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
2015-02-25耿洪彬
耿洪彬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在江苏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并强调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这一重要论断。“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洞察时代风云、准确把握党的建设新常态的清醒认识,开辟了党的建设的新境界,奏响了当代中国的最强音。前不久,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全省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动员大会上强调,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政治保障,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在新常态下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这对于我们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重要思想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
“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政治决心和实践勇气履行着“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诺言,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在多个场合一再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八项规定以上率下到反对四风、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庄严宣告到“‘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一系列举措一以贯之,彰显了新一届党中央从严治党、正风肃纪的决心和行动。两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我们党作为一个大党老党,从严治党是一贯的要求和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江苏考察时首次把从严治党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这不仅体现在加上“全面”两字上,而是意蕴深邃,内涵丰富。“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从严”,根本在“治党”。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无死角,体现全方位。党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全面从严治党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个领域,每个领域都要从严要求、从严设计、从严推进、从严考核。二是主体全覆盖,体现无遗漏。全面从严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要求,各级党组织都要强化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所有组织没有任何特殊和例外,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三是劲头不松懈,体现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使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各级党组织建设的新常态,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和习惯。四是突出守纪律、讲规矩,体现党纪严于国法。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纪律不严,规矩不彰,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必须树立纪律的绝对权威,真正做到“纪”在“法”前,既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又要用纪律管住大多数,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这些构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特质特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管党治党的规律性认识。
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也是“四个全面”之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今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首次明确肯定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这充分表明“四个全面”具有非同寻常的理论标识的意义。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是一个系统,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改革既是方法路径,又是精神内核,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法治既是框架和轨道,也是理念和方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法治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其他三个“全面”的根本政治保证和领导力量,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四个全面”之魂,不能单纯就全面从严治党谈党的建设,要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党所处的特殊历史地位,使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更加突出。也就是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为协调推进其他三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为协调推进其他三个“全面”凝聚力量。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
二、不断增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中,再次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并结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五个要”的最新要求。这既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部署,又体现了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们要准确把握“五个要”最新精神,在加快推进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自觉。
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首先抓好思想教育这个根本,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为此,要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锤炼坚强党性,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要重视基层风气问题,营造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此,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各项工作。特别要杜绝“假、大、空”和形形色色的浮躁风气,推动服务和管理力量向基层倾斜,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不良行为,对随意插手基层敏感事务、截留克扣基层物资经费、处事不公、吃拿卡要、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必须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迅速掀起真抓实干的热潮,进入工作状态、落实状态、奋进状态,牢牢抓住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真正摒弃官架子,沉到基层、走进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顺民意,不断增进服务群众的感情和本领。
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突出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问题,这对于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自觉,针对性与现实性非常强。目前,我省少数领导干部仍然存在“怕、蔫、懵、躲、靠、拖”等“为官不为”的具体行为。这些思想观念和行为作风,表面上看是头脑不清醒,存在本领恐慌的问题,实质上是内心深处私心杂念起作用,是党性不纯的突出表现。为此,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内不断完善各项制度,遏制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使“潜规则”、“关系网”真正无立足之地,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各级党组织必须始终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和最大政绩,增强履行主体责任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严”字,把从严贯穿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及各环节。必须始终坚持突出问责,对管党治党不严致使问题频发、不正之风蔓延的要追究领导责任,使党建工作责任制成为“硬约束”和“铁纪律”。要在全省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使领导干部带头学党章、守纪律、讲规矩。发挥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教育警示作用,让领导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
要加强对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彻底改变对干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正风反腐、严明党纪。为此,要推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常态化,要抓苗头抓预防,动真格敢碰硬,强化正风肃纪,真正使督查形成压力,同时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让群众参与,由群众评判,让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切实改变重使用轻管理现象,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肃纠正和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问题,特别是对那些不作为、不落实导致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的领导干部,应公开曝光,严肃处理,让干部不敢懈怠、不敢失责、不敢渎职,努力在新常态下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