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社群主义的德性教育观

2015-02-23朱涛

关键词:麦金太尔亚里士多德

朱涛

略论社群主义的德性教育观

朱涛

社群主义通过主张复兴古典德性而发起对自由主义规范伦理的责难,认为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而须经过教育的影响在社群实践中逐渐养成。社群主义的德性教育观以德性的可教性为理论前提,以复兴古典德性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实践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

社群主义;德性伦理;规则伦理;教育;实践

社群主义是西方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哲学流派之一。在德性伦理与规则伦理之间,何者应当是伦理之根本这一问题上,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有着截然不同的立场。新自由主义以“权利”为核心构建其伦理学样式,通过道德规则的制定体现其理论宗旨,道德规则也成为新自由主义伦理学探究的全部。社群主义通过倡导德性伦理,发起对新自由主义规范伦理的批判。麦金太尔是社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从历史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新自由主义的道德论证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道德传统相对立,主张复兴古典德性。教育是培养德性的重要途径。下面,从3个方面论述社群主义的德性教育观。

一、德性的可教性

关于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已经进行过探讨,而且有人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标志着希腊道德哲学的开端”。柏拉图在《曼诺篇》中记载了苏格拉底与曼诺的对话。曼诺问:你能否告诉我,人们美德的获得是通过传授还是通过实践?如果既非学来的又非天生的,那么人们的美德又是怎样获得的呢?苏格拉底在回答曼诺的问题时,提出了“德性即知识”的著名命题。这一命题富有革命性意义,它强调了德性论中的理性,将理性在德性的教化过程中凸显出来。“德性即知识”,有了知识便有了德性。德性跟知识一样是有一般规律可循的,通过教育可以寻求德性并且掌握它。苏格拉底认为辩论是一种求知的途径,同时也是一种德性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德性是否可教”的问题上,苏格拉底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认为德性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蕴藏在道德之中,因此德性可教。苏格拉底不仅从理论上认定德性可教,还在实践中传授道德。他传授的“德性”表达的意思是人的生活的完好。柏拉图将美德知识的教育放到对“至善”理念的追寻之中,德性教育成为一种教育传统延续下来。

亚里士多德将德性划分为两大类,即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他认为理智德性是可教的,伦理德性不可教,只能由习惯形成。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苏格拉底的德性教育进行完善,从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角度,用一种道德理智的立场,把德性的教育从绝对的“善”理念转移到具体的德性实现中。这种德性观,进一步明确了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而是可以经过后天的教化达到的结果。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智德性和经验知识具有同质性,都可以通过知识教导的方式获得,而伦理德性则需要通过文化的延续相传,其教育主要是文化的特质性教化。这两种德性都是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并且都表现为心灵受到教化所达到的境界。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都认为德性不是先天性拥有的,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化而达到。这为后来研究德性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教育学和伦理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关于德性教育的内容

社群主义的德性观以复兴古典德性为主要论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亚里士多德式的德性观的继承和发展。社群主义的代表人物麦金太尔深受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影响,他以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论为主要依据,对新自由主义进行了批判。麦金太尔认为对“善”的理解以德性为基础,必须维护这些德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善”。亚里士多德把“善”称为幸福,反对把“善”等同于财富、快乐或荣誉。“善”是人在好的生活中好的行为状态,拥有“善”可以使人达到幸福,缺少它则会影响你达到这一结果。德性的践行是构成人类“善”的生活的中心部分,而不是为达到“善”的一种手段。德性的实践就是有目的地选择一种正确的行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决定着这种选择的正确性的原因就是德性。“正是为了获得后一种善,我们践行德性,并靠选择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而能这样做。”[1]189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在实践中对待事物应当采取一种适中的情感和行为,这种适中是德性的特征,过和不及都是恶的特征。这是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它提供了一种衡量德性的准则,即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中道。中道绝不等同于妥协和顺从。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一些行为和感受的名称就是和罪过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恶意、歹毒、无耻等,行为方面的如通奸、偷盗、杀人等,所有这一切以及诸如此类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为其本身就是罪过,谈不上什么过度和不及[2]。极端永远被看作是恶的,在极端之间的中道是德性。亚里士多德考察了不同的德性,总结认为核心的德性是智慧,这是一种理智德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理智德性,而人格中的伦理德性不能通过教育获得,必须通过习惯来养成。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关系紧密。“因为我们要把我们先天的那些气质变为品格德性,我们就必须按照正确的理性逐渐锻炼那些气质。理智的运用使一种先天气质与那种相应的德性有了根本。反之,实践理智的运用需要品格德性;否则,它从开始就会堕落成为或者仅仅维持一种把手段与任何目的——但不是真正的善的目的——联系起来的狡诈能力而已。”[1]194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包含丰富的德性思想,通过总结古希腊受过教育的人们的道德实践,提出了系统的德性观。

社群主义提倡重新认识古典的德性伦理,以通过复兴德性伦理的办法来探索解决新自由主义社会危机的出路。麦金太尔认为,新自由主义将规则当成道德的基本概念,而德性则变成那种与受到某种高级欲望支配的倾向和爱好联系在一起的感情。这样一来,好的生活和正当性的生活就不可通约地分成了两个领域。在麦金太尔看来,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品格,就算道德规则再完备也不可能对他的行为发生作用。德性的内涵必须依据各种具体实践才能得以表现。麦金太尔把在实践中获得的利益分为内在利益和外在利益,认为内在利益是在追求以卓越为目标的实践中得到的。每一种实践都存在内在利益,只有真正在实践中亲身体验的人才能够拥有。德性与这种内在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1]241德性是获得内在利益的条件,是一种可以在实践中使人获得这种内在利益的重要品质。如果把德性理解为只为在某个场景或特定条件下达到成功的品质,那就错了,因为德性还拥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在任何场合下都会表现出连贯性和人的整体性。一个有德性的人会在任何境遇下都表现出德性的连续性。麦金太尔认为,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可以叙述的整体,每个行为都与人生活中的整体追求相关。在对善的寻求过程中,只有德性才能让我们承受人生中恶的诱惑和未知的危险。

三、关于德性教育的方式

在德性如何形成的问题上,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持有不同的观点。自由主义认为人先天具有理性的认识能力,主张在道德问题上遵循人本性中的选择,不应在本性之外强加干涉,从而赋予人的理性选择更多的自由空间,德性通过这种方式自然地形成。在社群主义看来,道德选择能力并非像自由主义所言能自发地形成,而必须通过后天对“善”的追求,以实践的教育方式才能养成。麦金太尔提出复兴亚里士多德主义,主张从人的内在目的性追求和外在实践合理性联系中解释道德生活,把人类对“善”的生活的追求和实现这追求的必要主体基础——美德或品格的内在培养——作为伦理学的中心主题。

社群主义提出,德性教育包含着对善的知晓、向往以及践行,实践是德性教育得以实现的必要环节,它不仅要求个体从道德规范向道德认知的转化,更强调个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统一。在德性的体系中,没有所谓“知”与“行”相脱离的现象,一个有德性的人只会做出向善的行为,不会行恶。因此,德性教育的目的应当从培养个体德性入手,从社会道德的规范转换到个体德性的品质,这样才能真正使道德个体从客体向主体转化。德性的践行还应在一定的社群形式中实现,其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以及交互参与性社群形式。德性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者的引导,促进受教育者形成德性观念,同时完善公民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以及道德行为,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个体德性。德性教育是个体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随着个体的成长自然地形成,它必须经过教育的影响在社群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通过德性培养,使个体拥有一种整体向善的内在品质,形成一套完整的“知”“情”“行”体系,在良好的道德认知基础上进行道德实践。因此,德性教育不只是给予个体德性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赋予个体一种至上的整体生活和生活目的的概念。

社群主义从人的历史性出发主张德性伦理,对自由主义的规范伦理导致的种种道德危机提出质疑和批判。社群主义倡导的德性教育,为遏制自由主义引起的社会道德滑坡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道路。但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德性教育缺乏可行的现实基础,还难以取代规范伦理在社会中的地位。

[1]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4.

(编辑:米盛)

B151

A

1673-1999(2015)09-0016-02

朱涛(1988-),男,安徽工业大学(安徽马鞍山243000)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

2015-06-29

猜你喜欢

麦金太尔亚里士多德
宽容的力量
天 路(下)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一瞬倾城
半桶橡胶汁的启示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雨衣叫麦金托什
童话歌剧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