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力通道缺失者英语时空隐喻不对称现象研究

2015-02-25岳凤霞

关键词:错误率被试者手语

岳凤霞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听力通道缺失者英语时空隐喻不对称现象研究

岳凤霞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听力通道缺失者在左右轴线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存在英语时空隐喻不对称现象:在左右轴线水平维度形成了与健听者类似的“左—过去”、“右—将来”的英语时空隐喻;在垂直维度并未形成与健听者类似的“上—过去”、“下—将来”的英语时空隐喻。学习和使用手语帮助听力通道缺失者形成了左右轴线水平维度英语时空隐喻,却阻碍了其垂直维度英语时空隐喻的形成。

听力通道缺失;时空隐喻;不对称

一、问题的提出

在英语中,抽象的时间概念很少被直接概念化,往往借助空间概念的映射形成时空隐喻。在时空隐喻中,源域(source domain)为空间概念,将源域的空间概念映射(mapping)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时间概念上面,赋予时间概念以空间方位的特征,形成时空隐喻。在时空隐喻映射的过程中,空间概念的内在逻辑性以及意象性都被保留下来,并被传递、整合到时间概念中。由于空间概念具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线性特征,因此,空间概念中的横向水平模式和纵向垂直模式同样被分别映射到时间概念中,形成时间概念特定的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

空间概念在水平维度上的前后、左右两种轴线也同样投射到时间概念中,使得水平维度的时空隐喻也拥有前后、左右两种轴线特征。英语中倾向于用水平维度中的前后轴线来表示时间的先后概念,例如“The happy days are ahead of them”,“The worst is behind us”。“ahead”与“behind”在空间概念中均为水平维度的前后轴线,表示方位在我们前/后的词汇。虽然在语料中并未发现用左右轴线来表征时间顺序的显性表达,但是人类对时间的表征却具有左右方向性,并常对时间作水平维度左右轴线的隐喻。对于写有“breakfast”、“lunch”和“supper”的贴纸,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倾向于“左→右”的排列顺序[1],而对于不同时间先后发生的事件,个体通常也按照“左→右”的顺序排列,比如工作流程图等[2],[3];此外,言伴手势(co-speech gesture)也总是呈现出“左—过去,右—将来”的时间认知模型,从左向右摆动的手势符合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4](P27~53)。前后轴线的时空隐喻水平维度已有较多研究[5] ~[8],因此,时空隐喻水平维度中左右轴线的隐喻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空间概念中的“上—下”是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最基本的方位概念之一,地心引力和自身的生理结构使得我们对垂直维度的空间概念有着直接和深刻的理解,也形成了建构和理解垂直维度时空隐喻的基础。将空间概念中的垂直空间意义“上—下(up-down)”作为源域,分别映射到抽象的目标域——时间概念上,使得抽象的时间概念具体化,形成了具有垂直维度特征的时空隐喻。通过空间隐喻,时间像空间中的物体一样可以上下移动,一般从上到下自然落下,因此方位“上”通过映射,使得目标域——时间概念获得了“较早的、之前的、过去的”涵义;与此对应,方位“下”也赋予了时间概念“较晚的、之后的、未来的”涵义。

Boroditsky曾在2000年提出,时间隐喻的形成依赖于具体的空间经验[9]。听力通道缺失者虽然也使用与健听者相同的书写语言,但是,与健听者相比,手语才是他们日常交流的最主要的途径。由于先天听力通道的缺失以及后天手语的学习和使用,听力通道缺失者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的空间体验无可避免地会受到先天和后天的影响。以往对于词汇做时间性质判断的研究大多以健听、健视者为研究对象[2],[10],[11](P1840~1845),实验材料为被试者母语,并且未涉及听力通道缺失者。那么,对于听力通道缺失者来说,他们的英语时空隐喻是否因为感觉通道的欠缺而受到影响?考察被试者的英语时空隐喻,能够揭示语言经验和感觉通道在隐喻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实验采用英语时空隐喻为空间引导刺激材料,分别以空间概念中的水平维度左右轴线以及垂直维度为支点,考察听力通道缺失是否影响被试者在表征时间的词汇方面显示出知觉和动作水平的一致性效应,探讨听力通道缺失是否影响被试者在两种维度的对称现象。

二、研究设计

(一)被试者、实验材料、实验仪器与软件

本实验被试者为南京某大专院校的学生,均为先天听力通道缺失者,智力正常并且无多重残疾。所有被试者均自愿参加实验,皆为右利手,对电脑操作比较熟悉。此外,被试者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都正常,母语为汉语,均无阅读障碍。

本实验请被试者将50个表征“过去/将来”的英语词句进行熟悉性5点评定,将8个熟悉性低于3的英语词句剔除,最终得到42个表征“过去/将来”的英语词句作为本实验所采用的刺激材料。

实验仪器为惠普Compaq8380台式机,实验软件为自编实验操作测试程序软件、SPSS 22.0社会统计软件包。自编实验操作测试程序软件是使用JAVA语言开发的Eclipse RCP桌面应用程序,在实验结束后生成分析结果。

(二)实验设计及程序

本实验为2×2×2三因素析因分析设计。自变量1以表征“过去/将来”的英语词句为刺激类型;自变量2为词句呈现的位置;自变量3为反应方式,被试者对刺激材料采用按键的方式做“过去”或“将来”判断。因变量为被试者进行词汇判断时的反应时间以及错误率。

实验采用电脑屏幕呈现刺激材料的方式进行,每位被试者单独在台式电脑上完成整个测试。实验前,由懂手语的老师向被试者宣布测试纪律,被试者均独立、不间断地完成测试。

水平维度左右轴线实验部分中,计时单位为ms,误差为±1ms。实验开始前,被试者端坐于电脑前,首先在屏幕正中央呈现“+”注视点500ms,接着逐个呈现刺激材料。每个刺激材料在屏幕的左边或右边分别呈现一次,顺序随机,被试者采用按键方式做“过去”或“将来”判断。在第一阶段,要求被试者对表示过去的刺激材料按字母键“Z”反应,对表示将来的刺激材料按字母键“M”反应;第二阶段则相反。两个阶段中呈现的刺激材料在被试者之间进行平衡。被试者做出判断后,间隔1000ms呈现下一个刺激材料。如果被试者没有做出判断,则在4000ms后呈现下一个刺激材料。

垂直维度实验部分程序与水平维度左右轴线实验部分相同,刺激材料的呈现位置与反应方式略有差异:刺激材料的呈现位置为屏幕上方或下方,反应方式为上键数字“8”、下键数字“2”。

(三)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结束后,软件会提取实验数据,并以csv格式文件输出到磁盘。将数据文件转入SPSS 22.0,进行三因素析因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根据判断正确率剔除反应正确率低于70%的数据;同时删除反应时在平均数上下3个标准差(M±3SD,M为平均数,SD为标准差,下同)以外的数据。最终水平维度左右轴线的有效被试者为54人,垂直维度的为57人。以被试者对刺激材料的判断反应时间(ms)和错误率为因变量进行处理分析,所有数据由 SPSS 22.0 录入并处理。结果如表1、表2所示。

根据表1,三因素交互主效应均不显著,p> 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对于表征过去的英语词句,按左字母键的平均反应时(M=1429)与按右字母键的平均反应时(M=2026)相比,差异显著,按左键的平均反应时显著短于按右键的平均反应时。错误率的方差分析显示,各种主效应均不显著,p> 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刺激材料呈现位置和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刺激材料呈现位置和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方面,F(1,53)=40.692,p=0.003< 0.01。对于表征过去的英语词句,被试者显示出对呈现于电脑屏幕左边的刺激材料错误率低(M=8%),对呈现于电脑屏幕右边的刺激材料错误率高的现象(M=15%);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表征将来的英语词句,被试者显示出对呈现于电脑屏幕右边的刺激材料错误率低(M=9%),对呈现于电脑屏幕左边的刺激材料错误率高的现象(M=16.50%)。上述数据说明,刺激材料呈现位置和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刺激材料呈现位置和反应方式的交互作用方面,F(1,53)=0.226,p=0.659>0.05。当刺激材料的呈现位置为电脑屏幕左边时,被试者按左字母键反应的错误率为M=11.50%,按右字母键反应的错误率为M=13%,p=0.827>0.05,二者差异并不显著;而当刺激材料的呈现位置为电脑屏幕右边时,被试者按左字母键反应的错误率为M=13%,按右字母键反应的错误率为M=11%,p=0.684>0.05,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1 听力通道缺失者在水平维度左右轴线对英语时间词句判断的平均反应时(ms)和平均错误率

表2 听力通道缺失者在垂直维度对英语时间词句判断的平均反应时(ms)和平均错误率

表2的各种主效应也均不显著。反应方式和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对于表征过去的英语词句,按下键的平均反应时(M=2001.5)与按上键的平均反应时(M=2063)之间区别并不显著,p=0.356>0.05。对于表征将来的英语词句,按上键的平均反应时(M=2065.5)与按下键的平均反应时(M=2088)相比亦无显著区别,p=0.304>0.05。错误率方差分析显示,刺激材料呈现位置和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也并不显著,F(1,56)=0.312,p=0.606>0.05。表征过去的英语词句呈现在上边的错误率(M=28.5%)与呈现在下边的错误率(M=28.5%)相同;表征将来的英语词句错误率差距亦不显著(上边M=18.5%,下边M=21%),这说明,刺激材料呈现位置和反应方式的交互作用亦不显著。

四、讨论

在左右轴线水平维度层面,反应时间的分析显示,反应方式和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说明被试者在动作水平方面形成了左右轴线水平维度的英语时空隐喻;错误率的分析表明,刺激材料呈现位置和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说明在视觉水平方面被试者也形成了左右轴线水平维度的英语时空隐喻。在垂直轴线层面,刺激类型、反应方式和刺激材料呈现位置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这说明,听力通道缺失者既没有形成动作水平方面的垂直维度英语时空隐喻,也没有形成视觉水平方面的垂直维度英语时空隐喻。由上述分析可知,听力通道缺失者在动作水平和视觉水平方面均形成了左右轴线水平维度的英语时空隐喻,却没有形成垂直维度的英语时空隐喻。听力通道的缺失使得其英语时空隐喻的习得受到影响,体现出时空隐喻的不对称现象。

由于人类对于时间概念的认知常常通过时空之间的映射来实现,因此基于自身身体体验的空间概念对时间概念的认知有重要影响。Fuhrman和Boroditsky[12]的研究就证明,母语为英语者按照“左→右”的方向排列时间事件,这与英语的书写与阅读方向一致,而母语为希伯来语者排列时间事件的方向却为“右→左”,这恰恰与希伯来语的书写与阅读方向一致。英语和汉语的书写与阅读方向均为“左→右”,运动觉通道和视觉通道对于空间方位的感知将“左”投射到“较早的事件”,将“右”投射到“较晚的事件”。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母语为汉语的听力通道缺失者,无多重残疾,由于听力通道的关闭,听力通道缺失者想要获取空间经验建构时空隐喻,就只能借助运动觉通道和视觉通道,这两种通道均受到汉语“左→右”书写与阅读方向的影响。此外,手语的阅读方向也是“左→右”,听力通道缺失者之间流畅的手语交流显示,他们能够同时处理运动觉通道和视觉通道的信息,手语的大量使用使得听力通道缺失者其手部的运动觉通道和视觉通道之间显示出高度的同时性与一致性。学习和使用手语使得听力通道缺失者能够使用其特有的运动觉通道感知时空隐喻之间的映射,形成“左—过去”、“右—将来”的左右轴线水平维度英语时空隐喻。

学习和使用手语帮助听力通道缺失者认知并形成了左右轴线水平维度的英语时空隐喻,然而另一方面,却又阻碍了其垂直维度英语时空隐喻的形成。和健听者不同,手语是听力通道缺失者最基本的交流途径,在交流中左右手相互配合,双手的特定位置关系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能够把信息高度浓缩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形成立体、系统的手语。缺乏有声语言听力通道的刺激,依靠视觉通道和运动觉通道的手语对听力通道缺失者垂直维度英语时空隐喻影响颇大。手语与有声语言在表达上有显著区别,正是这些区别影响了听力通道缺失者垂直维度时空隐喻的习得。和有声语言一样,手语也有方言,因此本研究以统一规范的中国手语为基准[13](P816~835)。

在手语中,对垂直方位进行描述的动作最直接的就是“上”(右手食指向上指)和“下”(右手食指向下指)。手语中方位词“上”、“下”的表达由右手承担,手势位于躯干右前方。二者仅仅表示方位,并无“过去”和“将来”的涵义。由于这两种手势不能传递“上—过去”、“下—将来”的概念,视觉通道和运动觉通道无法感知空间概念到时间概念的映射,因此这两个手势并不能代偿听力通道缺失者听觉通道的缺失,反而影响了其垂直维度英语时空隐喻的获得。

此外,具有时间先后意义的词汇,在手语中的视觉通道和运动觉通道中均未体现出“上—过去”、“下—将来”的概念。手语中,表示“过去”:右手直立,掌心向内,向肩后挥动一下。表示“现在”:一手横伸,掌心向上,横于腰部,上下掂动两下。表示“将来”:“将”——右手手指做字母“J”的指式,为“将”的汉语拼音首字母;“来”——右手平伸,掌心向下,向肩后挥动一下。

“过去”、“现在”、“将来”这三个词汇具有鲜明的时间先后顺序,然而,这三种手势中的右手手位均位于躯干右前方,“过去”和“将来”的手位较类似,右手位于右肩前部,“现在”的手位位于腰前右部,“过去”的手位并不在“将来”之上。此三词在视觉通道和运动觉通道方面,均没有体现出“上—过去”、“下—将来”的概念。因此,听力通道缺失者在使用手语表达此三词的过程中无法建立起“空间—时间”概念的垂直方位映射。

又如,手语中,表示“昨天”:手食指直立,自太阳穴处向后点一下,表示过去的一天,即昨天(表示“前天”用食、中两指)。表示“今天”:双手横伸,掌心向上,在腹前同时上下掂动两下。表示“明天”:一手食指指于太阳穴处,头微偏,然后食指向外移动,头部转正(表示“后天”用食、中两指)。

再如,手语中,表示“早上(早晨)”:右手横伸,五指撮合,手背向上,然后稍微向上移动并逐渐张开五指,表示早晨太阳初升,天色由暗转明。表示“中午”:一手食、中指相叠,指尖朝上,手背向内置于头前,然后边转动手腕边分开食、中指(即数字“十”和“二”两个手势),表示时钟是十二点。表示“晚上”:一手拇指与并拢的四指成90度直角,置于眼前,然后边做弧形下移,边捏合五指,表示天色由明转暗。

以上两组词是具有时间先后概念的典型词汇,除了“今天”由左右手协助完成以外,其余手语词汇均由右手独立完成。同样,除了“今天”的手位位于躯干前部的腰位,其余词汇的右手手位均位于右肩前部。表示较早时间概念的“昨天/前天”,其手位并不在表示较晚时间概念的“明天/后天”之上。值得注意的是,“前天”和“昨天”这两个具有时间先后概念的词汇右手手位相同,唯一的区别仅在于伸一指还是两指,完全没有在视觉和运动觉上体现出“上—过去”、“下—将来”的概念。“明天”的手语表达与“今天”如出一辙,也不能帮助听力通道缺失者建立“上—过去”、“下—将来”的映射。因此,学习和使用手语并没有补偿听力通道缺失者对垂直空间概念的认知以及垂直空间概念到时间概念的映射,反而干扰了他们垂直维度时空隐喻的形成。

五、结论

考察中国听力通道缺失者英语时空隐喻的特点,研究听力通道缺失是否影响被试者在英语时空隐喻方面显示出知觉和动作水平的一致性效应。实验证明,听力通道缺失者在英语时空隐喻的左右轴线水平维度与垂直维度方面存在不对称现象:在左右轴线水平维度其形成了与健听者类似的“左—过去”、“右—将来”的英语时空隐喻;在垂直维度的视觉和运动觉方面均未形成与健听者类似的“上—过去”、“下—将来”的英语时空隐喻。学习和使用手语帮助听力通道缺失者形成了左右轴线水平维度英语时空隐喻,却阻碍了其垂直维度英语时空隐喻的形成。

[1]Tversky,B.,Kugelmass,S.,& Winter,A.Cross-cultural and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Graphic Productions[J].Cognitive Psychology,1991(4).

[2]Santiago,J.,Lupiáez,J.,Pérez,E.& Funes,M.J.Time (also) Flies from Left to Right[J].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2007(3).

[3]Santiago,J.,Román,A.& Ouellet,M.In Hindsight,Life Flows from Left to Right[J].Psychological Research,2010(1).

[4]Calbris,G.From Left to Right:Coverbal Gestures and Their Symbolic Use of Space[A].Alan Cienki,Cornelia Muller.Metaphor and Gesture[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8.

[5]Boroditsky,L.Does Language Shape Thought Mandarin and English Speakers Conceptions of Time[J].Cognitive Psychology,2001(1).

[6]陈燕,黄希庭.时间隐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4).

[7]吴念阳,徐凝婷,张琰.空间图式加工促进方向性时间表述的理解[J].心理科学,2007(4).

[8]Boroditsky,L.,Fuhrman,O.& McCormick,K.Do English and Mandarin Speakers Think about Time Differently?[J].Cognition,2011(1).

[9]Boroditsky,L.Metaphoric Structuring:Understanding Time through Spatial Metaphors[J].Cognition,2000(75).

[10]Torralbo,A.,Santiago,J.& Lupiáez,J.Flexible Conceptual Projection of Time onto Spatial Frames of Reference[J].Cognitive Science,2006(7).

[11]Ouellet M.,Santiago J.,Israeli Z.,et al.Multimodal Influences of Orthographic Directionality on the“Time is Space”Conceptual Metaphor[A].En Niels Taatgen & Hedderik van Rijn.Actas del 3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 Society,2009.

[12]Fuhrman,O.& Boroditsky,L.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Time:Evidence from an Implicit Nonlinguistic Task[J].Cognitive Science,2010(8).

[1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部,中国聋人协会.中国手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On Asymmetric Phenomenon of English Time Space Metaphors in Hearing Impaired People

YueFengxia

(ForeignLanguageDepartment,NanjingNormalUniversityofSpecialEducation,Nanjing210038)

Hearing impaired people have an asymmetric phenomenon of English Time Space Metaphors between Horizontal Dimension and Vertical Dimension: they show similar “left-past,right-future” time space metaphors in both visual and kinesthetic modality as the normal hearing people whereas they show no “up-past,down-future” time space metaphors in both visual and kinesthetic modality.Learning and using sign language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ir horizontal dimensional time space metaphors in English from the left right axis similar to the normal hearing people,but hinders the formation of their vertical dimensional time space metaphors in English.

lack of auditor modality;time space metaphor;asymmetry

2015-06-01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SJB740022)

岳凤霞(1982-),女,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语言教学研究。

H315

A

1673-1395 (2015)08-0075-05

猜你喜欢

错误率被试者手语
德西效应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无声的世界里,怎样唱一首歌?
德西效应
小学生分数计算高错误率成因及对策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正视错误,寻求策略
解析小学高段学生英语单词抄写作业错误原因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
奇怪的手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