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元度《赋学正鹄》的编选评点与清代骈散之争

2015-02-25禹明莲

学术交流 2015年4期
关键词:时文骈文古文

禹明莲

(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 210023)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李元度《赋学正鹄》的编选评点与清代骈散之争

禹明莲

(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 210023)

李元度身历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以史著擅名学林。其诗文领域亦成就卓荦,发人所未发。其《赋学正鹄》的编选评点,寓骈文、赋体、古文、时文等理论四位一体,不仅精辟地点出科举赋作的典范要领,亦是李元度在清代绵延二百多年骈、散论争的时风下实现以赋寓骈、调和骈散、力树文坛骈文正宗目标之努力。此与他身为骈文名家和桐城后学的双重身份有关,又对此后兴起的骈文编选热潮及批评导夫先路。

李元度;《赋学正鹄》;编选评点;骈散之争

有清一代出现的大量赋学选集、总集的编选评点与科场律赋创作相侔,以尊唐居多,如鲍桂星《赋则序》云“为律赋,舍唐人无可师承矣”①鲍桂星《赋则》,清道光二年刻本。,赵光《竹笑轩赋钞序》曰:“唐宋以赋取士,讲求格调,研究章句,后世言律赋者,靡不以唐宋为宗。”②《竹笑轩赋钞》,清咸丰三年聚盛唐刊本。将唐代律赋视为效仿的不二法门。亦有与此论相逆而尊古者,如张惠言《七十家赋钞》、佚名《两汉赋钞》、梁夔谱《古赋首选》等均以古赋为主,则是延承元代以来赋坛“祖骚宗汉”的复古理论思潮。李元度《赋学正鹄》的编选评点,是出现在晚清文坛论赋而会通古律又不废骈、散、时文等理论的赋学选集,有着以赋寓骈、以文为赋、调和骈散论争等多重涵义。在赋学和骈文批评史上独树一帜,较为值得关注。故本文对李氏之选编评点作一论述。

一、选评:以赋寓骈与以骈评赋

李元度,字次靑,一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晩年更号超园老人,湖南平江人。身历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道光二十三年以举人官黔阳教谕,咸丰二年上书数千言论兵事,为曾国藩大为称赏。咸丰四年入曾氏幕府,成为“以文学士预戡乱之功,而不废铅椠之业”最著者[1]384。然学界多注意到因咸丰十年徽州的失陷,作为李元度恩师的曾国藩两度严词弹劾,褫职逮治③此方面于李、曾二人关系考论甚多,如王尔敏《曾国藩与李元度》、梁从国《曾国藩与李元度关系的再辨析》等,又有关注其诗与为人的如孙海洋《试论李元度的人品与诗品》等。。而李元度除有六十卷《国朝先正事略》、十卷《国朝彤史略》、五十八卷《平江县志》、二十六卷《重修南岳志》等史学巨著擅名学林外,其在诗、赋、骈文、古文、时文创作等方面均著述宏富,著有《天岳山馆诗集》十二卷、《天岳山馆文钞》四十卷、《天岳山馆四六文》二卷、《四书广义》六十四卷、《古文话》六十四卷、《小学弦歌》八卷、《安贫录》四卷、《六经诸史因果录》、《求实用斋丛书》等著作,可谓“天厄老人于功名际遇,而不知正天成老人于著作之林”[1]874。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称李元度“与曾国藩、刘蓉等以文字相切劘。其为文才识宏裕,语皆心得,多发前人所未发”[2]366。李元度尝自谓“文家之机杼,尤贵自出”[1]8,不仅为文,文学批评亦是如此。

《赋学正鹄》的编纂,是李元度同治十年三月在爽谿家塾桃川书院授课所编,自述是授业生徒所用范本。其序云“仆寲启寡闻,于此道向无所得,迩固告养山居,闲与生徒子侄言赋,辄就素所诵习者,编成《赋学正鹄》,为家塾课本”①李元度《赋学正鹄》,清光绪七年长沙奎光楼刻本。。然其内蕴和影响却不止此。共选汉魏六朝、唐、清75人赋作147篇,其中以清赋129篇居首,六朝14篇,唐代和汉代各2篇,体现其由流溯源、会通古律之赋学观。而唐代和清代科举均考律赋,李元度除宋璟《梅花赋》和李白《拟恨赋》两篇古赋外,于唐律赋无一采择。“特唐律巧法未备,往往瑕瑜互见,宋元亦然”②李元度《赋学正鹄》,清光绪七年长沙奎光楼刻本。。在李元度看来,唐赋为大辂椎轮,清赋则渐臻完善,去取眼光出于清代赋坛宗唐主流之外,而汉赋中独选班固《两都赋》并分而为之两篇,可见均别有深意。

李元度所选以桃川书院山长李隆萼18篇居首。李隆萼,字棣春,号邵青,是道光五年拔贡生,廷试授州判,改教谕。道光十五年中顺天乡试举人。后历任清镇、南安、印江等知县,多惠政。升同知,署兴义府事,后以疾告归。著有《学愈愚斋诗赋钞》、《文钞》、《琴言》等,今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藏其所著《哀感录》,内容多为唁电、墓志铭等。李元度少时即受知于李隆萼,并从其学习经史。可以说,李隆萼对李元度影响颇深,这可以从二人的名号中窥见一般。二人又都是道咸以降曾国藩所谓“将帅之乘时会、立勋名者,多出一时章句之儒”[3]394者,道光五年,李隆萼任宁远教谕,时“逆猺赵金龙逼宁远,城中兵不满百,隆蕚命堞各设燎析声交击,贼莫测虚實,遂遁”③曾国荃《湖南通志》,光绪十一年刻本。。而李元度一生宦海沉浮,多临敌众我寡之战,如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五日徽州之役,据曾国藩九月初六日《徽州被陷现筹堵剿折》,李元度“兵勇仅二千有奇,不敷分布”,而太平军四万余人“直扑徽城”[4]745,李元度苦撑不住,“堕马晕绝,为亲卒负出,城陷”④王先谦《诰授光禄大夫贵州布政使李公神道碑》,见《虚受堂文集》,清光绪二十六年刻本。。其自言“所在军中久,见巨公、名将、烈士死职死绥者,多平生雅故”[1]6,故就所闻见各为别传,以存其真。杨彝珍《天岳山馆文钞序》曰:“每治军书少暇,辄手一编,矻矻不之休。”[1]3从为文和行迹看,二者多相合。

而李元度尤私淑李隆萼所作律赋的深层原因乃“其赋神韵似榖人,洗练似耕石,遒逸似觉生”[1]526。即李隆萼辞赋有吴锡麟、顾元熙等骈文名家赋风。查检文献,李元度本人并无作赋的记载,其《学愈愚斋赋草序》曰:“近百年来,律赋中巨手,推吴榖人、顾耕石、鲍觉生,三君皆曾与馆选,而所为律赋,独能探源于汉魏六朝以自成其体格,匪第宾宾焉以馆阁重也。”[1]526认为律赋以汉魏六朝为源,以清为流,而骈文名家如吴锡麟、顾元熙等的赋作均能探源汉魏,古律调和。此亦即李元度所主张的以六朝为宗而兼及两汉骈文创作观,其《金粟山房骈体文序》曰:“国朝骈体,旧推迦陵,厥后吴山尊论次八家,榖人、稚存、渊如、巽轩诸君,各辟生面,其于东京、六朝,皆寝馈而渔猎焉者也。”[1]533可以说,李元度以骈文作法规范审视赋体,提出“骈盛于六朝,赋亦盛于六朝”的论断,虽欠妥当,目的却在于使士子多吸收六朝骈文的神韵、气度。而李隆萼律赋所含骈文之神韵风格,在李元度对其赋作的评论中亦有表现,如评《奉扬仁风赋》“于题之来历,叙述分明,无一闲字,无一支词,寓单行于排偶之中,一气流走,转折浏亮,唐赋正宗”。评《夏扈趣耘赋》“谋篇则修短合度,运典则浓纤得衷。尤妙在处处映合鳸字,不空衍,又不堆砌,应有尽有,应无尽无,但肯细寻针线所在,固不难自绣鸳熓”。单行、俳偶乃相对古文、骈文言,运典浓纤、自绣鸳鸯亦是骈文常用手法,由此可观李元度实乃有以骈规赋的一个方面。故《赋学正鹄》以吴锡麟、何栻、顾元熙等骈文名家之赋居多,有以赋选寓骈论的意味。

在体例上,《赋学正鹄》赋文后有解题、评论及注释,解题多是对赋家生平的简短介绍,称引史书为多。只是随着后来书商翻刻,有的前置,有的后置,内容并无变化。文后注释为语词名物出处的解释,文中评点则包括眉批、夹批、尾评等形式,并用圈、点、三角等符号点明赋作筋骨或赋家用心之处,均是中国批评理论的一种方式。李隆萼之外,李元度亦多处运用骈文观来评论,如:

引用成语,如自己出,既不陈腐,又不浮泛,是能以宋四六之风神,运唐律赋之机杼者,理境题以此为宗,作者之长技亦在乎此。(评《圣敬日跻赋》)

切定古字生议,抚今追昔,由盛而衰,不尽兴亡之感。眉目既极清醒,而其句调之琢炼,纯从开府集中融会得来。(评《古镜赋》)

赋忌庸俗,似此秀骨天成,语经百炼,非寝馈六朝,不能有此风韵,视时下曼声弱调,有雅郑之别矣。(评《竹露赋》)

此为词人之赋,纯以六朝为宗,实赋家之正则也。(评《秋声赋》)

其评述律赋,“四六之风神”“寝馈六朝”“以六朝为宗”等语,明确将六朝赋置于比勘模则的地位,凡作赋,“必胎息于汉魏六朝方有根抵。然汉赋奥衍板重,未易问津,且非场屋所宜;惟六朝鲍、谢、徐、庾诸家,炼格炼句,秀韵天成,已开唐律门径。学者饮液嗽芳,但得古人一二分,即已拔俗寻丈”①李元度《赋学正鹄》,清光绪七年长沙奎光楼刻本。,可见,李元度从选到评至作,无一不与骈文及骈赋相关。这又与他身为桐城后学而以四六名家及乾嘉、道咸间桐城派与骈文势力相互对立、争夺文坛正宗地位的文学背景相关。

二、体例:循流溯源的继承与拓新

与李元度的骈文主张相一致,《赋学正鹄》无一不体现其对汉魏六朝骈赋的推崇。在结构安排上,《赋学正鹄》由两大循流溯源的系统构成,在赋选编纂体例上独树一帜。

首先,李元度将全编分为层次、气机、风景、细切等十类,由入门、应区而渐进韵味、风格为登古人之堂,最后择古赋最精者可达至极则,与古为徒,是从创作理论方面的一个大的层次系统,其序曰:

其类有十,曰层次,曰气机,入门第一义也。曰风景,曰细切,曰庄雅,曰沉雄,曰博大,皆应区之品目也。曰遒炼,曰神韵,则骎骎乎进于古矣。曰高古,则精择古赋以为极则。由六朝以上希两汉,其道一以贯之。此循流溯源之术也。[5]1

李元度论赋学有源有流,以汉魏六朝之古体为源,唐宋及清律体为流。若握源而治,乃先学汉魏六朝赋,然后律体,而循流溯源,当先学清而渐跻六朝、两汉,由源到流和由流到源的治学之路相同。然入门之径不同,所得则大异。若不究渊源,则根底不厚,非循序渐进,无以骤追古人,故李元度认为自下而上可得“陟遐自迩”的快感,故在入门第一义处,李元度所选乃清人顾元熙、夏思沺、伍钦、蔡殿齐、何栻、何寄生、顾起鹓、王赠芳、张其维、李隆萼等人赋作,而于层次类中,李元度类分为叙事题、咏物题、言情题、理境题四层以示门径,表明其对流的重视。

其次,在每一类目下的赋篇选择时,又是一个小的循流溯源的系统,以高古类为例,自唐宋璟、李白至庾信、梁元帝、梁简文帝、江淹至祢衡、王粲、班固溯流而上,由宋璟的《梅花赋》、庾信《枯树赋》至祢衡《鹦鹉赋》可明赋体“体物写志”的传统,如评《梅花赋》云“文贞微时,战艺再北,授馆东川,大有美人迟暮之感。故借梅之记,非其所以自写其牢愁,然曰贞心不改,本性不移,此所以卒为名宰相也。言为心声,作者身份自在流出”。评《枯树赋》曰:“作者处乐魏播迁之世,代异时移,先有牢骚摇落之感于胸中,故借题发挥,引古人以自况,说枯树处即其自为写照处,是极用意之作。”又如唐李白《拟恨赋》和江淹《恨赋》并观可得赋体拟作并非无可取之处,李元度评《拟恨赋》曰:“足补文通所未备,太白旷代仙才,不耐束缚,而此赋乃矩步绳趋若此,足见古人虚心,不以摹拟为病,今之自负过高者,其才果优于太白耶。”评江淹《恨赋》则曰:“前提、后束、中分,篇法与别赋同,分叙大事,两两相比,却无一字犯复,尤见作法不止以铺叙见长也。起调奇创,戛戛生新,结尤飞舞,以回应为章法,通篇洗炼峻洁,无一支词剩语,宜其独步江东。”

当然,循流溯源并不是李元度的首创,最早可上溯至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的目录编排方式,此后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挚虞《文章流别论》、李充《翰林论》和《颜氏家训·文章篇》、任昉《文章缘起》等运用和发扬并延续至清,如姚鼐《古文辞类纂》序:

诏令类者,原于《尚书》之誓、诰。周之衰也,文诰犹存。诏王制,肃强候,所以悦人心而胜于三军之众,犹有赖焉。秦最无道,而辞则伟。汉至文景,意与辞俱美矣,后世无以逮之。光武以降,人主虽有善意,而辞气何其衰薄也!檄令皆谕下之辞,韩退之《鳄鱼文》,檄令类也,故悉附之。

李元度笃好方苞、姚鼐文。自谓“古文一道,其法至严,其途至狭,非若诗之犹可以伪为者。自望溪齗齗于义法,而后文章之体尊,刘、姚继之,世遂有桐城派之目,于文家为正宗。姚姬传《古文辞类纂》为古今第一善本,拟屏人事、忘寝食以求之云云”[2]366。李元度当然不是照搬沿用姚氏“从源至流”的分类法,在其文集中已使用此法,其“不用汉唐写书首尾相衔法,冀续有所作,可依类而登也,而各类中仍略述源流派别及所以云之意,而自发其例云”[1]6,《赋学正鹄》的编纂,唐文治《浣花庐赋钞》跋云李元度赋分十类的作法“盖隐师曾文正《古文四象》遗法,虽小道必有可观”①唐文治《浣花庐赋钞·跋》,1928年俞世德堂本。,而曾国藩将古文分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并将古文之气势、趣味、识度、情韵与之分别相对应,乃与姚鼐论文创为阴阳之说相关,故李元度或许受姚鼐的启发,但已尽变其面目。

再从赋集的编选来看,清初陆葇《历朝赋格》以“三格为纲、每格分五类为目”,以示循流溯源。此后路德《诗赋准绳》亦沿用,其云“于公事暇,捡近今之诗赋,得若干首,汰其疵累,补其空疏,汇为一编,题之曰《诗赋准绳》,各系以评论,量加注释,词取典雅……但欲使学者披览是编,识其门径,由试律而溯唐诗,由唐诗而溯曹刘鲍谢;由律赋而溯徐庾,由徐庾而溯扬马班张;又上而溯屈宋,又上而溯《三百》”②路德《诗赋准绳序》,《柽桦馆文集》(卷二),光緒七年(1881)解梁刻本。,路德以诗、赋共源,虽不避马扬班张诸赋,对唐赋也有所批评,“赋之有律赋,规式粗备,而声貌未广,瑕类亦多,狭辞短韵,读者病之”③路德《诗赋准绳序》,《柽桦馆文集》(卷二),光緒七年(1881)解梁刻本。,然路德批判唐赋的同时,仍旧一如陆葇等清代诸赋家,以尊唐为主,其《重刊赋则序》曰:“有唐取士,拈题命赋,巧心妍手,各殚精于律。唐虽变古为律,源皆出于《骚》、《选》,故可者多。宋元以后之文人……凡以古赋鸣者,皆深于汉魏六朝者也。律赋擅场者,大约不离唐法而炉鞲之精织组之巧,往往过之。”④路德《诗赋准绳序》,《柽桦馆文集》(卷二),光緒七年(1881)解梁刻本。《赋则》为姚鼐弟子鲍桂星所编,同样力主“律(赋)则以唐为准绳”“求为律赋,舍唐人无可师承”,然鲍桂星仅共选57篇赋,唐赋就有14篇之多,甚至于明朝,鲍氏也入选4篇。一方面,李元度对《历朝赋格》《诗赋准绳》《赋则》等有所继承,如谷逢均《焦尾琴赋》尾评:

题是焦尾琴……作赋须绾定焦桐,紧切入听。不得抛却入听,不得专赋焦桐。焦尾琴是琴之名目,既为琴后,方有此名。入听是前一层,焦尾乃是正面。作赋须紧切“焦”字,绾合“尾”字,不得抛却焦、尾,泛赋入听……今学者作文、作诗、作赋,多喜走宽路,如此居心,安得有进境也。(路闰生先生)

此咏物题之有层次者,须看其气机一月,节奏天然处,闰生先生之评,切中时弊,愿学者奉为座右箴。(次青)

他甚至将路德的评论奉为座右铭,可见推崇之意。此例尚多,从略。然编选宗旨的差异,使得李元度在分类和体例上均另辟新意。比如《历朝赋楷》仅从文体上分为“骈赋格、骚赋格、文赋格”,李元度则以创作为法,立为十二门。另一方面,李元度对赋家的定位及去取,可谓略过唐代,上溯汉魏,与陆葇、路德等截然相反。此外,与同样是姚门弟子的鲍桂星相比,鲍氏笃守师说,遵从桐城前贤“论为赋之法,与古文不异”的法则⑤鲍桂星《赋则》,清道光二年刻本。,李元度在以骈论选赋论赋的同时,缘于考场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则是师门以时文为赋的传统。

三、正鹄:赋作轨范与时文章法

戴纶喆《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曰:“近时选本以程祥栋《东湖赋钞》、李元度《赋学正鹄》为正宗,程选固更为宏博,而初学津梁又当以李选之批点为足以引人入胜。”⑥戴纶喆《汉魏六朝赋摘艳谱说》,光绪九年刻本。《赋学正鹄》之选乃士子科场津筏,前人赵维烈《历朝赋钞》、王修玉《历朝赋楷》、陆葇《历朝赋格》等亦有科场范文之意,然又是出于康雍时期“风云月露遍满天下,有识忧其空疏无用”而以赋救之⑦曹三才《历朝赋格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第399冊。,咸同之际,已大不相同,李元度又进行反纠,故称“正鹄”,隐有为科场重树典范之意。体现为其以时文章法评点科场赋作之要。

清沿明制,即“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谓之制义,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6]3099。至同、光间,“国学及官学造就科举之才,亦颇称盛。然囿于帖括,旧制鲜变通”[6]3111。八股文外,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考一诗一赋,乾隆元年再行,“翰林院”馆试(包括庶吉士“朝考”、肄业三年期满的“散馆试”和翰詹“大考”),地方“童生”“生员”试以及学政视学地方考文、书院课生等,则多用律赋。故汤稼堂《律赋衡裁》曰:“国朝昌明古学,作者嗣兴,钜制鸿篇,包唐轹宋,律赋于是乎称绝盛矣。”⑧汤稼堂《律赋衡裁》,清乾隆二十五年瀛经堂藏版。可见清代八股文和律赋之盛。从源头上,八股文实可溯至唐人赋格或律诗,顾炎武“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发端二句或三四句,谓之破题。大抵对句为多,此宋人相传之格(原注:本之唐人赋格)。”[7]94毛奇龄曰:“唐制取士,改汉魏散诗而限以比语,有破题,有承题,有领比,有颈比,有腹比,有后比,而后结以收之。六韵之首位、即起、结也,其中四韵即八比也。然则试文之八比视此矣。”①毛奇龄《西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在创作上,清人认为律赋与八股无异,如梁章钜《试律丛话》谓:“律诗面貌与律赋为近,律赋即与八股文为近。”[8]朱一飞《律赋拣金录》卷首《赋谱》曰:“唐始以骈赋取士,俪以四六,限以声律,其法与今之八股文同。”②朱一飞《律赋拣金录》,清乾隆当湖刘氏刻本。故今人铃木虎雄、李曰刚等将清赋视为“八股赋”,马积高、叶幼明等学者持疑,詹杭伦提出:“一方面清人明白八股文破题、股对等格式来源于律赋和排律诗,另一方面,清人又大量地用八股文章法来讲解律赋的层次结构。这是因为清人对八股的熟悉程度远胜于律赋。”[9]179

然各体文的相互融通亦不可避免。如黄宗羲《明文案序》称归有光文章“除去其叙事之作,时文境界,间或阑入”[10]。包世臣曰:“唯其始也,以八比入,其终也,欲摆脱八比气息,卒不易得耳。”[11]施补华《与吴挚甫书》云:“少时习文,操之太熟,声律、对偶,把笔即来,如油渍衣。湔除不去。”③施补华《泽雅堂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560册。桐城派始祖方苞、姚鼐等均为时文名家,方苞评点《钦定四书文》、姚鼐圈点《古文辞类纂》至晚年而悉抹去,与桐城派被批“以时文为古文”不无关联④钱大昕《跋方望溪文》引金坛王若霖言:“灵皋以古文为时文,以时文为古文。”。戏曲和诗文评点亦是如此,如李卓吾不仅批点《水浒传》,还批点过《西厢记》《幽闺记》等多种剧作,拿二者相较,就可以发现一些术语如“针线”“跌宕”“虚实”等术语相合,李元度在咸丰十年黜落官场后任书院教谕,并编有《熟课小题正鹄》《训蒙草》《小学弦歌》等科考读本,于时文精悉,并明确指出律赋即八股文,“今赋则斟酌亦臻完善耳,譬诸八韵诗,唐赋则唐人试律也。今馆阁诸赋,则国朝试帖也”⑤李元度《赋学正鹄》,清光绪七年长沙奎光楼刻本。。故其对律赋的解读,受时文影响甚深。

章学诚曰:“时文体卑而法密。”[12]八股文义取四书五经代圣人立言,在字、句、声调、结构等都有严格限制,从破题到收煞,虚、实、粘、犯、起、承、转、合等环环相扣,严密繁缛,李元度赋作评析与时文术语如出一辙。如评《焦尾琴赋》:“此咏物题兼用双关法者,巧思运以妙笔,方能不脱不粘,此非可以貌袭也,熟读沉思久之,自能生巧耳。”评《细麦落轻花赋》:“其松一步处正是紧处,其不粘题处正是切处,能从此处参透,下笔时自有把握。”评《流云吐华月赋》:“格局句法俱从古赋脱胎,而其眉目之醒朗,节次之分明,刻画之虚实兼到,又能恰合时宜。”评《南霁云拔刀断指赋》:“一气相衔,清白如话。妙在眉目分明,转折如意,又能处处关合‘指’字,舒畅中仍自细密,序事题之金科也。”上述评语中所用“不脱不粘”“松”“紧”“粘题”“切处”“虚实”“转折”等本时文术语,李元度将之引入赋体,而自宋以来诗赋与经义之争,经义赋由此而兴,律赋中引用经语亦不足为奇了,又如其评《业广维勤赋》曰:“其制局也紧,其行气也清,其运笔也醒,至其引用经语,如珠在贯,如金在镕,始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者。”不能说与时文毫无关联。

李元度还在结构作法上将时文与律赋一一对应。“作赋如作文,有前路,有中路,有后路,有翻面,有反面,有正面,有衬面,而皆可以层次括之”⑥李元度《赋学正鹄》,清光绪七年长沙奎光楼刻本。。此处“文”即指时文。其评《恨赋》:“前提、后束、中分,篇法与《别赋》同,分叙大事,两两相比,却无一字犯复,尤见作法不止以铺叙见长也。”“前提”“后束”“中分”“犯复”乃作时文的具体步骤,律赋一般四段则称“头”“项”“腹”“尾”,腹又可更分为“上腹”“中腹”“下腹”“腰”,各个部位均有一定的字数限制⑦详见唐佚名《赋谱》,收入詹杭伦《唐宋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又李元度评《铸剑戟为农器赋》曰:“题本两截,融合甚难。作者偏从难处想入,联以思路,达以笔力,说剑戟处紧对农器,说农器处紧抱剑戟,总不肯孤负‘铸为’二字,实时文滚作法也。”明确将律赋、时文作法相对比。时文与律赋的结构对应关系,清王艺斋《论律赋》论之甚详:“律赋第一段之第一联犹制义之破题也,第二联犹制义之承题也。或两联破题,而以第三联承题者,题有详略,词有繁简也。第一段笼起全题,尚留虚步,犹制义之起讲也。第二段必叙明题之来历,犹制义之下必承明上文也。第三段渐逼本位……第四段,第五段,第六、七段,第八段或咏叹,或颂扬,或从题中翻进一层,犹制义之结穴也。”⑧潘遵祁《唐律赋钞》,清道光二十八年刻本。而李元度将其具体到赋篇创作中,显是精心体悟而发。由赋题而赋句、赋段,李元度处处以时文为赋作轨范准绳,可见其将二者会通为一之意。

作为桐城后学,古文与其律赋创作不能说毫无关系。然李元度主要从赏析而非创作的角度来看待古文与律赋的关系,如其评《先雨耘耨赋》:“作赋与作文同。文似看山不喜平,赋虽主敷陈,然使混沌而无凹凸,是平铺直叙而已。”评《菖蒲拜竹赋》:“章法奇肆,一气卷舒,用笔顿挫淋漓,纵横跌宕,寓单行于排偶中,直得古文神境。”章法曲直、神气舒卷乃品味文风之感,并无固定模式可循。与《赋学正鹄》中大量而又细致的时文、律赋融合相比,可知李元度大致持以时文为赋的路径。

当然,李元度以时文评点律赋,还注意到时文与赋体之别。如评《浮瓜沈李赋》:“两扇题固宜分切明确,且律赋与时文不同,时文遇两扇题,不妨分比到底,作赋则瓜李既分两段,下段浮沈字便须合发。”评《有治人无治法赋》:“此理致题之有层次者……凡理题所以难赋者,用白描则似时文,贪丽藻则嫌浮泛。”此又与方苞编选《钦定四书文》以“古文为时文”且注意时文、古文之别异曲同工。

四、回应:调和骈散与文坛正宗

在明代复古浪潮的推动下,骈文自明末已走向复兴。清初陈子龙、陈维崧、毛先舒等均倡导骈文,毛先舒《湖海楼文集序》论骈体之产生曰:“原夫太极,是生两仪,由兹而来,物非无偶。日星则联珠而璧合,华木亦并茂而同枝……物类且尔,况人文哉。”比嘉道间阮元的《文言说》为骈体正名早一百多年。而“康熙间鸿博考试和乾隆以后翰林庶吉士的考试则进一步促使骈文走向兴盛”[13]。此因八股、律赋创作均要作对、有文采,与骈文的生存发展相一致。

咸、同之时,骈文已由乾嘉的全盛走向衰变。作为四六名家,李元度的骈文观实承乾嘉余风。表现在古文领域,是“俯仰古今,吊国殇而悲往哲”[1]874,以考据保存了大量湘军将士史料。而李元度又认为“骈体文造端于六经,引申于百氏,秦汉六朝暨唐初四杰,类皆理大物博,文质相宣。至用之庙堂,勒诸金石,尤于此体为宜”[1]532,将骈体文提到经的地位,并以其文体之雅赡、用途之重要为其正名,其曰“李申耆先生《骈体文钞》,则自秦汉及隋,贾、董、马、班、匡、刘之文具在,与姚氏《古文辞类纂》,盖相辅而行焉”[1]533。实质上,李兆洛选《骈体文钞》,其中三十八篇与《古文辞类纂》所选相同,若不计辞赋类七篇,所余几乎都是秦汉之文。薛子衡云:“当世皆知是编可以正骈体之轨辙,而先生实欲以是溯古文之原始也。”[14]蒋彤亦云:“先生以为唐以下始有古文之称,而别对偶之文曰骈体,乃更选先秦两汉以及于隋为《骈体文钞》,欲使学者沿流而溯,知其一源”[15]。所以对于桐城派以八家为轨辙是不小之打击。今人钱仲联、曹虹等即认为李兆洛编选《骈体文钞》的用意在于取代《古文辞类纂》[16-17],可见,李元度强调古、骈同出六经,极力调和桐城派与骈文派的对立局面。而李元度《赋学正鹄》和姚鼐《古文辞类纂》均选入有汉赋,曾国藩亦推崇扬马赋甚多,如吴汝纶在《与姚仲实》中评价其文章“以汉赋之气运之,而文体一变,故卓然为一大家”[18]。曾氏自己亦谓:“行气为文章第一义,卿、云之跌宕,昌黎之倔强,尤为行气不易之法。”[4]5547弟子李元度却独入选班固《两都赋》为模范,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李元度云:“班文整雅,而转折提顿,尤极明醒,为便于学者也。不及荀卿、宋玉、长卿、子云诸作者,以彼皆古文之一体,学者当知其意境,而不必效其体格也。”①李元度《赋学正鹄》,清光绪七年长沙奎光楼刻本。班固与扬马之作均为古赋,独班赋有益于律赋创作,原因何在?钱钟书曰:“八股文实骈俪之支流,对仗之引申。阮元《挈经室三集》卷二《书文选序》后曰:‘《两都赋》序白麟、神雀二比,言语公卿二比,即开明人八比之先路。洪武永乐四书文甚短,两比四句,即宋四六之流派。’”[19]马扬赋作尚奇,班赋尚偶。开四六、骈赋之先声。班固《两都赋》文体上乃扬马赋之继承与发展,赋体板重,文章对句、对应处较多,如张表臣谓:“班孟坚作《两都赋》拟《上林》《子虚》。”孙月峰亦曰:“赋祖《子虚》《上林》稍加充拓。”李元度弃马取班,对班固赋中对应处多处眉批点评,如于“愿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句眉批“总提四句妙,有含蓄有顿挫有照应,必不可少”。于“览山川之体势,观三军之杀获”处眉批“两句收煞,节奏天然”,又于“诵虞、夏之《书》,咏殷、周之《诗》”一段,批曰:“两两比勘,总论优劣”。可见,李元度对赋篇赋句之对应、照应尤为注意。而班固赋“雍容揄扬,雅颂之亚”之风格,又与道咸骈体风尚相类,如吴育论骈体曰:“大凡庙庭之上,敷陈圣德,典丽博大,有厚德载物之致,则此体为宜。”[20]而孙月峰评班赋序文曰:“语极淡,然绝有真味,调绝平,然绝有雅致。但极眼前铺叙……盖蕴借深,故气度闲,后世所谓庙堂冠冕皆从此出。”何义门则曰:“前写未央,大都以典雅肃穆为主,后言建章,专重奇丽,正所云增饰崇丽之证也。”故典丽、雅正、肃穆等为二者共有。由此可观李元度之骈文编选眼光。

选编形式的批评文体并不直接表达批评家的批评观点和意见,而是通过选择和编纂将之具体化,在取舍之间间接地反映或传达出选家的观念。[21]而清代骈文编选之兴衰,学界基本以康雍年间为发轫期,此期以黄始《听嘤堂四六新书》分《初集》《广集》为代表,乾嘉道光则是全面繁荣时期,不仅有汇集当朝之作,如吴锡麟《有正味斋骈体文》和曾燠《国朝骈体正宗》等,也有历代的骈文选录,如蒋士铨《评选〈四六法海〉》、陈均《唐骈体文钞》、李兆洛《骈体文钞》、彭元瑞《宋四六选》、彭兆荪《南北朝文钞》及道光五年许梿《六朝文潔》等,道光二十年以后,咸丰、同治年间一度没有骈文选本直至光绪迎来又一个高潮。屠寄《国朝常州骈体文录》:“至于咸丰,干戈时动,弦诵暂辍。衣冠播散戎马之足,缣帛割制滕盖之用。华篇丽篆,存者什一。”国家乱极,骈文亦气息奄奄。

故李元度《赋学正鹄》的编选,当不仅仅为士子树立津梁,在骈文选本处于低潮衰落之时,更有将一己骈文之见寓于赋选之意。《赋学正鹄》有清同治十年(1871)爽溪书院刻本,后在光绪七年、光绪十一年、光绪二十年及光绪二十五年等得到不断翻刻和传播,正好与此期又一度兴起的骈文编选和批评热潮相呼应。从表面上看,它是“同治、光绪间律体赋学的总纲”[22],实质上,在桐城古文壁垒森严、骈体衰变的嘉道以还,也可看作是其骈文代言,意在调和骈散,为骈文挣得文坛正统地位。“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出选本”[23]。李元度《赋学正鹄》的编选,可谓合之。

[1][清]李元度.天岳山馆文钞·诗存[M].长沙:岳麓书社,2009.

[2]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考[M].合肥:黄山书社,2012.

[3][清]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M].曾国藩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奏稿[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5][清]姚鼐.古文辞类纂·自序[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

[6][清]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7][明]顾炎武.日知录集释·试文格式[M].长沙:岳麓书社,1994.

[8][清]梁章钜.试律丛话[M].上海:上海书店,2001:546.

[9]詹杭伦.清代律赋论稿[M].台北:学生书局,2002:179.

[10][清]黄宗羲.黄梨州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388.

[11][清]包世臣.艺舟双楫(卷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110.

[12][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新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00.

[13]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104.

[14]薛子衡.李养一先生文集行状[M].养一斋文集(卷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5]蒋彤.李申耆先生兆洛年谱[M].沈云龙.中国近代史料丛刊,第392册。

[16]钱仲联.清人诗文论十评·阮元《文言说》[J].扬州师院学报,1962,(6).

[17]曹虹.清嘉道以来不拘骈散论的文学史意义[J].文学评论,1997,(3).

[18]吴汝纶.吴汝纶全集[M].合肥:黄山书社,2002:52.

[19]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6:561.

[20]李兆洛.骈体文钞·吴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6.

[21]李建中.中国文学批评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63.

[22]孙福轩.清代赋学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2008:305.

[23]鲁迅.集外集·选本[M].鲁迅全集(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36.

〔责任编辑:曹金钟〕

I206.5

A

1000-8284(2015)04-0192-07

2014-12-30

江苏省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汉赋评点研究”(KYZZ_0013)

禹明莲(1985-),女,河南泌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汉赋评点研究。

猜你喜欢

时文骈文古文
痛风的多组学研究进展
北魏新贵族的形成与骈文的新变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论明清之际骈文的经典化
谈时文阅读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启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