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5-02-24李静解放军第八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省淮安市22300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5期
关键词:负性服药依从性

李静 解放军第八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省淮安市 223001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

李静解放军第八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省淮安市223001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0.5±11.2)mmHg(1mmHg=0.133kPa)、(81.3±9.8)mmHg,低于对照组的(145.2±12.4)mmHg、(93.7±12.1)mmHg(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佳、主动服药,无1例患者未服药,常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27例患者自觉服药,7例患者未服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改善,干预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5-2095-03

目前,高血压人群逐年增多,我国主要以老年高血压为主。仅有一小部分高血压患者单纯饮食调整或服用降压药即可控制血压,但部分患者高血压反复,上下波动大,甚至发生血压骤升脑溢血而死亡[1]。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治疗依从性有关,另外情绪抑郁、突然激动也会引起血压波动[2]。本文探讨心理因素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90例,按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5例。常规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0.4±5.1)岁,高血压病程5~30年,高血脂14例,冠心病16例,脑梗死15例;干预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69.2±6.4)岁,高血压病程6~31年,高血脂16例,冠心病19例,脑梗死10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95mmHg;(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2)神经精神类疾病;(3)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护理人员常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注意事项,分发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普及高血压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提高他们健康知识和技能;定期开展茶话会,鼓励患者间交流治疗经验、感受;帮助患者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低脂饮食。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1)根据患者的自身具体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护理,让患者明白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治疗及预后的不良影响。采用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措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消除其负性情绪,指导患者怎样调理心理,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指导患者深呼吸、听音乐等措施进行心理放松,使患者出现松弛反应,做到肌肉放松,内脏放松,精神心理放松。(2)家属支持。护士需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了解家属对冠心病的认知,对家属进行知识普及,做好家属工作,使家属认识到家人的支持及家庭环境对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性,特别是患者的配偶,使其对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3)健康教育。嘱咐患者保持平和心态,戒烟酒,切忌情绪大起大落,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引导患者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打太极拳、散步、气功锻炼等方式,锻炼身体的适应能力。

1.3观察指标 (1)比较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效果;(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情况;(3)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于预前、后的焦虑程度[3],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4级评分,分值20~80分,将所得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以SAS ≥50分为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量表包括2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4级评分,分值20~80分,将所得总分乘以1.25得标准分,标准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严重。以SDS≥50分为抑郁,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4]。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血压控制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组别n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干预组45161.7±14.3100.1±16.0130.5±11.2*81.3±9.8*常规组45160.2±13.198.7±15.1145.2±12.4*93.7±12.1*t值0.6120.7329.0024.827P值1.0000.5370.0010.042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佳、主动服药,无1例患者未服药,常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变化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改善,干预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s分)

注:干预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t=13.404,14.913,P均<0.05;常规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t=12.701 0,9.113,P均<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t=18.504,18.901,P均<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慢性病,因其长期性、难控性、易并发心脑血管严重疾病等特点,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高血压是由生物学、遗传和社会心理这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5]。长时间高度紧张和反复精神刺激也可引起血压升高[6],因此,自主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在高血压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机制为大脑皮质、下丘脑及肾上腺皮质系统激活,血清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长时间持续应激可使血压调控机制失调,血压持续升高,造成高血压[7,8]。

在做好常规护理基础上,心理护理干预是护理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得到其理解和支持,将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给她们,分析患者此时的心理状况,给予患者帮助以满足其需求。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一方面能够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了不良情绪,有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所以,护理人员要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尤其是人际关系、躯体化、焦虑等问题,使得患者能在良好的心态下接受治疗,促进康复。

本文结果显示,采用心里护理的干预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服药依从性均好于常规组,说明心理负性情绪对患者血压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缓解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抑郁情绪,可明显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抑郁等负性心理,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苏琳,王岚.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病学杂志,2012,32(7):1477-1479.

[2]戴乐,汪凯,王维军.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血压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1):1126-1128.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8-241.

[4]凌凤娟.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影响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6):1302.

[5]林珠.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降压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6):13-15.

[6]张艳,郭妍芳.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11-13.

[7]黄勤兰,徐祝丽,罗洁夏,等.心理护理对脑卒中焦虑抑郁患者针对性干预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785.

[8]王丽波,关崇智.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321.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4-11-08

猜你喜欢

负性服药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