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蛋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15-02-24王鸿艳

现代农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单定苗玉米螟

王鸿艳

凌源市大王杖子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优质蛋白玉米,又称高赖氨酸玉米,其籽粒所含赖氨酸含量在0.4%以上,较普通玉米高一倍左右,色氨酸、精氨酸的含量比普通玉米提高60%以上,提高了玉米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动物的消化率,用这种玉米养猪比普通玉米饲料报酬率提高30%~40%,养鸡产蛋量提高15%~20%,发展优质蛋白玉米,并与饲料工业相结合,对促进我国养猪业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凌源市种植优质蛋白玉米已有10多年的历史,涌现出许多小面积每亩单产超过850千克地块。现将优质蛋白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选择优质蛋白玉米品种

与普通玉米品种相比,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种植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硬质或半硬质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凌源地区适合的品种为中单3710、中单9409。

二、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

优质蛋白玉米是由O2隐性单基因转育的,如果接受了普通玉米的花粉,由于花粉直感现象,在当代的籽粒上就会失去高赖氨酸特性而与普通玉米相同,所以要进行隔离生产。为便于隔离最好集中连片种植,隔离的方法有时间隔离、空间隔离和屏障隔离。空间隔离的距离应不少于100米;时间隔离时一般播种错期15天以上;也可利用树林、村庄、种植高杆作物等自然屏障阻隔其它玉米花粉。

三、提高播种质量

1.精细整地

要选择质地适中的地块,以壤质土或偏黏土质为好,有利于提高蛋白含量。播前整好地,浇足底墒水。整地要做到无根茬、无坷垃,上虚下实,埂直。

2.施足基肥

要施足基肥,补施苗肥,早施重施穗肥。按“控氮、增磷、补钾”的原则确定肥料的种类和数量。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千克,磷酸二氨25千克,尿素5千克,氯化钾10千克作基肥,有机肥整地时撒施,化肥混合后条施。

3.种子处理

播种前应精选种子,去除破碎粒、小粒。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把种子摊在地上或席上连续晒种2~3天,中单3710、中单9409优质蛋白玉米一定要进行包衣。因为这两个品种种子子粒适口性好,容易遭到地下害虫和田鼠的咬食;再则容易感染病害,比如丝黑穗病和穗腐病,有些种子在下种前已经感染了病害,经过包衣,可以杀灭这些病害。

4.适期晚播

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最适春播期的偏后阶段,土壤干湿适度时下种为宜。凌源地区的最佳播期为5月上旬,播种深度3~5厘米为宜,每穴播4~5粒种子。适期晚播可以缩短幼苗出土时间,减少丝黑穗病感染机会。

四、合理密植

凌源地区适宜的密度为每亩保苗3500~3800株。最佳种植方式为清种等行距种植,行距为50厘米,株距为35~38厘米。

五、加强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出苗后要查苗,缺苗要补种,后期缺苗就地移苗补栽力求达到全苗,在三叶时进行间苗,去弱苗、去病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当幼苗长到5片叶时定苗。

2.中耕除草

防除杂草的方法有人工除草和除草剂除草。人工除草主要是在三叶期浅锄3~5厘米,定苗后和拔节期深锄10~12厘米。应用化学除草,每亩用50%乙草胺150~200毫升对水25~30升,在播后出苗前喷洒土壤即可。

3.追肥灌水

每亩追施尿素40千克,在3~4片叶时追施10%的尿素,做到施小苗不施大苗,促平衡生长,剩余的肥料在拔节后5~10天,一次性开穴追施,促进中上部茎叶生长,主攻大穗。玉米生长中期特别是玉米拔节期至灌浆期,如遇旱应坚持及早浇水抗旱。若遇多雨天气,及时排除积水。

4.防治病虫害

(1)农业措施防治。在4月底玉米螟蛹羽化期,将玉米秸秆处理。消灭越冬的害虫。

(2)生物措施防治。对玉米螟的防治可用白僵菌防治和赤眼蜂防治。

(3)化学防治。地老虎用敌百虫拌嫩菜叶诱杀,枯纹病用景岗毒素等药剂防治,玉米螟用虫劲特防治,蚜虫用乐果等药剂防治。严格把握施药浓度和方法,适期防治,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玉米的主要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防治玉米大、小斑病除选用抗病品种和种子包衣外,可在病害发生期,用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剂500~800倍液,间隔10~15 天,连续喷 2~3 次。

六、适时收获,及时晾晒

优质蛋白玉米的收获不宜太迟,一般苞叶变黄就是成熟的标志,不像普通玉米苞叶发白变松时才完全成熟。成熟后要选择晴天抓紧收获并及时晾晒,因为优质蛋白玉米成熟后籽粒的含水量比普通玉米高,以防霉变。其它栽培措施与普通玉米相同。

猜你喜欢

中单定苗玉米螟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陪你去看流星雨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被筒式中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S系列赛五大中单英雄
便换式中单的研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