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意识形态批判到共产主义预设

2015-02-25徐雪野

学术交流 2015年7期
关键词:齐泽克日常化阿尔都塞

从意识形态批判到共产主义预设

何李新在《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撰文指出,将齐泽克归于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他在一个后意识形态的时代重提意识形态的话题。当代各种呼吁大众参与的激进社会运动,并未对资本主义秩序本身有所撼动,齐泽克则质询隐藏在这些运动背后的意识形态前提。他为当代意识形态批判增加了两个维度:无意识和快感。就无意识而言,是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质询理论的延伸。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日常化,定位于实践领域而不仅是认知,齐泽克则提出了意识形态幻想的说法,认为人们即使知道其行为追随的是一种错觉,仍然执意为之。齐泽克提到的穿越意识形态幻想类似于精神分析过程的结尾,最终要做的是认识到象征秩序的“大他者”是不存在的,并坦然认同主体的征兆。这涉及他对快感的解读:快感指的是一种混合着痛苦的享受。意识形态之所以无法摆脱,是因为意识形态幻想解构了人“快感”的方式。齐泽克把冲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希望寄托在快感上。问题是对意识形态中无意识和快感的发掘,是否真能导向一种改变社会的集体政治?实际上,无论多么深刻的意识形态批判都是不够的。齐泽克的理论并没有一味驻足于否定的基调,作为最近回归共产主义的一份子,他已经参与到一种共产主义预设中,以此为超越资本主义提供一种新的希望。他拒绝自由主义将20世纪共产主义实践的失败解释为太过激进、空想,反而认为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还不够激进。需要强调的是,齐泽克的“共产主义”实是一种批判性的姿态,而非某种内在包含有实质内容的政治方案——其实质内容必须在每一个新的历史情境下被重新创造。换言之,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颠覆乃至对共产主义预设的坚持,都离不开主体的介入。

(徐雪野 摘)

猜你喜欢

齐泽克日常化阿尔都塞
论阿尔都塞“症候阅读法”的来源
“走出阿尔都塞”还是“回到阿尔都塞”:学术史效应和思想史研究的辩证
论阿尔都塞对权力问题的反思——从生命政治学的视角考察
儿童绘画之父——齐泽克
浅析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阅读
基于齐泽克后拉康思想的希区柯克电影解读
论齐泽克的“死亡驱力”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诵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有人说过“大他者”吗?
文化转向与大学文化的价值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