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暴雨与湿证的气象学关系

2015-02-24

现代农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气象学脑炎气压

汪 洋

内蒙古气象台

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工作与生活。 暴雨又是一种致病因素,但其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尤其是与湿证的生物气象学研究报道不多。

一、生物气象学与气象病

自古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天气和气候能影响人的健康。 但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并逐渐形成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生物气象学。 据国际生物气象学会的定义:生物气象学是研究大气以及地球外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给予植物、动物、 人类即生物体的一般理化因素的规律或不规律、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科学。 即使是健康人,由于天气、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其精神和身体也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气候变化大的时候就会引起疾病,甚至可使原有病情加重乃至死亡。 因此,把与气象有密切关系的症候群叫气象病。 近年,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大气污染已经引起了一些疾病,这种人为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可称为广义的气象病。

二、暴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暴雨前后一般都有风向、风力、气温、空气湿度、气压等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甚至诱发或引起某些疾病。多数病毒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随湿度的增高而数量增加,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流感病毒则随湿度和风速的减低而数量增加。通过对泰国北部秦吗地区脑炎患者月发生率和平均气温及雨量关系的调查表明,脑炎患者约半数是日本脑炎,但其高峰不在气温最高的4 月,而在降雨量最多的7、8 月。 而在日本等温带,夏季里媒介蚊的个体数急剧上升,日本脑炎发生率也达到最高峰。 在我国,有学者证实,气象因素与小儿肺炎发病密切相关,气温、相对湿度与肺炎发病率呈负相关,气压与肺炎发病率呈正相关。 在炎热多雨的夏秋季, 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可感染为肺炎。不同的气象环境条件下给予的药物也可产生不同的作用。

三、暴雨与湿邪的关系

唐以前,“雨”被认为是一种致病因素。 如公元前514 年,秦国医和就提出“阴、阳、风、雨、晦、明”为六种致病因素;《素问·调经论》提出风、雨 、寒、暑为致病因素。直到唐代王冰补运气七篇,才提出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气”,太过则为致病因素,称“六淫”。可见,“雨”邪已归纳入其它邪气中,而根据湿邪的病因研究,雨邪属于湿邪。暴雨较微雨、小雨、大雨等量大、危害性大,对人体影响也更大,故而,暴雨属湿邪,湿邪包括暴雨。暴雨降时可作为“清湿”伤气分,走上焦;既降则又可为在地之湿,为“浊湿”,走下焦,易入血分。暴雨因其发生前后大都有风力、风向、温度等的变化,故其致病多兼挟风、寒等邪。

四、人工气象室研究

为了方便研究, 美国的Hollander 制作了精密的人工气象室进行实验,即制作了温度、湿度、气压、气流和离子浓度五个可随意变化的气象条件, 称之为Climatron 房间。 创造了在外面操纵而住在里面的风湿病患者并不知道的气象条件,观察此种条件对风湿症状的影响。结果,当气压下降而湿度上升时,患者症状立即加重,如单纯是气压下降或湿度上升,症状几乎没有变化。 虽然气象条件变化时可导致恶化,但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即使条件恶化, 症状也不太受影响。此结果与风湿病患者经常主诉的气象前锋经过时症状加重是一致的,特别是雨前疼痛加重、雨后减轻这一事实在科学上是有根据的。

猜你喜欢

气象学脑炎气压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看不见的气压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黑龙江省气象学会举办2020年防雷技术个人能力认定考试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出人意料的气象学结论
问天人——记中国气象学泰斗叶笃正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大气科学(气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