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口腔种植骨再生的临床分析

2015-02-24罗华渊牛晓珺广东省东莞市石排医院口腔科52333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期
关键词:骨粉骨组织植骨

罗华渊 牛晓珺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医院口腔科 523330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口腔种植骨再生的临床分析

罗华渊牛晓珺广东省东莞市石排医院口腔科523330

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对口腔种植骨再生促进效果。方法:将我院30例行口腔种植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仅置入人工骨粉(Bio-Oss),实验组则与富血小板血浆混合使用。结果:两组均无植骨感染发生,但是实验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增加骨量及骨组织增加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植骨后进行常规的修复,实验组患者无明显骨吸收,对照组有2颗(7.41%)出现轻度骨吸收(P<0.05)。X线检查,术后1个月及3个月发现两组患者植骨区的骨密度均明显提高,且植骨颗粒的清晰度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时植骨颗粒不清晰,并发生“毛玻璃样”的改变。且实验组骨密度的提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置入人工骨粉相比,混合富血小板血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口腔种植骨Bio-Oss

研究显示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趋化等多方面具有促进作用[1]。近年来已有临床将其用作口腔中种植骨再生的研究,但是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15例口腔种植骨患者使用富血小板血浆和人工骨粉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1年11月-2013年1月期间共收治30例行口腔种植骨患者,共55颗。均为牙种植修复前检查发现骨量不足或者骨缺损。并且均没有全身系统疾病及手术禁忌证。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41.98±3.79)岁。术前血小板的计数为(110~280)×109/L,平均(160.32±13.45)×109/L。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病情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不大(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方法(1)准备植入材料:对照组仅置入人工骨粉(Bio-Oss);实验组则与富血小板血浆混合使用,术前依据患者骨缺损的具体情况,通过真空血管(枸橼酸钠)采集适量的全血,设定离心机转速为900 转/min,将红细胞分出,在设定离心机转速为1 500转/min,将PPP分出,最后获得富血小板血浆。在使用前进行震荡40s,然后与人工骨粉(Bio-Oss)混合。待混匀后即刻使用。(2)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局部麻醉,种植植骨手术为上颌窦底抬升植骨12例,骨缺损植骨术11例,GBR 7例(骨组织再生术)。种植方式为:11例(19颗)在植骨同期进行种植、19例(36颗)在植骨术后行常规种植。均在术后的 4个月进行常规的种植或者二期手术。在术前半小时及术后1周均给予抗炎治疗。在手术时,在种植体植入的部位通过种植备洞得到植骨的组织标本。并依此在术前和术后(当天、1、3及6个月)行X线检查。对比分析两组骨密度、骨缺损的修复、种植体的骨结合以及牙槽骨的吸收等情况。

2结果

2.1临床效果所有患者均没有植骨感染发生,在种植或者二期手术过程中人工骨粉被吸收降解,较为明显,和周围的骨组织进行紧密的结合。但是实验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增加骨量平均65%~80%,而对照组增加骨量平均25%~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后进行常规的修复,随访6个月~1年,发现实验组患者无明显骨吸收,对照组有2颗(7.41%)出现轻度骨吸收,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影像学检查对比通过X线检查,术后1个月及3个月发现两组患者植骨区的骨密度均明显提高,且植骨颗粒的清晰度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时实验组植骨颗粒不清晰,并发生“毛玻璃样”的改变。且实验组骨密度的提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组织学观察结果对比植骨4个月后,实验组出现大量新生的骨组织,可见到骨陷窝,含有骨细胞,并且无炎性细胞浸润现象,同时植骨颗粒的吸收比较明显。而对照组则出现大量纤维样组织,骨组织的新生量远低于实验组。两组骨组织的新生量差异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结缔组织的面积及人工骨粉的残留面积比则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s)

3讨论

全血经过离心可得到血小板浓缩物,也被称作富血小板血浆(PRP)[2,3]。待血小板被激活后,α颗粒能够释放出PDGF、TGF-β和表皮生长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4]。该生长因子可促进细胞的增殖、基质的合成以及血管的生产。由于富血小板血浆含有许多骨再生所需要的生长因子,可促进骨再生。文献报道[5]该物质对结缔组织和人工骨粉吸收无显著性作用,本文结果与报道相符。

本文中,不仅骨缺损的骨增加量和骨组织面积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术后1~6个月内骨密度均明显提高,且植骨颗粒的清晰度明显下降最后发生“毛玻璃样”的改变。可见植骨材料可与周围的骨组织进行良好的结合。产生的大量骨组织可逐渐替代植骨材料。在高倍镜下能够发现植骨颗粒的边缘附着一些破骨细胞,发生“蚕食样”的改变,成骨细胞逐渐形成类骨质,最终慢慢矿化成新生骨。同时两组均未出现感染,且实验组在1年内未出现明显的骨吸收。

综上所述与单纯置入人工骨粉相比,混合富血小板血浆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宇,林野,邱立新,等.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口腔种植骨再生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4):269-272.

[2]邓振南,鲜苏琴. 富含血小板血浆与口腔种植骨再生〔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35(s1):258-260.

[3]杨世茂,王明国. 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新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2011,19(10):552-555.

[4]赵耀,翟文亮. 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再生与修复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8):1004-1008.

[5]张剑明,刘春年,高平,等. 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应用〔J〕.天津医药,2009,37(11):970-972.

(编辑羽飞)

收稿日期2014-07-02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1-0085-02

猜你喜欢

骨粉骨组织植骨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一种牙科用骨粉预混加压充填器
一种小鼠骨组织中RNA的提取方法
中药(赶黄草+波棱瓜子)提取物对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早期的治疗效果
自制骨粉收集器在开放乳突根治术中的作用
骨粉加工技术
超声波在骨组织及骨髓活检中的应用
不同脱钙条件对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原性的影响浅析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