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早产儿PICC置管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2015-02-23张琼燕,陈兴月,黄雪波
58例早产儿PICC置管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张琼燕, 陈兴月, 黄雪波
(海南省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海南 海口, 570311)
关键词:早产儿;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大隐静脉; 感染
早产儿指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出现各种疾病的风险更高,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生存质量[1]。中国最早于1996年将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应用于新生儿中,包括重危新生儿、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以及早产儿等[2-3]。PICC既可用于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液体药物的输入,也可用于静脉营养支持,具有耐高渗、并发症低、操作简单及成功率高等优点[4-5]。在早产儿中主要用于供给静脉营养[6],但不可忽视的是,PICC也容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且增加患儿痛苦[7]。本研究探讨早产儿发生PICC置管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有效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成功施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男33例,女25例;胎龄27~31周,平均(29.3±3.0)周; PICC置管时间3~40 d, 平均(19.5±5.4) d。
1.2 方法
所使用PICC导管为美国BD公司所生产的1.9 Fr单腔PICC导管,敷料为3M透明敷贴。置管前取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签字,由专业护士进行操作,置管前评估患儿的血管条件、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及凝血功能等。上肢静脉穿刺的患儿,穿刺时手臂外展90°,测量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的长度,按标准操作流程,将导管送至腋下时旋转患儿头部至穿刺肢体,使下颌紧贴胸锁关节,导管送至预测长度。下肢静脉穿刺患儿,穿刺时腿外展15°~30°, 测量从预穿刺点至剑突与左肋弓交界点的长度,按标准操作流程,将导管送至预测长度。以S型固定导管,床边X线定位。记录PICC置管及感染发生的情况,分析早产儿PICC置管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8]。感染的诊断均符合2013年卫生部印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结果
2.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8例患儿发生感染6例(10.3%),以是否发生感染(感染=1,未感染=0)作为因变量,对穿刺部位、留置时间、护士专业素质、穿刺设备及穿刺速度这5个变量分别赋值,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穿刺部位、留置时间与早产儿PICC有无穿刺感染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1。
表1 穿刺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2 不同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肘正中静脉穿刺16例,感染2例(12.5%); 贵要静脉穿刺13例,感染1例(7.7%); 头静脉穿刺10例,感染1例(10.0%); 大隐静脉穿刺8例,感染2例(25.0%); 颞浅静脉穿刺5例,感染0例(0.0%); 股静脉穿刺3例,感染0例(0.0%); 颈外静脉3例,感染0例(0.0%)。其中大隐静脉穿刺感染发生率最高。
2.3 不同留置时间患者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留置时间7 d以内16例,感染1例(6.3%); 8~21 d 28例,感染4例(14.3%); 22~40 d 14例,感染1例(7.2%)。留置时间为8~21 d感染发生率最高。
3讨论
早产儿由于出生较足月儿更早,出现发育不健全可能性较高[9]。已有研究[10]证实,通过PICC置管供给营养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发育水平。然而由于PICC置管存在有一系列的并发症,限制了其在婴幼儿中的应用[11]。为了切实降低PICC置管后感染的发生率,护理过程中需要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提高护士的产次技术,确保穿刺成功率并使用先进的材料,规范执行消毒、导管定位以及后期维护等护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PICC感染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穿刺部位及留置时间是早产儿PICC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重点改进这两个方面。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穿刺部位患儿的感染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谨慎确定穿刺部位。颞浅静脉、股静脉以及颈外静脉的感染率比较低,但是会受到穿刺条件的影响,而大隐静脉的感染率较高。因此,为了降低早产儿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的概率,可将贵要静脉作为主要穿刺部位,其管径较粗,送管更加顺利,可减轻机械损伤[12-13], 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导管留置时间在7 d以内的感染率最低,留置时间在8~21 d时感染率最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留意导管的留置时间,有条件的早产儿应控制导管留置时间在7 d以内以降低感染率。其可能的原因是,在留置时间较短的早产儿中,一方面其妊娠时间相较于其他2组早产儿更长,免疫系统相对更为健全;另一方面更短的置管时间意味着更少的暴露于感染源中,故感染率更低[14]。而在留置时间22~40 d的早产儿中,往往具有身体条件差而多数在重症监护室中接受治疗,治疗环境更为清洁,且医护人员给予的关注更多,使得感染率较低[15]。而在8~21 d的早产儿中,一方面相对较长的置管时间提高了接触感染源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清洁的治疗环境,导致了其感染率的高发。
参考文献
[1]葛中玲, 王芳. 早产儿低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20): 154.
[2]郭舒文, 谢丽琴, 许丽萍, 等. 早产儿经右下肢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可行性[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02): 153.
[3]蒋晓燕, 李秋芳, 刘丹, 等. 早产儿PICC置管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02): 137.
[4]邢彩英, 徐兵, 戴明红, 等. 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PICC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09(6): 986.
[5]张葆荣, 高玉先, 徐李琴, 等.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PICC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31): 3747.
[6]Nosherwan A, Gill I, Walsh H, et al. 821 An Audit of the Use of PICC Lines in Preterm Infants (< 33Weeks) in a Tertiary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 Arch Dis Child, 2012, 97(Suppl 2): A236.
[7]肖艾青, 沈萍, 吴玉, 等. 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原因与处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24): 106.
[8]Panagiotounakou P, Antonogeorgos G, Gounari E, et 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frequency of complications in premature newborn depends on the insertion site[J]. Am J Perinat, 2014, 34(6): 461.
[9]徐文英, 王军, 武荣. 小胎龄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15): 39.
[10]陈卫华, 鲍婧, 季武兰. 83例早产儿PICC应用回顾分析[J]. 北方药学, 2014, 11(3): 157.
[11]Boutaric E, Gilardi M, Cécile W, et al. Impact of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incidence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related to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preterm infants[J]. Arch Pediatr, 2013, 20(2): 130.
[12]Westergaard B, Classen V, WALTHER LARSEN S.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infants and children-indications, techniques, complications and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J]. Acta Anaesth Scandi, 2013, 57(3): 278.
[13]Liem T K, Yanit K E, Moseley S E, et al.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usage patterns and associated symptomatic upp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J]. J Vasc Surg, 2012, 55(3): 761.
[14]张莎, 朱玉欣, 宋晓琳, 等. 新生儿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5): 120.
[15]马静. 新生儿PICC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8): 282.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11521023)
收稿日期:2014-12-20
中图分类号:R 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8-163-02DOI: 10.7619/jcmp.201508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