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改革初探

2015-10-21樊亚敏张变莉

现代农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方式植物

樊亚敏 张变莉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农业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改革初探

樊亚敏 张变莉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植物组织培养》是农业高职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园艺、园林、生物技术等)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针对其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样性、注重实践教学等改革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农业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改革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渗入到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到农业、林业、工业和医药业等领域,成为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手段。尤其是在植物组培快繁、植物脱毒、新品种培育、种质资源的保存、药用植物工厂化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鉴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植物生产类专业(园艺、园林、植保、种子、生物技术等)开设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鉴于农业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学校的实践条件以及人才培养要求,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讲解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实验室的构建、基本操作技术、脱毒培养、器官培养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针对以往的《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和考核方法单一等问题,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一、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拓展

《植物组织培养》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验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2]。因此要求学生既要掌握理论知识,也能独立地完成实验操作(包括母液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无菌操作等)。在理论教学中,结合农业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知识比较薄弱,通过教研和实践,明确课程定位: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其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植物组织培养的管理型和技能型人才。根据该课程的定位明确教学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其中知识目标就是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会设计一个小型的组培实验室,掌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各种器官的培养[2];能力目标会使用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会配制各种母液、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无菌操作、试管苗的驯化移栽、试管苗移栽后的管理、能够设计培养植物以及能够解决组培中常遇到的污染、褐变、玻璃化等问题[2]。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采用的教材是由梁明勤、陈世昌主编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本教材根据职业院校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编写的,该教材主要包括9个学习情境,教学内容有植物组织培养的认知、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能、植物组织培养的快繁技术、植物脱毒技术、马铃薯快繁与脱毒、兰花组培快繁技术、植物育种等。

另外,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除了介绍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外,还要鼓励学生去查看一些相关的期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并推荐一些好的专业网站,让学生及时了解组织培养方面的新知识和技术,这些都将大大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其专业知识面,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由于农业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在课程内容的讲解中要直观、形象、简洁,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方法多样性

1.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由于《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是在大学二年级开课,在一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植物与植物生理》《遗传》《普通生物学》《园林苗圃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为该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教师在课程的讲解中要注重联系专业生产实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这也势必要求任课教师知识面要广泛,要不断地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使教学内容能够反映当前的技术发展。在讲授过程中灵活运用举例、启发、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主动引入到课程中,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引入动物中的克隆,问一下克隆羊多莉是怎么来的?普及一下动物克隆方面的知识,然后引入到该课程,植物组织培养也称为植物克隆。或者我们可以拿一个叶片或一个枝条,采用提问的方法问学生怎样让这个叶片或枝条长成一个完整植株。此外,教师在讲授各种植物器官培养方法时,还可采用归纳总结和分析比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这部分内容。最后,教师在每堂课讲授时要留出5~10分钟时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交流,通过这种互动式交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次所学内容。

2.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给学生讲解,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不易理解,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3]。而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文字、图片和声音的同步,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生动的演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比如在讲授高压锅的使用这一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在黑板上介绍高压锅的组成部分及使用方法,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不能很好的掌握高压锅的使用方法。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图片看到各种不同外形的高压锅,然后再介绍构造、使用。最后再采用现场教学法,带领学生到实验室,以实物为例介绍其构造并演示其使用方法,通过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形象、直观,更好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对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在实验安排中,要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具体职务的生产为载体,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培养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技能和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目标(见表1)。在每次实验中,教师首先现场讲解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需要注意的事项,每个实验大概讲解30~40分钟,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然后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及时纠正出现的各种操作错误,并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既利于学生操作规范化,又加深其对操作错误的认识,提高其操作水平和基本技能。每个实验都要求学生掌握该实验的目的、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写出实验报告。另外,在实验最后1~2天,以组长为负责人,以某种植物为例,查资料,进行培养基配方的设计、选择外植体并进行无菌操作,后期观察接种后的污染率、萌发率,并做好记录。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以后从事组培方面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另外,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老师的科研中,教学和科研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比如在老师一些植物器官培养中,让学生参与到外植体的选择、消毒,培养基配方的设计;再比如在百合的继代培养中,培养基配方的选择、统计芽的增值率。菊花的移栽选择的基质,如何配比、移栽后的管理。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科研活动,掌握科研研究方法。能够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科学严谨态度,增加学习兴趣,为以后他们从事本专业打好基础[4]。

表1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内容

四、完善课程考核制度

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方案设计等内容的掌握情况,在考核方面我们进行了改革:①减少理论课成绩的比重,将理论成绩由原来的70%降到50%,主要是采用期末考试卷来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内容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和计算等几种题型组成,能比较全面地反应该课程教学大纲,也能够反应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②加大实践技能的考核,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40%。该课程有1周的实验,通过这1周的实验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的最后一天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母液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无菌操作等情况,观察学生在实验中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③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主要有上课的考勤、学生上课的表现及作业三部分组成。

植物组织培养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它的发展非常迅速,已渗透到生物学科的各个领域。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在理论教学中辅以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断地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优化教学内容,采用或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1]陈世昌.植物组织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1-2.

[2]肖辉海,郝小花,王文龙,等.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419-17421.

[3]宋江华,孙俊,方从兵,等.《园艺植物组织培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78-5279.

[4]徐凌飞,屈锋敏,李春梅.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3),57-58.

[5]曾艳玲,张党权,谭晓风,等.《植物组织培养》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4):168-169.

猜你喜欢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方式植物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哦,不怕,不怕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类通识任选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浅析罗汉果组织培养新技术的探索
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开展生物学 “植物组织培养” 选修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