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120例临床护理体会

2015-02-23宋志慧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266041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2期
关键词:脑溢血急性期血压

张 宁,李 璟,宋志慧(青岛市中心医院,山东266041)

脑溢血是指患者脑内动静脉自发性破裂而导致的脑实质性出血。脑溢血病情危重、发作突然,病死率非常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性发病、偏瘫、头痛恶心以及意识障碍,常伴有高血压[1]。急性脑溢血伴高血压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提高。若患者血压过高,则会导致出血加重;若患者血压过低,则会导致脑缺血性损伤[2]。为了进一步探究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的临床护理,本文对本院收治的120例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85例,女 35例;年龄 41~79岁,平均(65.2±3.4岁);脑叶出血3例,基底节出血97例,脑干出血9例,小脑出血11例。入院时,患者收缩压为180~210 mm Hg(1 mm Hg=0.133 kPa)55 例,收缩压超过 220 mm Hg 20例;舒张压为90~110 mm Hg 37例,超过110 mm Hg 26例。120例患者均经脑部CT确诊。

1.2 方法

1.2.1 基础护理 保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周以上,特别是在发病48 h内,禁止颠簸,预防出血加重。保持各项操作动作的轻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及时的脱水、止血治疗,是有效预防脑疝形成、降低颅内压的重要措施。一般采用20%的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在使用脱水剂时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意识、尿量变化以及有无电解质紊乱。快速静脉滴注脱水剂,在半小时内完成250 mL液体滴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疗效[3]。与此同时,每小时观察患者颅内压情况1次,并预测其变化趋势。

1.2.2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对光反射情况以及瞳孔状况。患者意识未丧失之前,出现喷射性呕吐、头痛剧烈、瞳孔变化,则提示出现脑疝可能[4]。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必须警惕“二慢一高”现象,患者呼吸缓慢、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则提示颅内压升高的可能,需立即报告医生,进行脱水处理。患者发病72 h内禁食,每天进行1 500~2 000 mL静脉营养支持,如果患者出现多汗、呕吐、发热等症状,可增加500 mL,若患者出现脑水肿,则相应降低500 mL。并给予早期的低流量氧疗护理,维持4~6 L/min持续吸氧,采用鼻导管方式进行吸氧,如果有必要进行面罩吸氧。术后24 h,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以及血氧饱和度,及时调整氧流量[5]。

1.2.3 呼吸道护理 脑溢血患者因昏迷而丧失咳嗽反射,呼吸道内部的分泌物不容易排出,再加上呕吐物进入气管等,会导致患者肺不张、肺炎的发生,进一步引起脑缺血。给予脑出血患者低流量吸氧治疗,并准备好吸痰器,及时帮助患者排痰,促进呼吸畅通,改善患者呼吸状况[6]。

1.2.4 血压护理 需注意降压不能过猛、过快,一般将血压控制在22.0/12.5 kPa比较安全,预防血压突然上升[7]。采用樟脑奥替、硝酸甘油联合硝普钠等比较温和的降压药物治疗。结合患者血压,针对性调整药物剂量,有效维持脑部的正常灌注,保障脑组织的血氧供应,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微循环状态。

1.2.5 24 h密切关注患者心电图变化 24 h密切关注患者心电图变化,心率、心律是监控患者心功能状态的有效措施。在日常护理中,需注意输液速度与输液量,预防出现心脏负荷过重的现象。每次甘露醇用量不能大于125 mL,避免激动、兴奋等外界刺激。保持患者排便畅通,预防发生心力衰竭。

1.2.6 预防消化道出血 密切关注患者有无再出血等症状,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护,以便及时处理。(1)患者黑便次数增加、反复呕血,粪便稀薄,肠鸣音亢进[8]。(2)周围循环衰竭,补液输血后血容量没有显著改善。(3)患者皮肤湿冷、心悸、神情恍惚等症状。护理人员必须立即通知医生,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及时输血、补液。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升压、止血以及抗过敏治疗,同时,做好输血等抢救准备。对于胃黏膜出血患者,可使用200 U凝血酶联合100 mL冰盐水,胃内注射或口服,1次4~6 h。密切观察患者大便颜色、呕吐物颜色及全身皮肤颜色。对已经消化道出血患者,必须停止鼻饲,应用凝血酶灌胃或者去甲肾上腺素止血,并进行适量输血,预防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1.2.7 引流管护理 保障引流管安装的干净、卫生,固定牢固引流管,保障引流管的畅通性,不能扭曲、打折。脑室引流管应在患者头部上方约20 cm位置,创腔引流管、硬膜下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应在患者头部以下。保持引流管畅通,密切关注引流液的量与性状。保持头部敷料的干燥,若发生渗透,及时上报医生。适当将床头抬高 15°~30°,促进静脉血回流,降低引流液分泌。在拔管之后,需要保持伤口敷料干燥,避免患者用力咳嗽,保持患者大便畅通,预防颅内压过高渗出脑脊液,增加感染概率。每隔30 min进行1次引流管挤压,避免出现引流管堵塞等情况,保证引流管的通畅。与此同时,注意引流袋的具体位置以及患者体位,从而保障在重力作用下,脑脊液能够顺利引流。加强引流液性状、颜色、量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保证负压引流,妥善固定导管。在留置引流管72 h后,需要结合B超检测结果以及引流量决定是否撤除引流管,留置引流管的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呈正比关系。

1.2.7 心理护理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具体的体质情况、年龄因素等情况,全面评估患者的状态。对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了解到医院的先进设备与医生精湛的治疗技术,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排解患者的不良心理障碍,保持患者良好的情绪状态,加强对临床护理与治疗的配合性。加强环境护理,保持病房良好的环境、温度以及湿度。面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抗拒治疗或不配合治疗等情况,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关心、关爱。语气温和、面带微笑,通过赞扬与抚摸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根据2009年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9],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基本治愈:CSS评分大于85%。显效:CSS评分结果在>60%~85%。有效:CSS评分结果在50%~60%。无效:CSS评分结果低于50%。

2 结 果

90.0 %(108/120)患者补液输血后血容量显著改善。12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9.5±2.1)d,其中基本治愈35例(29.2%),显效 63例(52.5%),有效 10例(8.3%),无效12例(10.0%),治疗总有效率为90.0%(108/120)。

3 讨 论

脑溢血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非常高。除了及时抢救治疗外,还需要给予患者全面、及时的急性期护理,这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脑溢血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掌握患者病情状况。例如:神智逐渐清醒,则疾病好转。呼吸道护理,有效调控患者血压的稳定,是预防手术之后再次脑溢血的关键。密切关注患者心电图变化、心率、心律等,是有效监控患者心功能状态的有效措施。对于脑溢血伴高血压患者来说,消化道出血是其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发生[10]。与此同时,加强患者的引流管护理与基础护理,合理使用降压药与利尿剂,针对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合理降压,并加强患者治疗的配合。

综上所述,为脑溢血急性期伴高血压患者提供全面的临床护理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1]梁小燕,刘婧,李瑞金.40例脑出血病人急性期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09,7(19):1716.

[2]张鸿敏,赵爱玲,杨秀琴,等.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47-48.

[3]望灵,王月华,左锦.重型小脑出血微创治疗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3(18):3961-3962.

[4]刘力生,王文,姚崇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09(1):57-59.

[5]李昌娟,罗秀金.急性脑出血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16(9):667-668.

[6]解庆凡,史艳.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0(7):545-546.

[7]李浩.降压胶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

[8]马雪玲.高血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及其肝火亢盛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9]达瓦次仁,巴桑卓玛,小青,等.达卡配合西医基础治疗脑溢血急性期23病例疗效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5):1015-1018.

[10]姜春雪.加味建瓴汤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脑溢血急性期血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藏医涂擦疗法对血瘫(脑溢血)病康复期的临床观察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和脑溢血的临床鉴别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