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荣昌陶的装饰工艺

2015-02-24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8期
关键词:刻花白泥红泥

钟 鸣

于荣昌安富陶都愽物馆

荣昌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宋时期荣昌安富地区烧陶业已经比较发达,明清时期荣昌安富制陶业持续发展,尤其是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三大陶, 荣昌陶、宜兴陶、石湾陶在清朝康熙时期, 因泥土的性质不同产生了各自不一样工艺特征,也是在这一个时期三大陶区陶业行成鼎盛时代,发展出各工艺特色,荣昌陶的土质、造型、釉色、装饰等都有中国西部川南地域的工艺特征。主要生产日用品缸缸缽缽.烟具.酒缸.酒具.茶具.罐类等,而荣昌陶地域概念范围是隆昌.荣昌.大足. 泸州.永川等五地.这一带的土质含矿物质基本一至,因此.在清朝康熙年间制陶业盛行,特别是在荣昌、隆昌、泸州等交界之地制陶最为典型.

这里特别要提到荣昌陶丰富装饰工艺特征,装饰分为以下十多种方面:釉色、刻花、点花、贴花、印花、堆花、雕刻、绞泥等等。

1、釉色装饰:主要是在红泥和白泥的陶胎上,施一层或多层釉料装饰。各时期施釉装饰不一样,唐代主要为粗陶浅三彩;宋代主要为粗瓷青釉、天钼釉、乌金釉等;清末至民国时期主要有粗瓷、细陶、粗陶,釉色装饰更多更丰富一些,有初级硃砂红釉、棕黄釉、绿釉、黑釉、钧釉等;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釉色装饰有空前的发展,达到一百多种釉色,有着当地区特征的釉料。品种主要有天然红釉、黄釉、绿釉、黑釉;多种硃砂釉、硒绿釉、天目釉、铜釉;多种金砂釉、乌金釉;多种无光釉、红钧釉、紫钧釉、兰钧釉、黃钧釉等,在全国罕见。

点花作品

堆花作品

绞泥作品

荣昌陶的釉色与本地土质有着根本的相关,而且在红泥和白泥上同施一样的釉色,烧制出来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泥料的配制不一样釉色也有变化,烧成时也会对釉色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烧成时温度的不同,及温度起伏产生的窑变,釉色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万千变化。而最难得的是窑变佳品釉色,其中荣昌陶的硃砂釉就是一种最难烧制的釉色,因此硃砂釉成为荣昌陶最珍贵的釉色品种。

硃砂釉有高、中、低温度的釉料,烧成的温度,窑炉气氛以及火位都十分讲究。荣昌旳朱砂釉佳品呈现樱桃红、桔黄红、大红、黄色,红呈现出一种燃烧的火焰、绚丽、釉色丰富多彩的变化,流动之美,跳动、艳丽、喜庆之感,形成一种很自然的过度之色,与绿釉、黑釉、黄釉、白釉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正符合当地民间大红大喜的习俗装饰。在传统的老窑倒烟窑中,放置在窑炉中部第二排用粗钵套盖上,松木材或黑煤烧制的成品为最佳。所以放置的火位不同,烧制出来的硃砂釉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呈色。硃砂釉十分讲究窑炉的温度和窑炉的气氛,有时一窑几百件,只有几件好的作品,甚至难获一件佳品。由于高、中、低温度,硃砂釉在荣昌陶白泥和红泥上施釉,同一釉色却会呈现不同色彩。有的呈现樱桃红,有的是橘黄色,有的却是黄色。

景德镇的祭红釉呈现出高贵的均匀,华丽之美,犹如美女之颜。而荣昌陶的硃砂釉,红釉的呈现犹如燃烧的火焰般绚丽,吉祥、富贵、大气。釉色变化之丰富多彩,流动之美,那樱桃红、大红、橘黄是一种自然的过度,越看这种釉色越有一种火焰跳动,呈现冉冉上升的男人气概!因此,我更喜欢这种几百年流传下来的名贵绚丽变化丰富之美。但是,由于种种缘故,如今真正好的物品都被埋没在了民间。

70年代末,荣昌陶器厂制作的两米高纯手工拉坯硃砂釉大花瓶,作为国礼送至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现荣昌安富陶都博物馆仅有一件陈放在大厅中。同时,硃砂釉在40年代、5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深受国内外友人喜爱。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许多佳作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现在更有许多收藏人士早已知道硃砂釉的价值,有佳作出现必被抢收。

我相信荣昌陶的硃砂釉必定会呈现它最大的价值,发出最美的光彩,让人们另眼相看,并与景德镇的祭红釉共同驰名于陶瓷界与艺术界。

施釉装饰的工艺程序:首先由师付拉坯,拉出各种红泥或白泥坯体器型, 还有石骨模具注浆或印坯成型, 然后修坯. 洗坯, 等到坯体阴干或烘干后, 才能进行施釉, 在施前要进行测量浓度一般在36度至55度之间,施釉有浸釉.点釉.刷釉.洒釉.喷釉.有单层或多层施釉装饰, 施釉的厚薄由施釉的师付掌握。厚薄浓度不一样,产生效果也不一样,在烧成中气氛.温度.火位都会影响釉色效果, 同一种釉在不同的泥坯上施釉也有不同的效果, 荣昌陶的釉色产品多属流动性, 难得佳品。

2、刻花装饰:荣昌陶的刻花装饰是一大特色,是在红泥和白泥半成品坯上采用相反的泥料化妆土,刻花的图案和工艺是荣昌陶特有的一种风格。它的特征是图案多样、流畅、饱满、无锯齿边,剔出较少的空白,留下更多的图案,图案多含有吉祥、丰收、喜庆之意,以当地民风民俗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物、花草等相关。形式多为二方面续(正反反复出现的图案),角花、满花、散点花、局部花,卷草纹、工字纹、折带纹、水波纹、几何纹,团纹,龙纹、凤纹,鸟类,缠枝、回纹、如意头、抽象图案或装饰性图案,在刻花中还有镂空性刻花,单层或双层。荣昌陶还在一些器型上同时出现几种装饰,手法有刻花、点花、贴花、堆花、上釉。

荣昌陶刻花纹饰都以当地常见的实物为依据,如当地民间的南瓜藤、荷叶、月季、卷草、水波纹、渔网、鱼纹等。尤其是连续性的构图,比如卷草类,最为当地民众认可。当然,在陶器上的装饰纹,也是通过了设计人员到民众中去采风、写生,艰辛不断的美化与提升。让图案与陶器更加的融合,创造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而器型也是以实用为出发点,比如糖罐、盐罐、油罐、酒罐、茶具、茶罐等,即美观又实用,现在都成了藏品。

刻花作品

荣昌陶的刻花的工艺程序; 首先把红泥或白泥化妆土球磨出来,化妆土是较细的无玻璃水的泥浆, 刷或浸化妆土时要把泥浆搅拌均匀,测量浓度一般在45—50度左右。一般刻花采用较多的是在表面浸上一层化妆土,这样使化妆在坯体整体上厚薄均匀,也较多是采用红泥为坯体,化妆土白泥为多,这样图案对比更清楚一些。在刷或浸化妆土前选好与化妆土相反的泥色半干坯,将半干坯体进行刷或浸化妆土,等坯体上化妆土稍干一些后,由拉坯师付在拉坯车上修去不刻花部分,留下要刻花的化妆土部分,再由刻花师付在坯体有化妆土部分上画出设计好的刻花纹样,在刻花中先画出线条,再把要剔掉的部分剔掉,现出坯体本底泥色,要把坯体上剔的部分剃平整,线条流畅,无锯齿出现,这样刻的图案才清楚明快,刻好图案等整体坯干后,再看需上釉装饰否,修饰否,粘接否,一般多数采用施溶块透明釉,这样使坯体与图案对比更加明显,全部完善后才进窑1200度左右烧成,而后才完整作品呈现。

3、荣昌陶点花是荣昌陶的一大特色。用毛笔像画中国画一样,用化妆土在陶器坯体上画出花纹,主要以花草,风景,人物为主,点花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工艺功底,才能掌握好点花的技能。用毛笔醮化妆土泥浆, 在笔上容易流动, 画时要速度较快,因此.画出来的画面有一种中国画的写意画效果,花草主要有兰、竹、菊、牡丹、月季、小点散花等,风景为大写意山水画,人物为大写意古典仕女等。

4、堆、填花是利用各种色泥在陶器坯体上堆.填出所要图案,而一般情况堆. 填花采用的色泥有泥的本色或在泥土中添加各种少量的釉色, 堆.填花需要有一定绘画和雕刻基本功, 堆. 填花主要是以人物、动物、花鸟为主。在宋、明、清时期的高堆填或浅堆填的图案,画面主要出现的是龙凤;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堆填图案十分丰富多样、饱满,多为吉祥喜庆的图案,如兽头、龙纹、凤纹、虎纹、鱼纹、鸟纹、花纹等。

5、雕刻主要是在坯体上雕刻出阴阳的浅浮雕图案,在陶器上作雕刻产品也需要一定绘画和雕刻功底, 才在陶坯应用至入,主要图案有二方连续,以动物、角花、花鸟. 人物图案为主,同时雕刻完后多为施釉装饰。宋代时上的青釉,更能显出浮雕的纹样。以上的装饰都是符合当地民众喜爱的纹饰,以吉祥、喜庆、丰收、福禄寿喜等花纹为主。而器型多数以罐、缸、瓶、壶为主,都是当地民众喜爱的日用品。

成 型

在刻花

6、荣昌陶的绞泥装饰在清朝时期就有了产品出现, 在30年代.50年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都有绞泥产品,主要产品是花瓶.茶具.罐类,但都不是太成熟,产品样不多,绞泥的手法处理只有一种形式手垃坯,白泥和红泥比例上没有多少的讲究,也无艺术性效果.

当今时代的装饰在绞泥方面有了一些新的突破,瓶型、壶型、现代陶艺,壶型绞泥得到充分的发挥,又实用美观,绞纹多样,有全绞,半绞,部位绞。而采用手拉坯,开片、泥条、拉坯和开片、定点绞等工艺手法,图形抽象丰富,似山、似水、似云、似火、似花、似兽、似人、似龙、似凤、似大写意的山水画,似大海汹湧澎湃,似长河源源流畅。特别是现代陶艺,应用荣昌陶的绞胎,采用各种泥料绞合和当今釉色装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产生出形式美.装饰美.时尚美.获得了艺术界、陶艺界的好评,还得到国内外艺术界的赞许并荣获奖项。

因此在装饰上几百年都不间断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丰富、完善。具有这种现象的代表性时期,主要有宋代时期、明清朝康熙年间、清朝末期、以及三十年代、解放初期、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和中期。装饰发展最突出是八十年代初,釉色、刻花等许多装饰工艺最为鼎盛。为发展荣昌陶,荣昌政府在安富街道2011年投资巨款建立和裝修了荣昌陶博物馆,为展示,继承,宣传,发扬荣昌陶的正式场所,同时扶持建立专家和企业工作室,使荣昌陶的传承,发扬,创新也得到有较快的发展,荣昌陶的装饰在传承,发扬,创新中发展,体现出当今的时尚美,形式美,装饰美,抽象美,而体现出多元化的装饰现状。为了荣昌陶装饰发展当地工作人员还在不断摸索创新,今后还会有精彩佳作问世,让人们体会到荣昌陶的真实丰彩。

猜你喜欢

刻花白泥红泥
问刘十九
造纸白泥制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研究
浅谈青瓷刻花装饰艺术的现代表现形式与图案创新
碱回收白泥建材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西夏黑釉剔刻花瓷与宋元黑釉剔刻花瓷的对比研究*
苛化白泥中碳酸钙含量分析讨论
关于烧结红泥消化生石灰系统的改造
耀州瓷刻花装饰手法与创新
末了
泥瓦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