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

2015-02-23马立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

马立华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北京藏医院, 北京, 100029)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拜阿司匹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属于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主要病因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椎基底动脉或颈动脉短暂性供血不足而造成的脑组织暂时性局灶性缺血、缺氧导致的一种突然发生但持续时间较短且损伤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性疾病[1]。该病患者相应症状、体征持续时间较短,多可于24 h内恢复正常,且恢复之后不遗留神经系统功能缺损[2]。但近年来相关研究[3]表明,该病发展为脑梗死或心血管系统缺血性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TIA后3个月内脑梗死发病风险将明显提高,而其中约有一半的脑梗死可于TIA之后的2 d内发生。因此,早期控制病情对降低TIA后脑梗死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与拜阿司匹林联合治疗TIA患者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TIA患者86例,其中男65例,女21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5.1±11.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关于TIA的相关诊断标准[4],同时除外有出血倾向或抗凝药物使用禁忌患者,近期均无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无近期手术及活动性出血疾病病史,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性疾病,且经颅脑CT检查除外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其中TIA发作频率≤3次/d者65例,≥4次/d者21例,持续时间≥1 h者9例, <1 h者77例。将上述所有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TIA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具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拜阿司匹灵(Bayer Vital GmbH, H20050059)100 mg, 1次/d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111)10粒, 3次/d口服, 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拜阿斯匹林治疗,剂量与观察组相同,疗程与观察组相同。

1.3 疗效评价

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以及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了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评价标准: ① 恶化:进展为脑梗死; ② 无效: TIA≥14 d未得到控制; ③ 有效: TIA于2周内控制; ④ 基本痊愈: TIA在3 d内控制[5]。有效率=(基本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APTT均显著延长(P<0.01), PLT均显著降低(P<0.01), 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基本痊愈3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恶化0例,基本痊愈率为69.8%, 有效率为97.7%; 对照组基本痊愈1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恶化3例,基本痊愈率为44.2%, 有效率为76.7%。观察组基本痊愈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出现胃肠不适2例,症状较为轻微,未予处理,自行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 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出血倾向(表现为牙龈出血)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1。

3讨论

TIA是病因复杂的一种综合性疾病,该病发病机制主要为: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微血栓形成、动脉痉挛、血液成分的变化以及血液黏稠度、血液凝固性等因素导致的脑、脊髓、视网膜等部位局灶性缺血所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6]。关于该病的诊断,目前主要从3个方面着手[7-8]: ① 危险因素:年龄>50岁,有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警惕该病的发生,当然不能排除年轻患者的可能; ② 临床表现:该病多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时间较为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持续时间几分钟至几小时,但病后24 h内症状多可恢复正常,且多无神经功能缺损后遗症,但上述症状可反复出现; ③ 间歇期表现:该病发病期间可出现上述症状,但发作间期则与正常人无异,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以往多认为该病属于预后良好的一种可逆性脑缺血疾病,且复发风险相对较低,进展为其他脑血管疾病可能性也较低。近年来随着TIA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该病与脑梗死的关系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研究。相关专家[9]认为,TIA患者病后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极高,而约有5%可于48 h内发生;同时研究[10]证实,该病患者除脑梗死外,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因此,TIA患者急性期的治疗显得十分关键。

关于该病的治疗,针对病因及早控制相关症状体征,防治脑梗死的发生是其主要原则。经长期临床实践得知,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扩容及血压升高药物、改善脑循环及脑组织保护剂的应用在TIA患者中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拜阿斯匹林能不可逆地对环氧合酶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而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进而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起到降低血栓性疾病、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作用[11]。但在TIA的治疗中,于发作急性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症治疗,并于发作间期给予重点辨证施治可能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并有效延缓或阻止其向脑梗死发展[12-13]。作者对43例TIA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并与仅给予拜阿斯匹林的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APTT、PLT以及PT、FIB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 在临床疗效的对比中发现,观察组基本痊愈率为69.8%, 有效率为97.7%,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2%和76.7%(P<0.05或P<0.01)。而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发现,观察组并未因联用了复方丹参滴丸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为三七皂甙、水溶性丹参素以及冰片等中药,该药物能够有效提高体内cAMP含量,并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局部微循环,同时能够使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增强,丙二醛含量减低,从而达到清除高凝、高聚及高黏性因子,有利于消除氧自由基对血管造成的损伤,进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14-15]。因此,与拜阿斯匹林联合用于TIA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其临床效果,同时作为纯中药制剂,该药物对TIA患者毒副作用较小,因此并未增加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普, 曾宪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研究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 2012, 22(2): 217.

[2]王春霞, 徐艳国, 赵仁亮.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脑卒中风险评估研究的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8): 888.

[3]Coutts S B, Sylaja P N, Choi Y B, et al. The ASPIRE approach for TIA risk stratification[J]. Can J Neurol Sci, 2011, 38(1): 78.

[4]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 379.

[5]梁军涛, 王剑伟, 刘平. 奥扎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J]. 河北医药, 2010, 32(22): 3147.

[6]刘胜武, 吴瑞.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4): 50.

[7]耿德勤, 朱孟慧, 樊红彬, 等. 1例颈内动脉系统TIA型脑梗死患者的分型诊断思路与分层治疗[J]. 中国卒中杂志, 2011, 6(z1): 29.

[8]蔡慧敏, 陈明月, 张宁, 等.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非惊厥性癫痫的鉴别诊断[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5(10): 1062.

[9]Rothwell P M, Giles M F, Flossmann E, et al. A simple score (ABCD) to identify individuals at high early risk of stroke after transient isch aemic attack[J]. Lancet, 2005, 366(9479): 29.

[10]刘宣, 孙晓培, 曹华, 等. ABCD2量表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2, 20(5): 351.

[11]周志梅, 罗秀忠, 仲玉洁, 等. 拜阿司匹林、波立维、之乐、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附1例病例报告[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2, 18(1): 60.

[12]覃琴, 胡跃强.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14(2): 52.

[13]黄坤, 刘进德, 叶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23(4): 22.

[14]王少青, 刘朋, 刘颖, 等. 复方丹参滴丸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2, 21(15): 1765.

[15]姚惠, 舒勤奋, 刘小利, 等.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68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 2013, 25(1): 97.

收稿日期:2014-12-22

中图分类号:R 74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5-101-02DOI: 10.7619/jcmp.201505033

猜你喜欢

复方丹参滴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的进程研究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的效果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观察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复方丹参滴丸与异乐定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ABCD2、ABCD3—I、ABCD3—I+HCY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应用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