入了“认知主义”的误区,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却遭受忽视。如今,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他的道德的品质的重要构件。一般说来,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具有指向性或方向性,它能推动人们对某一现象或某一种行为表示赞成或反对、追求或舍弃。对善良美好的道德行为产生敬仰和喜爱,对不道德行为产生厌恶和憎恨,是道德情感的主要表现形式。
人的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产生并发展的,但并不是有了某种道德认识便一定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所以,培养学生丰富、高尚的道德情感不能单纯依靠教师对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的讲解诠释。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需要发挥师德的感染作用。魏源说:“耳聒义方之灌,若罔闻知;睹一行之善而中心惕然者,身教亲于言教也。”此话突出了教师道德的感染作用。
三、教师的感染作用对学生的影响
感染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人际影响形式。在心理学中,感染是指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达出来的情绪或情感在他人那里得到回应或反射。感染是人际间情绪或情感的传递和交流,在这种相同或相似的情绪控制下,人们会发生大致相同的行为。
教育过程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师生间不仅发生文化知识的交流和传递,而且保持着不间断的情绪、情感的交流和传递[2]。师德作为一种充溢着道德情感的文化现象,会直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发展。例如,在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崇尚美好、憎恶丑恶之情广泛流布的教师集体面前,学生会自然生发热爱生活、爱好学习的道德情感;在一个人际关系紧张对立、正不压邪、浊浪排空、人情冷漠的师德文化包围中,学生将心灰意冷、精神萎靡,缺乏团结友爱、互尊互敬的道德情怀。
人际间情绪和情感的感染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师生间道德情感的感染也随处可见。感染总是在无外界压力的条件下发生,强制、压迫只会适得其反,谁都不能强迫另一个人愉快起来,谁也不能强迫别人热爱一个事物。受感染是一种不知不觉中的情绪或情感变化,是无意识和不由自主的屈从。正因为如此,情绪或情感的体验生动深刻,在许多场合甚至比思想认识更有力量。师德对学生的感染往往胜过长篇大论和繁琐深奥的说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于其心里种下道德的种子。
如果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引发学生的模仿,给学生以道德行为上的影响;如果教师以表情、言语等暗示学生,给学生以道德认识上的影响,那么,师德的感染力量则是给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发生发展以直接的帮助和支持。
[1]杨玉清.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安图教育.2006(3).
[2]黄超金.小学语文学生情感目标培养浅谈[J].吉林教育.学刊.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