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蔬菜打药有讲究
2015-02-24肖丰
肖 丰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老河土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打药前清洗喷雾器和管路、打药不能漏喷、重喷等大家都清楚了。那么打药前、打药后、打药时还有什么应该注意呢?
一、清理病残体
病枝病叶病果甚至病株都是传染源,把它们清理出棚就是减少了传染源,自然打药的效果会好些。
二、选择打药的日期
多数的农民都是掐指算着, 一星期左右打一次药。 但病害的防治最重要的调节环境条件,而不是打药。 有的农民可以做到连续五六十天不打药,只有该打药的时候才打药,打要打在关键点上。 比如浇水前一天、阴天前一天、初次发现重点病害的时候等。因为此时不打药,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损失。
三、选择打药的时间
打药的时间不是固定的,但原则一是打药的时候要保持通风, 原则二是高温强光时间段里不要打药,比如夏天中午。 有一次在新疆遇到一户农民,早上还没放风呢,药打完了,而且还不准备放风,这样做不行,整个晚上棚里很湿,早上再加这么多水,有的病菌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进入蔬菜。 如果下午打药,应该在闭风前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前打完, 以保证排出湿气。当然,对于个别的虫害,打药有特殊的时间要求是另外一回事。
四、药物的选择
如果是防病,应当清楚地知道当时当地关键是防什么病,例如番茄灰霉病着重在冬春防,病毒病重在夏秋防;如果是治病,药物一定要对症,拿不准的找专家看看,不能猜。
五、药物的稀释倍数
农药应当按说明使用,可以稍微加量,但我不建议加倍使用。 如果感觉药效不好,一是可以换用别的药,二是改进自己的打药技术。
六、药物的混配
防病时打保护剂,病害初期可以用保护剂混内吸剂。 同一成份的农药不要混配,而有的农民对农药的成份连看都不看,怎么能做得好呢。 大分子有机型的药物一般可以混配,小分子的药物要慎重,特别是碱性的(扯远点说,钙肥与其它肥料和农药的混合要慎重也是这个道理)。
七、药物的浓度
所有药物和肥料的总浓度一般不要超过千分之三,如果达到千分之五,很容易产生药害。
八、喷雾的效果
喷雾最佳的效果是,在叶片背面布满密密麻麻的小水点。 这是由喷雾器的压力和行走速度决定的,走得慢了水点容易连片,快了水点稀或打不到,压力小了水点大。所以开始打药的时候要检查一下喷雾的效果。
打药后一两天,注意观察疫情,以确定是不是需要再一次打药、打什么药。多数农药,其同一成份的药物连续使用不要超过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