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玉米高产管理技术

2015-02-24何水柯

现代农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喇叭口定苗夏玉米

何水柯

河南省西华县农业局园艺站

夏玉米高产管理技术

何水柯

河南省西华县农业局园艺站

围绕“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项目,通过多年的农技推广一线工作,借助“科技入户”工程和“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粮食生产活动,拟定了夏玉米高产一系列配套技术并用于当地玉米生产指导,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归纳总结如下,以期给各地夏玉米生产提供借鉴。

一、精细播种

1.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基肥

高肥力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基础,每亩施用有机肥200~500千克或优质腐熟圈肥3000~4000千克;化肥的施用原则是磷钾肥全部做基肥,尽可能少用氮素化肥做基肥。

2.选择良种,药剂拌种

选择高产、稳产、多抗优质品种,平原地区推广掖单13、西玉3号、中单32等;棉田套种选用矮秆、生育期短的掖单22、掖单51等。播种前,需要浸种8小时,晾干后用40%甲基异柳磷和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或用种子包衣剂包衣。

3.合理密植,适期播种

采用宽窄行种植方式,宽行60厘米、窄行20厘米,紧凑型玉米株距6~8厘米,亩株数4500株左右;夏直播玉米的播期越早越好,黄淮流域播种一般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夏玉米。

4.施用化学除草剂,杜绝杂草

在播种后出苗前地表喷洒除草剂,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对水30~50千克,均匀喷洒地面;播种后没有及时喷洒除草剂的,也可以在玉米进入拔节期后,用72%的2,4滴丁酯每亩50~70克或用80%的2,4-滴钠盐每亩75~100克喷雾,及时除草。

二、田间管理

按照玉米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田间管理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

1.苗期管理

苗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根壮苗,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实现苗足、苗齐、苗壮和早发。

(1)及时间苗、定苗。间苗、定苗的时间要因地、因苗、因具体条件来确定。夏直播玉米生长快、易保苗,可适期早进行。一般情况下可以把握3片可见叶时间苗,5片可见叶时定苗。

(2)及时中耕、除草。定苗前后中耕易浅,一般5厘米左右;拔节期前后中耕应深些,一般10厘米左右。苗期一般中耕2次,达到破除板结,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的目的。

(3)及时追肥、浇水。一般在定苗后至拔节期进行。在距玉米植株15~20厘米处深度应大于5厘米开沟施肥,苗期追肥量,原则上磷、钾肥全部施入,氮肥追施量因地、因苗确定。玉米苗期追肥除速效氮肥外,应重视速效磷、钾肥的配合施用。玉米在苗期耐旱能力较强,一般不需灌溉。

(4)及时防治病虫害。播种时使用毒土或种衣剂拌种;出苗后可用2.5%的敌杀死800~1000倍,于傍晚时喷洒苗行地面,或配成0.05%的毒砂撒于苗行两侧,防治地老虎。用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洒苗心防治蚜虫、蓟马、稻飞虱。用20%速灭杀丁乳油或50%辛硫磷1500~2000倍防治粘虫。

2.玉米穗期管理

玉米拔节至抽雄这一阶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的阶段,需要的养分、水分也比较多。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秆壮、叶大、穗大、粒多,特别是要重视大喇叭口期的肥水管理。主要田间管理栽培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拔除弱株,中耕促根。夏玉米一般种植密度偏大,由于种子、地力、肥水、病虫为害及营养条件的不均衡,不可避免的产生小株、弱株。套种玉米由于生长环境较差,产生小株和弱株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小株、弱株既占据一定空间,影响通风透光,消耗肥水,又不能形成相应的产量。因此,应及早拔除,以提高群体质量。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浅,以保根蓄墒。

(2)重施穗肥。夏玉米穗期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生长速度极快,需肥量很大。夏玉米穗期(大喇叭期前后)是追肥最重要的时期。穗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追肥时间一般以大喇叭口期为好,具体运用要因苗势、地力确定。一般每亩追标准氮肥40千克,距玉米行15~20厘米,条施或穴施深10厘米左右,缺墒时应施后随时灌溉,提高肥效。

(3)及时浇水和排灌。夏玉米穗期气温较高,植株生长旺盛,蒸腾、蒸发量大,需水多,尤其该阶段的后半期需水量更大。玉米穗期阶段要灌好两次水,第一次在大喇叭口前后,第二次在抽雄前后,一般灌水量要大,但也要看实际情况,掌握适度。玉米穗期虽需水量较多,但土壤水分过多,湿度过大时,也会影响根系活力,从而导致大幅度减产,多雨年份,积水地块,特别是低洼地,遇涝应及时排除。

(4)防病虫、防倒伏。夏玉米穗期药剂防治玉米茎腐病可用10%双效灵200倍液,在拔节期及抽雄前后各喷1次。玉米螟一般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可在9~11片展开叶期间,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2.5%的辛硫磷颗粒剂撒于心叶丛中防治,每株用量1~2克。

3.花粒期管理

玉米抽雄到完熟阶段为花粒期。此期是玉米籽粒产量的形成阶段,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植株早衰,维持较大的绿叶面积,提高光合能力,争取粒多、粒重。主要田间管理栽培措施有:

(1)补施攻粒肥。攻粒肥一般在雌穗开花期前后追施,以速效氮肥为主,注意肥水结合。高产夏玉米生育后期需肥量较大,对灌浆期表现缺肥的地块,还可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快速补给。

(2)及时浇水与排涝。玉米花粒期应灌好两次关键水:第一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水;第二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花粒期灌水要做到因墒而异,灵活运用,砂壤土、轻壤土应增加灌水次数;粘土、壤土可适时适量灌水;群体大的应增加灌水次数及灌水量。籽粒灌浆过程中,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

(3)人工去雄与辅助授粉。在雄穗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散粉时可拔除全田雄穗的二分之一(隔行或隔株),地边、地头不要去雄,以利边际玉米雌穗授粉。在授粉结束后再将余下的雄穗全部拔除。高产地块群体较大,叶片重叠,个别植株花丝授粉困难,在授粉后期要逐株进行检查,对未授粉的新鲜花丝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增加穗粒数。

(4)拔除空株。为减少空株对光、水、肥等资源的竞争和消耗,在辅助授粉10天以后,对全田植株逐一检查,发现空株将其拔除,以达到提高群体产量的目的。

(5)适期收获。玉米收获过早会导致生育期不足而减产。玉米籽粒生理成熟的主要标志有两个,一是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二是籽粒乳线消失。适期收获的玉米籽粒饱满充实,籽粒比较均匀,小粒、秕粒明显减少,籽粒含水量比较低,便于脱粒和储放,商品质量会有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喇叭口定苗夏玉米
尾管固井回接筒铣锥限位清铣及修复技术
巴西2020—2021年度夏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7.7%
双进单出喇叭口在赛络纺AB纱生产中的应用
小麦收割之后 如何种植夏玉米才能高产
玉米种植及田间管理技术
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玉米苗喇叭口节肢动物群落与植株冠层信息的RDA分析
带压作业喇叭口的改进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