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应研究
2015-02-23王英昭,陈晨,王丽明
心理干预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应研究
王英昭, 陈晨, 王丽明
(解放军总医院 南楼神经内科三病区, 北京, 100853)
关键词:脑膜瘤切除术; 康复护理; 心理干预
脑膜瘤作为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其病症发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等部位,临床上常采取脑膜瘤切除术治疗[1-2]。研究报道[3-4]显示,对于脑膜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在术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常会表现出抑郁、焦虑、担忧、躁动等不良情绪,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到术后的正常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为了分析心理干预对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相关患者70例,对其中35例给予心理干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8月在本院接受脑膜瘤切除术治疗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影像学确证。其中男26例,女44例;年龄37~60岁,平均(48.4±5.8)岁。依照数字标记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康复护理,主要为健康宣教、争取家庭支持、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1.3 心理护理
1.3.1心理慰藉:患者行切除术治疗后,护士应第一时间通知其家属,并告知手术治疗结果及进展,客观、详细、耐心说明手术中存在的风险,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同时接受相关手术治疗成功范例,争取打消患者存在的疑虑或担忧,避免应过度怀疑手术风险,而产生抑郁、压抑等不良情绪。
1.3.2健康知识宣教: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及手术治疗特点并不是非常了解,尤其是担忧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后遗症。因此,护士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相关的手术流程及手术优点,同时说明存在风险及患者术前、术后需要注意事项,并说明术后康复时间,避免患者及其家属应感觉康复时间过长,而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怀疑。
1.3.3鼓励患者:帮助其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术后由于康复时间较长,而长时间的住院很容易让患者产生压抑等情绪,同时,患者在术后感觉身体不适或出现异常情况,容易产生疑神疑鬼的心态,这不利于患者术后心态的改善,甚至会直接放弃治疗。因此,护士术后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其术后身体不适属于康复期的正常情况,消除其紧张、担忧等情绪,同时多为患者争取家庭人员关怀,让其感受到亲情的关怀,树立对抗疾病、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5-7]。
1.3.4指导患者家属与患者多沟通:指导患者家属与其多进行肢体语言的沟通和安抚,尽量改变其负性情绪。不仅可以减少其术后症状,还可以更好改善其食欲和睡眠状况,帮助脑膜瘤患者早日康复。个别脑膜瘤患者可能由于术后身体发生了一系列功能性改变,容易产生极度焦虑抑郁的情绪,会严重影响其自身免疫功能恢复,甚至加速脑膜瘤病情的发展,因此脑膜瘤患者家属应注意与患者多沟通,鼓励患者积极的对抗癌症,勇敢面对生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早日促进身体康复。
1.4 观察指标[8]
采取HAMD量表及HAMA量表对患者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情况进行调查。HAMD量表: 0~7分,无抑郁症; 8~17分轻度抑郁症; 17~35分,中度抑郁症; 35分以上,重度抑郁症。HAMA同HAMD评定相似。同时记录2组中途中断治疗人数。
2结果
2.1 2组患者中断治疗情况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康复期治疗中断2例中断率5.7%, 明显低于对照组中断11例中断率3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心理干预效果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HAMA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 干预后,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讨论
脑膜瘤作为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颅内肿瘤,其往往在发病3~5年后,才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该肿瘤的严重程度及治疗后转归情况与肿瘤的良恶性有着紧密的关系[9]。脑膜瘤质地较硬,发生于视神经鞘的可妨碍视神经的移动而发生眼球运动障碍,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眼睑和结膜水肿。中年女性眼睑慢性水肿,除炎性假瘤,甲状腺相关眼病和恶性肿瘤之外,还应考虑脑膜瘤,在病程的晚期,或发生于眶前部骨膜的肿瘤,还会扪及硬性肿物,脑膜瘤的症状在妊娠期比较显著,发展较快[10-11]。因其发病率较高,严重的破坏视力,侵犯范围较广,易于向骨管、骨裂隙和骨壁内蔓延,手术切除后常有复发,甚至引起死亡,故被眼科医生和神经科医生所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肿瘤很难确定其原发位置[12]。恶性者可辅以放疗。行脑膜瘤切除术治疗后,患者往往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这对患者预后及手术疗效有着积极的保障作用。然而,在康复期患者往往会因为自身身体的异常情况而滋生压抑、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及生活质量提升。因此有必要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13]。
精神医学范畴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自主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14]。
癌症患者往往担心自己的病能否治愈,治疗后能否工作,能否上学等问题。有的患者错误地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即便妥善治疗,仍不免紧张、恐惧、情绪消极,影响睡眠,食欲减退,对一切都不感兴趣。针对这些情况,要做好解释工作。许多患者在获知自己患上癌症后会产生绝望情绪,显然这大都自恐惧心理发展而来。由于缺乏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加上不注重日常生活的起居规律,不少患者变得心情抑郁,有人甚至酗酒纵欲、自暴自弃,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15]。另一方面,患者家属应积极学习相关肿瘤的知识,并和患者参加一些互助组织,交流心得,相互鼓舞;在治疗上,作为家属应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以利于医生更好地实施治疗,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饮食上,患者家属应做一些美味可口、易于消化的食物,让患者多餐少食[16-17]。
心理干预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新型的护理模式更适应现在患者的需求。其主要是通过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不断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有效的护理,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积极的交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沟通及教育,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促使患者尽早的回归社会[18]。护理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护理人员要同情、关爱患者,督促患者吃药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感,迅速控制病情;严格管理好药物[19];重视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家属、同事、朋友探望[20]; 与患者积极对话,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指导患者爱护眼睛;指导患者功能锻炼,通过适当地娱乐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自我促进疾病康复;通过心理治疗,如放松疗法、认知疗法,消除患者情绪和行为障碍[21]。
心灵重塑疗法是传统心理学和现代医学自然疗法的结合与互补,是针对潜意识改变和内心净化的综合疗法。心灵重塑治疗是激发人自身强大的自我修复潜能,结合音乐、催眠作用原理,让人进入脑波状态,并进入潜意识世界,不断用正面、积极思想剔除内心负面、消极情绪[22],以达到快速、直接、有效的根除深藏于潜意识内的根源问题。国内外癌症患者中,疗效好、生存长者都有与癌症顽强斗争的精神。专家们发现,有些患者未经治疗病症就自行消退,甚至有人长期与癌共存而不影响寿命,这些人大都为情绪乐观者。这表明精神状态越好,越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癌症的抑制能力也越强。合理安排生活和娱乐,科学而有规律地安排癌症患者的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得以放松是十分重要的。除遵循医嘱安排饮食起居,戒除烟酒和妥善用药外,应尽量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安排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诸如琴棋书画、听音乐、垂钓、打太极拳等。讲究情绪疏导,癌症患者出现种种心理反应是可以理解的,适当疏泄是减轻心理负荷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般对患者情绪的疏导可分两种:一是以同情的谅解的态度听取患者倾吐心中的苦闷、忧愁、怨恨、委屈和不幸,而毋需提任何意见,涉及个人隐私的,要注意保密[23];二是听患者倾诉后,给予积极的评价和科学指导。这不仅能使癌症患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调动其体内潜在的免疫力,增强抗癌能力。
心理治疗有心理咨询、个别指导和集体心理治疗等。针对患者可能出现自杀行为的情况及早进行干预,包括对其心理进行开导,发动家属的支持力量,尽可能地将自杀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其次,鉴于患者的情绪长期处于悲观失落状态,极易封闭自己,形成无效的人际沟通,导致应对无效的出现[24]。所以,护士需扮演好协调者的角色,每周安排一次全体病友交流会,挑选出一个让患者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大家进行讨论,增进病友彼此之间人际关系的同时,还可增加患者处理事件的自信心。此外,为了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可根据其兴趣爱好开展一系列文娱活动,通过活动让患者感受生活并体验愉悦感,同时还可与志同相合的病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功能。最后,根据患者的失眠问题着重进行干预,因为失眠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情绪,故保证充足的睡眠十分重要。主管护士需对失眠患者进行安慰,并讲解改善失眠的对策,比如睡前喝一杯热水奶、睡前泡热水脚、睡前不喝咖啡等易兴奋饮料、不做剧烈的运动、不宜吃得过饱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全身放松训练,通过肌肉舒张和收缩放松心态,让自己的情绪逐渐趋于平静,并鼓励患者进行冥想,能够帮助其快速进入睡眠[25]。
参考文献
[1]缪亦锋, 鲁晓杰, 蔺玉昌, 等. 脑膜瘤患者手术相关生存质量的评价研究[J]. 2009, 10(3): 208.
[2]郑瑾, 朴莹, 孙田杰, 等. 脑膜瘤患者身心需要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32(2): 136.
[3]李虹彦, 孙晓红, 刘靖, 等. 心理干预对围术期脑膜瘤患者术前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6): 280.
[4]童亚芳.护士对脑膜瘤患者抑郁症的认识[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12, 10(1): 35.
[5]王家良, 康德英, 洪旗, 等. 高血压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评价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09, 79(8): 599.
[6]陈坚.脑膜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J].中国康复, 2011, 16(4): 198.
[7]刘辉, 刘疆.脑膜瘤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6): 22.
[8]张王君. 1例经眉弓锁孔入路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J]. 天津护理, 2012, 20(4): 258.
[9]马建芬. 1例蝶骨嵴巨大脑膜瘤的围手术期及康复期护理[J]. 中外医学研究, 2010, 8(18): 93.
[10]郑瑾, 朴莹, 孙田杰, 等. 癌症患者身心需要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32(2): 136.
[11]蔡红霞, 李园, 宋瑞华, 等. 应用护理预案对脑肿瘤患者实施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9(26): 3373.
[12]宋瑞华, 蔡红霞. 心理干预模式治疗脑肿瘤的效果观察[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16): 23.
[13]简毅荣. 老年脑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28): 159.
[14]马洪霞, 陈圣霞, 李遵清, 等. 共情护理对脑肿瘤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2, 21(9): 817.
[15]戴艺, 刘素珍. 护理理论在脑肿瘤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3): 53.
[16]张彬. 心理干预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6): 118.
[17]丁亚男, 杨惠清, 李雪. 快速康复理念在脑膜瘤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东南国防医药, 2013, 24(5): 530.
[18]杨惠清, 赵欣, 张梦莹, 等.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围术期护理[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 23(1): 108.
[19]田昕玉, 郑瑾.快速康复理念在外科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2, 26(5): 1156.
[20]杨雄涛, 江静敏, 李晓霞, 等. 头面部颅外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23(17): 152.
[21]刘雪平. 舒适护理在脑膜瘤患者术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12): 139.
[22]董学霞. 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膜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14): 142.
[23]龚进红, 吴国燕, 杨艳琴, 等. 颅内脑膜瘤122例围术期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3, 16(14): 172.
[24]杨玲, 陈仙, 许艳. 中央沟区巨大脑膜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 17(5): 310.
[25]刘燕, 郭玉会, 刘洋. 多学科联合治疗前、侧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 护理研究, 2014, 28(6): 2113.
收稿日期:2014-09-10
中图分类号:R 473.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08-134-03DOI: 10.7619/jcmp.201508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