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2015-02-24韦彩娥黄黎彦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传染科547000
韦彩娥 黄黎彦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传染科 547000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韦彩娥黄黎彦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传染科547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施予6个月的自我效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自我效能的改变。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自我效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自我效能护理干预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应付某种困难情景能力或成功实施、完成某行为目标的信念[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病程长、病情易复发且难以根治等原因,患者长期处于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状态下导致自我效能差,患者自我效能差反过来影响疾病的稳定和康复,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施予系列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20~68(35.5±10.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中专39例、大专及以上16例;婚姻状况:已婚41例、未婚28例、离异或其他1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在2010年制订的《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2]。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照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和出院随访等;干预组施予6个月的自我效能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认知干预:患者住院期间通过每日15~30min的一对一访谈、每周1次的知识讲座、发放慢性乙型肝炎健康宣教小手册、出院后每月1次乙肝知识团体授课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合理服药、乙肝防治、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负性心理情绪的应对等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提升其自我效能。在对患者访谈过程中注意聆听其讲述,准确地回答患者的疑问和问题。通过沟通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可能出现或已出现的心理负性情绪进行及时疏导。
1.2.2行为契约:与患者签订提高自我效能的行为改变合同,使其明白行为目标。制订奖惩措施,对患者做得好的、有进步的自我护理行为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做得不好的行为予以劝说。如对每天坚持按时按量服药的患者给予表扬及发放奖品,鼓励其继续发扬、再接再厉;对每天未按时服药、以忘记为借口漏服药的患者给予批评、劝说,强调服药对机体和疾病的好处并发放相关资料或观看视频资料,使患者能充分认识到遵医服药的益处。
1.2.3替代经验:他人的成功经验对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每月举办1次慢性乙型肝炎病友交流会,邀请HBsAg已转阴性的患者及自我效能优异的患者或志愿者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使患者认知该病是可治愈的及良好的自我效能对治愈疾病的影响,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提高自我效能的重要性。
1.2.4负性刺激回避:如某患者熟知的乙肝病友病情恶化或死亡等相关信息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打击,削弱患者的努力而致患者不愿意发挥自我效能,因此应尽量避免此类消息让患者知晓。对同期有合并严重并发症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将患者相对隔离,避免安排于同一间病房内。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效果,采用自制的慢性乙型肝炎自我效能量表测评患者自我效能的改变。该量表经查阅并参照相关文献[3]、经多名肝病临床医学和护理专家共同探讨制订,包含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1分=不同意、2分=说不清、3分=基本同意、4分=同意,总分等于各条目分之和,总分10~4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自我效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3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的不可根治性和传染性、社会的不认同感等造成患者诸多负性心理情绪及不愿意发挥自我效能等,使患者的遵医治疗依从性差。据研究报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高自我效能可有效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4]。本文通过认知干预、行为契约、替代经验和负性刺激回避等自我效能干预措施,其中对疾病的认知是患者遵医治疗的基础,提高患者对慢性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理性认知,使患者认识到不轻信广告、偏方和秘方、规律合理服药停药,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负性刺激回避使患者排除消极情绪、保持心情放松等对疾病康复的益处;行为契约能使患者体验到自我管理行为改变对自身的收益并对其好的行为改变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制订奖励措施,增强患者行为改变的动机,促使其继续保持该行为;来自于其他相同疾病的患者提供提高自我效能优秀经验对疾病的影响更具有说服力,通过病友交流会中病友间的沟通交流使患者从榜样身上获得间接的成功经验,能够改善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预期结果,增强治愈的信心。从本文结果可见,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自我效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细定,廖华,张翠芳,等.以自我效能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8(7C):2616-2617.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6,43(2):162-170.
[3]郭晓迪,谭坚铃,陈琪尔.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9):2244-2247.
[4]莎莉,许勤,华琳,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2):4075-4078.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5-03-06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1-3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