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无公害莴笋籽良种繁育栽培技术要点
2015-02-24俞素芬
俞素芬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力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宾川县无公害莴笋籽良种繁育栽培技术要点
俞素芬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力角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莴笋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即可生食,也可熟食,消费量大,市场前景好。发展莴笋籽生产,即提高复种指数,又可增加农民收入。
莴笋籽良种繁育
宾川县位于大理州东北部金沙江南岸的干热河谷地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近几年来,有很多农民在烤烟采收后种植莴笋,收莴笋籽,经济效益较好。莴笋籽良种繁育历年在蔬菜中占有较大比例,为了搞好莴笋籽生产提高莴笋籽质量,达到无公害蔬菜的要求,确保莴笋籽外销畅通,带动我县莴笋籽产业的发展。特提出以下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及商品性状较好的尖叶、圆叶型品种。
二、育苗
1.种子处理
播种前,在充分晒透种子的情况下,每100克种子用3~5克多菌灵进行拌种。
2.苗床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良好的田块作苗床,每平方米苗床施复合肥20克+铺钙150克,然后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再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3克/平方米,均匀撒于墒面待播。
3.播种
(1)播种时间。9月5日至10月5日。
(2)播种方法及用种量。播种前,苗床应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撒0.5厘米厚的一层细土,即可播种,一般每亩大田用种100克,每100克种子用0.5克细土拌匀后撒播,然后盖1~2厘米厚的稻草。
4.苗期管理
播种后5~7天莴笋即可出苗,苗出齐后,用1∶20的清粪水加0.3%复合肥进行浇施,每10~15天1次。当苗长至4~5叶时,即可选壮苗移栽。
三、整地移栽
莴笋产区前作忌菊科作物,茬口上可采取水稻--莴笋,玉米--莴笋,烤烟--莴笋。前作收获后,适时翻犁、暴晒,然后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普钙50千克,复合肥20千克,精细整地,并按1.0米南北向开墒,墒面宽0.7米,做到墒平、沟直、土细,然后按株行距25厘米×25厘米,打浅塘移栽。
四、大田水肥管理
1.灌水
移栽前灌水浸墒,栽后在第3~5天一次。以视墒情适时灌水,一般15天左右一次,最后一次灌水距种子采收需15天以上。
2.中耕
移栽活后,根据土壤墒情及田间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结。
3.适时追肥
移栽苗成活后,应浇施肥1:20的清粪水+0.5%的复合肥,10天1次,连浇2次。当莴茎长至6~8厘米时,每亩施1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钾。
五、病虫害防治
霜霉病:可用53%甲霜灵锰锌500~800倍液或百菌清500~600倍液防治。
菌核病:可用10%的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
蜗牛、蚜虫、菜青虫、潜叶蝇:可用阿维菌素乳油、吡虫啉粉剂、三氯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
以上病虫每7天防一次,连防2~3次,药剂要交替使用。
六、种株选择
莴笋留种期间应严格选种。选择标准除具有本品种特性、特征外,还应选择抽苔晚、节间密、没有侧枝,叶片少、茎粗而长不开裂,无病害的植株,开花初期要严格拔除开花早的植株。
七、适时采收
翌年4月初,当莴笋果实由绿变黄,头状花房的总苞呈褐色,顶端吐蕊白絮(俗称开白花)时,为最佳采收期,可视植株果实成熟情况,花序成熟一枝采一枝,采收后将其堆放1~2天,然后及时风干扬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