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服饰变迁鉴古今(二)
2015-02-25文黑龙江周祥
文黑龙江/周祥
官场服饰变迁鉴古今(二)
文黑龙江/周祥
■从舄履到粉底皂靴
从西周开始形成服饰制度后,官场服饰已冠上了“昭明分,辨等威”的官贵民贱内涵,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服饰,不同的官职穿不同的官服鞋履。《左传·桓公二年》记载:“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衮,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形的礼服。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黻,古代绣有黑白相间斧形花纹的礼服。珽,古代帝王所佩戴的玉笏。带,指大带,束衣服的腰带。裳,古称下身衣服,后世称为裙。幅,绑腿。舄,鞋底一层的叫履,加木底双层的叫舄。周代以后天子诸侯吉事皆着舄,为古代官场一种贵重鞋履。舄有白、黑、赤三种颜色,王在最隆重的场合都穿赤舄。舄为官场高贵的礼鞋一直沿袭到明代,皇帝的礼服还见衮冕和通天冠、白袜赤舄,或白袜黑舄。
自从战国时(公元前325~330)由赵国的第六个国君赵武灵王,把我国北西少数民族胡服靴引进中原,使官场鞋履发生了重大改革。当时为适应战争需要,由履改着靴,后民则用作常服。入隋以后,渐用作百官常服,除祭祀庆典外,皆可穿着。及至唐代,靴又用作百官朝服,朝觐天子亦可着之(在此之前皆穿履舄)。靴为历朝历代帝王、文武百官的官服一直沿用不衰,直到清末。其间,各朝只在靴的质料、款式略有不同。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纹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乌皮六合靴,亦称乌皮六缝靴,以七片皮革缝制,有六道缝故称。做工复杂,美观华丽,多为帝王贵臣所着,隋唐时盛行。《旧唐书·舆服志》:“其常服,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于戎事。”唐代各级文武官员的朝服,虽然具有不同式样,颜色花朵材料区别明显,但官服常服一般总是纱头巾,衣圆领衫,系红鞓腰带,穿乌皮六合靴。诸如朝靴为半高
筒,黑色,以白粉涂底,底较厚,头方,在靴头尖或镶边作云头。靴自唐即成为朝会的正式服饰,官员上朝时所着之靴,故称朝靴,惟各代形制不尽相同。《宋史·舆服五》:“宋初沿旧制,朝履用靴。政和更定礼制,改靴用履,中兴仍之。乾道七年(1171),复改用靴。以黑革为之,大抵参用履制,惟加靿焉。其饰亦有絇、繶、纯、綦……诸文武官通服之。”古代朝靴不是今人印象中的高筒皮靴样式,而是一种短帮薄底布靴。以乌皮和黑缎制成,靴身为黑色。纳布为底,靴底缘边用白粉饰之,亦称“粉底皂靴”。多用作男子常服,上自皇帝,下及百官,常服视事均可穿着。士人获取功名之后,礼见宴会皆可着之。后演变为朝服。《金史·舆服志》:“系籍儒生止服白衫领,系背带并以紫圆绦罗带,乾皂靴。”明代文武百官的服制规定严格,对祭服、朝服、公服和常服都有明文规制。朝服要按官品等级服冠衣革带佩绶,足着白袜黑云头履。公服是文武百官上朝奏事及待班、谢恩时穿的“工作服”,不论官职大小一律登皂靴。而到了清代,上自皇帝,下及百官,则流行一种锻制的缎靴。皇帝所着的为天青色,百官则用黑色。
古代官职人员对官场服饰的靴十分重视,视其为官和人格的尊严,在百姓心中的官靴,还是为官政绩的标志。百姓对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的好官,在即将离任时,会自发的为其“脱靴”以留纪念,如唐代崔戎被朝廷解去华洲刺史职,老百姓挽留他,甚至脱去其所穿靴,不使行。因此留下“脱靴遗爱”不成文的规矩。而作为官员不仅在官场活动要冠履整齐,就是在获罪时,也要做到冠履仪容堂堂。孔平仲《孔氏谈苑》关于苏轼因“乌台诗案”,宋神宗接受何正臣、舒亶等御史们对苏轼的指控后,派遣太常博士皇甫遵前往湖州拘捕苏轼。到湖州后,径直进入公堂。“僎(即皇甫遵)径入州厅,具靴袍秉笏立庭下,二台卒夹侍,白衣青巾,顾盼狞恶,人心汹汹不可测。”当时苏轼看这架势,“轼恐不敢出,谋之无颇(与无颇商议)。无颇云:‘事至此,无可奈何,须出见之。’轼议所以为服,自以当得罪,不可以朝服。(苏轼说,既然获罪了,不能穿朝服出去吧?)无颇云:‘未知罪名,当以朝服见也。’(于是苏轼便听从谋士无颇的意见)轼亦具靴袍秉(拿着)笏立庭下,无颇与官职皆小幘列轼后”听候宣牒。就这样,苏轼穿着官袍官靴手拿笏板,仪表从容地迎接着我国文学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
从春秋战国之交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终于使延续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画上了句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伴随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官场衣履服饰,从此俱往矣。
■辛亥革命官场服饰开新篇
“辫发胡装三百载,不图复见汉官仪”,清朝覆灭后,辛亥革命开创了“汉衣冠”新生之先河。
在古代,中国作为古老的东方封建帝国,官场服饰尤以清代发展到了极致。以宫廷官场官员的服饰为最,职官们除了着顶戴花翎、补子官服和锦缎皂靴的礼服外,他们则身穿长袍马褂,一条或短或长、或粗或细猪尾巴似的辫子拖在脑后,头戴瓜皮小帽,或罗松帽,下穿中式免裆裤,宽大的裤脚用缎带扎着,足登一双内联升小圆口黑布鞋,浑身绫罗绸缎,身上挂着玉佩,手上带着扳指,这就是典型的封建社会末世官场标准的休闲常装。
对这种专制的服饰制度,人们不断反抗,秋瑾在《秋风曲》中写道:“金甲披来战胡狗,胡奴百万回头走。将军大笑呼汉儿,痛饮黄龙自由酒。”发出弃异服复汉衣冠的大声疾呼。在19世纪末,维新派的干将们康有为、梁启超就曾联名上书:“以数千年一统儒缓之中国褒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也!”要“皇上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虽未奏效,却反映着人们呼唤服饰改革的强烈愿望。
辛亥革命成功后,民国建立不久,针对国内官民服饰仍然沿袭满清旧习,便发出《剪辫通令》,这虽与满人入取中原时强制留辫,剃掉前半脑袋头发的“要发不留头,留头不要发”的血腥截然相反,却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上世纪20年代末,国民政府颁布了《服饰条例》,其中对公务人员的服饰有了初步规定。然而,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在实践治国之道中,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区域:一是以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一是以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在衣冠服饰上,当然的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服饰审美观,官场服饰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统区文职着装
政府公务人员的衣履服饰中西混杂,从上世纪20年代起,上海等许多大城市的教师、公司洋行和机关人员,青年人开始头戴礼帽,西装革履,一派西洋风度;而老年官职人员和普通市民,则仍长衫马褂为礼服,就连官场中的上至蒋介石,下到一般老年公务员,也是布履长衫不离身。
蒋介石与李宗仁着戎装或长袍,彰显勾心斗角。1948 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上的照片,可见蒋介石与李宗仁着装截然不同,这其中还隐藏着蒋、李勾心斗角的小插曲。据说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着军装是明显不合适的,那会招来欧美等国家对“军人政府”、“军事独裁者”的非议。李宗仁沉浸于当选副总统的喜悦之中,没想那么多,听蒋介石说穿军装,那自己也就穿军装吧。没想到到了就职典礼那天,一身笔挺戎装的李宗仁看到蒋介石穿着长袍马褂,立刻傻了眼。蒋、李如此巨大反差的着装自然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关注,只见在典礼上,李宗仁一会儿站在蒋介石的身边,一会儿走在蒋介石身后,给人的感觉不像个副总统,而俨然是蒋总统的一个大副官,弄的李宗仁十分尴尬窘迫。
人称吴疯子的吴稚晖,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政府委员、中央评议委员。在孙中山的临时政府成立时,财政十分困难,为了筹集资金,他脱下长袍,身穿黑西装,脖子上围条红围巾,头上用红绒线扎根小辫,扮作小丑模样,登上上海大舞台,左手持着西班牙鼓,右手拿把大折扇,一边拍鼓一边高唱自编的《劝募歌》,动员人们为新生的中华民国捐款。这位“民国四老”之一的吴疯子,日常衣履装束十分简朴,1947年,吴稚晖去参加国民大会,家里人劝说他无论如何得要做一件新棉袍,他却穿着弟弟为他缝制的“怪”袍子,去南京出席国民大会,还当了主席团主席主持人。
民国时期一些老文职官场人员,基本上少有西装革履,如曾昭伦、鲁迅、张伯驹等等名人,多以长衫(袍)马褂布鞋为常服,尤以曾昭伦为最,整年一袭蓝布长衫,一双破皮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身任高教部副部长等要职的曾昭伦,才改为中山装以适应社会的服饰变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