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2-24邹振辉江西省峡江县马埠镇中心卫生院331409
邹振辉 江西省峡江县马埠镇中心卫生院 331409
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邹振辉江西省峡江县马埠镇中心卫生院331409
摘要目的:分析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6例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加味左金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左金丸组方汤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较好,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加味左金丸肝胃不和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为慢性胃黏膜的浅表性炎症,患者大多伴随消化不良、嗳气、恶心等临床表现[1]。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易复发,并发症较多,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副作用较明显,患者难以耐受,疗效较低。本院对收治的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实施加味左金丸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41.33±2.45)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25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2.01±2.86)岁。患者均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和肝胃不和型诊断标准[2],主症:腹部隐痛、胃脘胀满、胁肋胀痛、恶心呕吐;次症:胸闷、食欲减退、大便不畅、舌苔薄白等。排除标准:妊娠者、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者、胃黏膜增生者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氢氧化铝凝胶10ml,3次/d;雷尼替丁300mg/次,2次/d。共治疗30d。观察组采取加味左金丸治疗,药物如下:黄连、吴茱萸、黄芩、柴胡、木香、香附、郁金、白芍、青皮、枳壳、陈皮、延胡索、当归、甘草等。每日1剂,早晚2次饭后1h口服。
1.3疗效判定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1)痊愈:临床症状、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均消失,慢性炎症治愈,胃黏膜恢复正常,胆汁返流消失;(2)显效:临床症状、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基本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胃黏膜基本愈合,胆汁返流减少>2/3;(3)有效:临床症状、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有所好转,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胆汁返流减少>1/2;(4)无效:上述指标未改变。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计量资料分别用χ2、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以多种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根治性特效药物,临床治疗以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促进胃动力改善等综合治疗为主。雷尼替丁为临床常用组胺H2受体拮抗剂,具有强效抑酸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的效果,而氢氧化铝凝胶则有保护溃疡面、局部止血、抗酸等作用,作用缓慢而持久,但效力较弱[4],两药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确切,但仍不能令人满意。
加味左金丸作为清肝泻火、降逆止痛药剂,临床用于胃脘胀满、痛连两胁、嗳气吞酸等疾病治疗中。黄连、吴茱萸、黄芩、柴胡、当归、香附、白芍、木香、郁金、青皮、陈皮、延胡索、枳壳、甘草等作为加味左金丸药剂的主要药物,水煎剂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可起到疏肝和胃、降逆止呕等功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5]。药物中的黄连、吴茱萸,均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等功效,可有效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黄芩苦寒具清热燥湿、镇痛抗炎之功效。相关研究表明,黄芩、黄连有利于杀灭HP,柴胡有利于解热、抗炎、促进免疫功能等[6]。上述药物具有良好的协同和加强作用,共奏疏肝清热、降逆止呃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加味左金丸具有抗炎、镇痛、抗溃疡等作用,避免胃黏膜损伤等。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道春[5]等报道相符合。
综上所述,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安全,无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孟灿,费建平.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中医药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4):92-94.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天津)〔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3):172-1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9-121.
[4]付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2,10(27):1321-1322.
[5]王道春.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3):622-623.
[6]李奕升,郭洪波,罗辉娥,等.加味左金丸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6):35-37.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5-03-30
中图分类号:R57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1-29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