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治疗老年转移瘤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2015-02-23苏郁张建芳朱建福王旭陈继良
苏郁,张建芳,朱建福,王旭,陈继良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骨肿瘤骨病科,福建福安 355000)
当前我国日趋老龄化,老年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老年性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常见的骨折为老年转移瘤性椎体压缩骨折和老年骨质缩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传统的治疗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疾病,但却极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直以来国内外为研究该疾病尝试了很多种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对于治疗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2]。其作用机制为,采用球囊扩张骨折椎体并进行灌注骨水泥,帮助骨折的椎体恢复原位,对畸形后凸进行矫正,缓解椎体压缩骨折的疼痛,恢复椎体力学强度,预防和阻止脊椎出现坍塌[3]。有研究表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手术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我院尝试采用PKP对我院收治的48例脊柱转移瘤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转移瘤性压缩骨折的48例(共60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为55~87岁,平均年龄为(65.24±6.21)岁。原发病灶为:肝癌3例,食道癌7例,肺癌13例,胃癌3例,乳腺癌15例,直肠癌2例,无法明确原发灶5例。其中骨折椎体分别为:T10椎体2个,T11椎体6个,T12椎体16个,L1椎体20个,L2椎体9个,L3椎体7个。排除椎体成骨性转移者,椎弓根严重损伤患者,椎体压缩程度过大、超过75%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检查,例如综合体征、CT、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转移瘤性椎体压缩骨折。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均经过各项身体检查,确保各项身体指标均符合手术要求。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整个手术过程采用心电图监测心脏变化,采用局部麻醉。采用C型臂X线机监视,经单侧或两侧椎弓根入点,保持穿刺针与身体矢状面20°倾角,将穿刺针锤入椎体前中部约1/3处[4]。缓慢进行穿刺针插入,当穿刺针针尖到达靶目标之后,通过工作套管将精细钻锤入,然后在透视下在椎体内部用精细钻钻出一条骨隧道,便于可扩张球囊置入,之后在透视下侧位显示其正确的位置,即椎体前中部3/4交界处[5]。在球囊内注入碘海醇,使球囊膨胀,椎体终板抬高,形成一个空腔,之后进行骨水泥注入。在此过程中密切关注球囊的压力、椎体高度等,如达到球囊压力最大值或椎体高度恢复至正常等情况要及时终止扩张球囊[6]。采用透视监测,用注射器抽出配置好的骨水泥注入空腔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注入4~6 mL骨水泥至椎体,在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图数据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手术[7]。注射骨水泥时还需注意是否出现渗漏,如发生渗漏,须立即停止手术。为保证治疗效果,术后需平卧24 h,24~72 h内尽量避免下床活动,如需下床活动,须佩戴医用护腰器具。
手术后检查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并发症,当出现高热、伤口感染、疼痛加剧等症状时,及时进行疾病诊断,防止病情恶化。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治疗和康复训练相结合,加速病情康复[8]。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VAS评分标准为:0分为无痛感;3分以下为微痛,患者尚且能忍受;4~6分为疼痛影响睡眠;7~10分为患者有强烈的疼痛感,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JOA评分标准为: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疼痛疗效评定标准。比较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以及Cobb角情况。比较患者手术前后SF-36量表进行评分。其中包括以下指标: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平均年龄、VAS、JOA、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及SF-36调查表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值取双侧0.05。
2 结 果
48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未出现感染、出血、气胸、脊髓、神经根损伤及压迫症状。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7 d、1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方式为电话、网络、门诊复查及问卷方式相结合,力求全面准确获得患者病情发展状况。随访期间有6名患者因肿瘤进展导致器官衰竭于随访5个月后死亡,其余患者至随访结束时仍存活。
2.1 比较患者VAS及JOA评分 患者的手术前后VAS及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患者VAS评分为(7.61± 0.59)分,术后7 d为(3.68±0.92)分,术后1个月(3.56± 0.91)分,术后6个月(3.44±0.85)分;术前患者JOA评分为(11.86±2.93)分,术后7 d为(22.56±2.38)分,术后1个月(22.45±2.52)分,术后6个月(21.92±2.26)分。患者的手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
2.2 比较手术前后患者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以及Cobb角情况 患者Cobb角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部高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差异不明显,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患者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情况比较 ±s)
表1 手术前后患者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情况比较 ±s)
组别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mm)椎体中部高度(mm) 14.25±3.01 17.89±3.65 16.85±3.77术后7 d 14.25±3.01 18.59±4.08 17.47±3.83术后1个月 12.81±3.01 18.56±4.06 17.45±3.79术后6个月术前12.79±2.92 18.55±4.00 17.43±3.78
2.3 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 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为(31.21±7.89),手术后7 d为(44.5±77.39),术后1个月(47.98±7.03),术后6个月(53.23±6.89)。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自术后7 d~6个月呈上升趋势,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典型病例 71岁男性患者,右上肺癌伴T11、L2椎体转移,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8。
图1 术前X线片示T11、L2见溶骨性破坏并出现压缩性骨折
图2 T11椎体CT平扫示椎体呈溶骨性破坏
3 讨 论
图3 L2椎体CT平扫示椎体呈溶骨性破坏
图4 T1矢状位示T11、L2呈低信号改变
图5 T2矢状位示T11、L2呈低信号改变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之后,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有明显变化,但手术前后患者椎体后凸畸形角(Cobb角)变化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对于转移瘤性椎体压缩骨折往往会出现椎体后壁及附件的破坏,严格意义上讲是椎体成形术的相对禁忌证。但对于老年转移瘤性的患者来说,缓解疼痛是主要目的,所以本研究采用椎体成形术主要是为了加强病椎的强度,在手术时尽量向椎体前中部注射骨水泥,球囊扩张主要是为了减少骨水泥外渗的发生率,并不是恢复椎体的高度。
图6 T11、L2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X线片
图7 L2椎体术后CT平扫见骨水泥分布良好
图8 术后半年复查X线片示骨水泥未见吸收,椎体高度无变化
据统计,美国每年大约有150万人发生骨折,其中脊柱骨折率高于30%。有专家预测,我国的发生骨折人数远远高于美国,脊椎骨折率在所有骨折的人数总和也高于30%[9]。而且,椎体压缩骨折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临床护理工作难度较大,一方面疼痛程度较大,另一方面椎体受伤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随着肿瘤的快速发展以及椎体骨质的破坏程度蔓延,患者很可能无法忍受剧烈的疼痛,非常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而生活质量,而且一旦护理不好,很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瘫痪或死亡。与传统手术相比,经皮球囊扩张PKP具有许多明显优势,例如:手术创伤面较小,出血量较少,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期较短,死亡率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综合来说,治疗效果较传统手术方法更安全可靠,而且经济效益也更优。有研究表明,当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和医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0]。本次研究获得的临床效果与杨大志等人[9]研究结果较为接近,可见本次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因此,对老年转移瘤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可以适当推广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综上所述,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转移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能明显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升高JOA评分,明显提高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因此,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治疗老年转移瘤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也较高。
[1] 王强,王英民,孙常太.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随访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6(2):502-504.
[2] 陈文红,陈建常,马在松,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医正骨,2012,7(3):62-63.
[3] 郭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35例老年陈旧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23(9):6348-6349.
[4] 于金河,孙先泽,侯树兵,等.过伸复位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2(5):991-994.
[5] 刘洋,曾峥,林欣,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5(5):40-42.
[6] 张锋,王东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9(4):824-826;832.
[7] 郭岱琦,杨欣建,顾洪生,等.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评价[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1(3):69-71.
[8] 李军,吴家昌,蒋勇,等.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8(8):696-700.
[9] 杨大志,易伟宏,王尔天,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3(7):448-451.
[10] 赵之淼,卢志有,钟伟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2(5):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