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治

2015-02-25刘伟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5年10期
关键词:肉毒梭菌毒素

刘伟德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山东 安丘 262100)

畜禽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治

刘伟德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山东 安丘 262100)

畜禽;肉毒梭菌中毒;诊断;防治

肉毒梭菌中毒症简称肉毒中毒,是机体吸收肉毒梭菌毒素后人兽共患的急性中毒病。临诊表现主要为运动神经进行性麻痹和延脑麻痹为特征,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避免畜禽吃腐败的动物尸体和腐烂草料是预防的重点。早期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对症治疗可应用大剂量盐类泻剂。

1 流行病学

肉毒梭菌的芽孢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因此人类和动物的感染多来自自然界。人类肉毒中毒基本上都由食物中含有肉毒毒素所致。本病在鸭、鸡、牛、马较为多见,绵羊、山羊次之,猪、犬、猫少见,兔、豚鼠和小鼠都很易感。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畜禽摄食了腐败尸体、腐烂的草料而引起的。

2 临诊症状

本病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畜禽种类不同和摄入毒素量多少等,一般多为4~20h,长的可达数日。以及个体对毒素的敏感性等,一般为2~4h,长者可达数天或更长。本病的特有症状,基本上皆属于神经麻痹的表现。马、牛、羊等动物主要表现精神沉郁,衔草咀嚼无力,吞咽困难,肠蠕动音减弱,顽固性便秘,步态不稳,肌肉震颤,瞳孔散大,卧地不起,呼吸困难,伸展头颈以助呼吸,最后死于呼吸麻痹。家禽则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麻痹,头颈软弱无力,向前低垂,翅膀、腿部肌肉麻痹,翅膀下垂,行动困难,闭目瞌睡,处于昏迷状态。中毒轻的,可以恢复。猪很少发病,主要表现肌肉进行性衰弱和麻痹,神经节细胞变性。

3 实验室检验

肉毒菌的芽孢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粪便、腐败的动植物尸体,变质的肉品、鱼类、食品和饲料以及动物肠道内容物中常有存在。存在于动物消化道内的肉毒梭菌及其芽孢,一般对动物无害处,因此从标本和病料中分离出肉毒梭菌一般也不能肯定其致病作用,因而无特别重要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发生可疑病例时,通过调查发病原因和发病经过,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分析,可作出初步诊断。如同群动物中有多只动物发生明显运动神经麻痹症状,而体温、反射正常,剖检无特异性,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但本病的确诊,主要依靠在饲料、肠内容物和尸体内检出毒素。

3.1检验方法

(1)被检材料中毒素的提取:常用无菌生理盐水或0.2%明胶缓冲液(pH6.5)提取毒素或作稀释。为完成全部检验程序,经处理得到的标本液最好不少于20mL,为控制杂菌可加青、链霉素。室温超过22℃时,应在冰浴中处理标本,以免毒素活性降低。有形标本研碎、浸提、离心后取上部液备用。水液标本可用如下絮凝法处理:絮凝剂一般用明矾,取水液标本500mL,滤纸过滤后,滤液中加入5%明矾水溶液2.5mL,沿同一方向缓缓搅动几分钟,静置至结絮。用薄脱脂棉层过滤,再用10~15mL稀释液洗下结絮,1000转/min离心1~2min(或待其自然沉降),吸去上清液,留下约2.5~5mL,加入缓冲液溶解备用。

(2)毒素定性检出:目前仍然沿用小鼠(或豚鼠)试验,即生物学法。

A.小鼠(或豚鼠)接种法:小鼠对各型毒素均较敏感,常采用皮下或腹腔注射(腹腔接种更为敏感)。各型肉毒毒素均能分别被各自的相应型抗毒素中和而消除毒性作用,可借此反应进行毒素、抗毒素动物体中和试验,以对毒素进行定性鉴定。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有A-F混合型诊断血清,每毫升能中和相应型毒素至少104小鼠致死量。操作:取检样液(可适当稀释)分为三份,一份加等量稀释剂,一份加等量稀释剂后煮沸15min(水浴中),另一份加等量混合型肉毒诊断血清37℃作用45min。三种检样液分别腹腔注射15~20g小鼠2只,每只0.5mL,观察动物反应到第四天。若煮沸与加血清的2组动物健康存活,而未作任何处理的1组动物呈现典型的麻痹症状:先失声(镊子夹尾巴时不能叫),四肢无力,继而腰部凹陷如“蜂腰”,全身瘫软,呼吸困难,一般2日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如毒素含量大,可于24h内急性死亡),据此表明标本含有肉毒毒素。

某些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前体,因毒力弱,毒素检出可能得出阴性结果。对此可用胰酶进行激活处理(检样液与1:250胰蛋白酶的水溶液按9:1混合,调pH6.0~6.2,37℃作用45min),使之活化提高活力。患畜血液或肠道内容物不作此处理,因毒素前体在肠道内已被激活。

B.禽眼接种法:无小鼠时可选用禽类如鸡、鸽、家雀等作眼睑注射,但不同禽类对不同型别的毒素敏感性也有差别。鸡和家雀对A型较敏感,鸽对C型较敏感。致人兽中毒的主要毒素型都可用鸡、鸽、家雀检出。试液分为二份,一份不加热灭活,另一份100℃加热15min灭活。用鸡作试验,分别吸取上述液体,由内眼角的下方注射下眼睑皮下(一侧试验用,另一侧供对照),注射后眼睑隆起,几分钟后接种液被吸收,眼睑复原。如于注射0.5h后试验的眼睑发生麻痹,逐渐闭合,而对照眼睑仍正常。一般毒素含量越多,合眼越快。如毒素超过实验禽体致死量,试验鸡则出现麻痹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过几小时到十几小时死亡。本试验也可用2只以上禽只作中和试验。须注意,如注射后20min内死亡,或注射局部出现发炎坏死,即使有合眼症状也不能定为肉毒毒素所引起。

(3)毒素分型鉴定:因抗毒素血清有严格的型特异性,因此预防和治疗都要求作出毒素的型别鉴定。中和试验是证明毒素和鉴定型别最可靠的方法。为获得正确的结果,含毒素的样品、抗毒素血清都应作适当的稀释。毒素可经小鼠腹腔接种后,按死亡时间概略估计毒素的含量。一般0.5~1h内死亡,毒素含量为105小鼠最小致死量;2h左右死亡,为104小鼠最小致死量:3h左右死亡,为103小鼠最小致死量;5h后死亡,毒素含量一般在10个小鼠最小致死量内。中和试验前,将检样清液稀释成10~100个小鼠最小致死量/mL。如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A、B、C、D、E、F六型分型血清,可将检样液分装8支试管,作如此处理:第一支:加等量明胶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第二支:加等量明胶缓冲液或生理盐水后,加热到80℃30min;第三至第八支:分别加等量A、B、C、D、E、F肉毒诊断血清,置37℃处理45min。

各支分别腹腔注射体重15~20g健康小鼠2只,每只0.5mL,观察4d。如第二组和第三至第八组中某组小鼠得到保护,其他各组均在观察期内以肉毒中毒症状死亡,则该中和组的型别即为标本中毒素的型别。为节省诊断血清,也可先用A~F混合型肉毒血清作中和试验,出现阳性结果时再进一步分型。鉴于我国动物肉毒中毒除马外主要为C型,人中毒主要是A、B及E型,可酌情先按常见的型别边行中和试验,必要时再扩大范围。

多年来,为了使肉毒中毒的实验诊断更快速、更简便,克服需要实验动物有时遇到的困难,人们已对数种免疫血清学方法进行过研究。已报告的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用于检出肉毒毒素,和敏感的小鼠腹腔接种法的检出量接近,可用以鉴定A、B、C型毒素,但不适于其他型。琼脂扩散试验、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也都有报告,可用于肉毒毒素检验的鉴定,但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但还不能完全代替生物学法。

(4)肉毒梭菌检出试验

A.增菌产毒培养试验:取标本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如肝肉汤培养基),30℃者养5d,离心取上清液作肉毒毒素检出试验,方法同前。据此可确认标本中是否含有肉毒梭菌,并确定型别。

B.分离培养和鉴定:特殊需要时,可取上述增菌产毒培养物接种于卵黄琼脂平板,30~35℃厌氧培养2~3d。挑选表面和周围有虹彩样毛泽的菌落(除G型外,各型肉毒梭菌产生的脂酶能分解卵黄中的脂质,因而会出现此色泽),再接种增菌产毒培养基培基,并进行肉毒毒素检出试验,据此可确认分离到的菌落。

3.2 判定标准

(1)初步报告: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初步报告标本中含有肉毒毒素:A.小白鼠腹腔接种时,加热灭活组全部活存,毒素组有典型的肉毒中毒症状,并于20min后到4d内死亡。B.禽眼睑闭合试险时,加热灭活对照组不闭眼,试验毒素组闭眼,或因呼吸困准缓慢死亡。C.增菌产毒培养A验和分离培养物接种动物,结果与上两条之一相符。

(2)确定报告:混合型肉毒诊断血清中和试验即可确定报告检出肉毒毒素,分型中和试验阳性可确定型别。

3.3 注意事项

(1)肉毒毒素对热和碱不稳定:环境温度超过25℃时,应将含毒标本放冰浴叶操作。pH6.0和4℃是保存毒素的稳定条件。

(2)标本的保存:有的标本,特别是粪便,或污染较重的食品、饲料,可能含有致畜禽急死的其他毒性物质,以致得出假阳性结果;或由于畜禽提前死于其他毒性物质而掩盖了中毒症状,以致无法判定结果。为防止这些现象,可对供试液作如下处理:①冻放逾夜,然后融化。②再适当稀释。③加适量的健康牛普通血清(中和检样中的细菌内毒素)。④透析(除掉小分子毒性物质)。⑤供试液用稀盐酸,调pH值3.0~4.0,收集沉淀,用适量磷酸盐缓冲液(pH7.0)溶辞。⑥防止试验动物受其他病原菌的感染。

4 防治措施

首先要避免畜禽吃腐败的动物尸体和腐烂饲料。在经常发生本病的地区,可用同型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治疗本病,在早期可用多价抗毒素,静脉或肌肉注射,4~6h重复一次,直至病情缓解为止。在毒素型确立后,用同型抗毒素治疗本病。对症治疗可用大剂量盐类泻剂,以促进消化道内毒素的排除。例如,患鸭可饮用5%硫酸镁溶液作缓泻,以促进消化道内毒素的排出。

[1]马启禄.牛羊肉毒梭菌中毒的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0(10),82-83.

[2]刘九生.动物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J].兽药市场指南,2008(06),85.

[3]徐晶,等.鸭肉毒梭菌中毒的诊治及体会[J].养殖与饲料. 2010(7)44-45.

10.3969/J.ISSN.1671-6027.2015.10.014

刘伟德(1974~),山东省安丘人,本科,中级兽医师

猜你喜欢

肉毒梭菌毒素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A型肉毒毒素联合透明质酸注射治疗面下1/3皮肤衰老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
A型肉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