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兽用疫苗的合理应用要点
2015-02-25张玉发
张玉发
(辽宁省建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建昌 125300)
浅谈兽用疫苗的合理应用要点
张玉发
(辽宁省建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建昌 125300)
我县属于辽西半农半牧大县,近些年在上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广大农民和一些民营企业家对畜禽养殖积极性特别高,从而我县畜牧业得以迅速发展,但搞好兽用疫苗免疫工作是确保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现如今为畜禽进行疫苗免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虽然已受到养殖户的重视和认可,但在实际应用兽用疫苗时,时常发生操作不当等人为因素,致使畜禽免疫失败,导致畜禽疫情发生甚至疫情蔓延,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重大危害。本人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卫生工作多年,常常与村防疫员、养殖户等群体互相探讨与交流,总结出以下几条兽用疫苗的合理应用要点,仅供同行和养殖户相互学习与参考。
1 认真做好兽用疫苗免疫前的准备工作
1.1 认真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掌握疫苗接种对象、贮存方式、有效期、批号、装量、稀释方法、每头(只)剂量及注意事项等。如牛、羊弱毒口蹄疫疫苗严禁给猪使用,否则将引起猪只死亡造成损失;疫苗严防日晒及高温,特别是冻干苗,必须按要求-15℃以下低温保存;要检查疫苗是否真空、是否有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
1.2 做好免疫用具的准备与消毒免疫工作人员要身着防护服,佩戴口罩、手套;免疫注射器及针头应洗净、煮沸消毒,并且一头(只)畜禽准备一个针头。
1.3 做好畜禽健康检查免疫时要排除发烧、减食、呼吸困难、拉稀和刚引进的猪,待完全达到接种标准后再行接种;对仔、孕家畜按免疫时限要求进行接种。
2 严格做好兽用疫苗现场免疫工作
2.1 正确稀释疫苗疫苗应随用随稀释,稀释好的疫苗要立即使用,尽快用完;一定要选择专用稀释液,同时稀释液也应在2~8℃保存;不要冷热相激,夏季温度高达30℃时,可将疫苗取出在室温下放置3~5min再稀释,严寒季节,为防止过冷的疫苗注射的冷反激,肌肉的强烈收缩易造成疫苗外溢,可将生理盐水用25~30℃的温水预温一下,再去稀释已在室温下预温的疫苗。
2.2 正确吸取疫苗吸取疫苗时绝不能用已给动物注射过的针头吸取,操作中最好用一个灭菌针头,插在瓶塞上不拔出,裹以挤干的酒精棉球专供吸取疫苗用,吸出的疫苗不应再回注瓶内。
2.3 免疫接种安全试验弱毒活疫苗,一般都有残余毒力,有时能引起一定的免疫反应,尤以敏感动物为甚,在首次使用地区或对良种动物可能引起严重反应,正在潜伏期的动物使用后,可能激发病情甚至引起死亡,为此,在全面开展防疫之前应对每批苗进行约20头(只)畜禽的安全试验,适当观察一段时间,确认安全后,方可全面展开防疫。
2.4 掌握好免疫部位和剂量猪、牛、羊、马属动物一般肌内、皮下颈部接种,多数在颈中部1/3处,禽类一般在颈部、胸部或翼下。注射部位要选准,不要注射到脂肪层内,影响疫苗吸收,注射部位及周围要严格剪毛、消毒,消毒药可选5%碘酊或75%酒精。免疫人员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少疫苗剂量,因为免疫剂量不足是造成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剂量太多会造成免疫麻痹,注射完毕要压一下针孔,防止疫苗外溢。
2.5 坚持“一畜禽一针头”原则畜禽免疫操作中必须“一畜禽一针头”,严防潜伏期疾病的相互传播,即使感官检查健康的同一圈舍畜禽用一个针头也是不可取的。
2.6 各种疫苗接种间隔期要充足一般疫苗的接种间隔期为7d,特殊有要求的,一定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留有充足的间隔期,保障各种疫苗免疫效果。
3 兽用疫苗免疫后观察处理工作
3.1 及时抢救过敏反应畜禽饲养员对刚免疫的畜禽必须细心观察一段时间,如有的畜禽免疫后表现轻微的发热、少食症状,这属于正常疫苗反应;若出现肌肉震颤、口吐白沫、抽搐、运动障碍等过敏反应时,一定要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进行抢救,同时应对症治疗。
3.2 做好免疫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免疫使用后的空苗瓶、脱脂棉、针头等严禁随意丢弃,应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10.3969/J.ISSN.1671-6027.2015.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