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现代性能否幸存的一种后形而上学的回答
——评《现代性能够幸存吗?》

2015-02-25柴秋星

学术交流 2015年4期
关键词:对称性解构社会科学

柴秋星

对现代性能否幸存的一种后形而上学的回答
——评《现代性能够幸存吗?》

柴秋星

在《现代性能够幸存吗?》这部书中,赫勒通过“现代世界的对称性的相互作用”和“现代性的脆弱平衡”的双向总体界定展现了现代性对社会科学诸多领域及对日常生活价值的理性反思。他还以一种非典型的哲学体裁和叙事风格,将现代性论题在多维视域中体现出来,从而将现代性能否幸存、哲学存在的合理样态及日常生活是否面临危险等问题置于后形而上学语境中作出解答。

1.以现代性为问题域和背景域展现后形而上学特征。在这部著作中,赫勒把现代性既作为问题域又作为背景域来理解。作为问题域的现代性是对现代性多维视角的反思和对现代性做出的总体规定。在现代性初期,现代性具有全面和直接的解放价值;在现代性后期,则是通过悖论展现现代性的价值学维度。若说现代性的初期带给我们的是对未来解放的希望,那么在后期的长时段现代性的脆弱平衡中,我们需要直面的是在现代性的自身可持续中找寻将解放具体化、现实化和持续化的可能机制。赫勒将作为现代性的问题转化为人之生存的背景域,“脆弱平衡”正是赫勒对作为背景域的现代性的激进表达。它既是对现代性初期我们对“直接性”理解的辩证否定,又是对现代性后果的理性反思和现代性幸存的选择。

2.以对称性相互作用原则凸显后形而上学话语的张力效应。赫勒以现代性的“脆弱平衡”描述了现代性在后形而上学视域中的张力效应。赫勒认为,这一张力效应本身就隐含在对现代社会“对称性的相互作用”的理解中。我们可以把赫勒的理解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对称性为一种基于问题机制和合作形式的制衡,制衡作为可能空间为多元个体的差异生存选择提供价值和空间。第二,对称性意味着一种不排除劳动分工和阶级差异的契约性社会的并行发展。第三,将自然权利补充到前现代自然社会的自然法单一规定性中,用自然权利解构自然法,维护形式自由,将形式自由作为中介,将自然法赋予的同一绝对的本体之人个体具体化、多样异质化。第四,通过赋予形式自由以优先性确保个体自由在普遍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

3.以对社会科学范式转型的要求开启后形而上学多元维度。赫勒对社会科学性质和任务的重新规定本身即内含着对现代性的反思。他通过社会科学诸领域的相对独立性与现代性再生产之间依存关系的阐述凸显了现代性反思对社会科学解释学范式转换的现实要求。以技术理性和启蒙价值为特征的现代性在对前现代的世界和主体展现出巨大解放力的同时,也在同样的深度和广度上将这种巨大的解放力囚禁在集体、普遍、绝对、同一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本体基础之中。赫勒恰是在正视这一现代性悖论的基础上,对现代性问题和现代性背景中人的生存和哲学怎样实现对人解放的现实关怀做的后形而上学的回答。这一解答一面要解构现代性自身理性逻辑及其强制效应;另一面还要在日常生活的所有领域建构与现代性机制持续的“关系”普遍化。

总之,本书展现了赫勒对现代性问题的忧虑。在理论的阐释与分析中她已进入了现代哲学家反思现代性的理论潮流,拓展了她早期思想研究的问题域。赫勒的观点为我们看待现代性能否幸存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余明全 徐雪野〕

猜你喜欢

对称性解构社会科学
一类截断Hankel算子的复对称性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还原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巧用对称性解题
横向不调伴TMD患者髁突位置及对称性
解构“剧本杀”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