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全骨炎的诊断与防治
2015-02-23何海涛
何海涛
(河北省固安县畜牧兽医局,河北 固安 065500)
犬全骨炎的诊断与防治
何海涛
(河北省固安县畜牧兽医局,河北 固安 065500)
犬的跛行是临诊兽医经常遇到的,引起犬跛行的原因比较复杂,四肢部疾病是引起跛行的主要原因。而全骨炎是犬长骨的一种炎性疾病,在临床上也表现为跛行,但不常见。
本病于1951年第一次在欧洲报道、称此病为慢性骨髓炎,以后有称嗜酸性全骨炎(青年骨髓炎、内生骨疣、内骨症等),本病仅见于犬,在其他动物还没有发现与此准确对应的疾病。犬全骨炎是引起中型犬和大型犬间歇性跛行的一种常见疾病,特别是年轻的、快速生长的大型或巨型犬。平均发病年龄6~8个月,2岁以上的犬少见此病。跛行常常为突然发作,与创伤无关,可以从一条腿转移至另一条腿,本病多发生于公犬(占病例的66%),尤其是德国牧羊犬,还有大丹犬、圣伯纳犬,笃宾犬、金色猎犬、爱尔兰赛特犬、德国短毛指示犬等。本病的病因不明,因多发于较大品种的犬,可能与遗传因子或激素过剩等因素有关。发病部位在长骨骨干或干骺端,骨髓腔内骨质增生和骨膜下新骨形成为本病的特征。本病是一种自发自限性疾病,实际上所有患病犬在一年内均能恢复正常。
1 病理过程
犬全骨炎病理特点是骨髓脂肪细胞变性以后,出现基质细胞增殖和类骨化产物。类骨化产物激发血管充血,导致骨内膜和骨外膜发生反应,发生骨髓腔内骨化。骨内病灶出现在滋养孔附近,骨内膜向于骺端扩展,经过一段时间后,病变从骨干扩大到骨骺端。约30d后病变开始消退,骨髓腔内的骨小梁逐渐被吸收,脂肪组织和血管再生重建,髓腔部位开始恢复,犬病情趋于好转,逐渐恢复。
2 临床症状
病犬临床表现为急性周期性单肢或多肢轮换跛行,但无外伤史。病犬体温正常,大小便正常,长时间嘶叫,食欲减少,站立困难,不愿运动喜卧,触诊患骨出现疼痛反应,情绪烦躁呲牙,无肌肉萎缩现象。跛行数天内消退,但间隔一段时间还会出现,随着年龄增长症状的严重程度变轻间隔时间延长。在18~20月龄后逐渐痊愈。
发病部位:尺骨、桡骨、肱骨、股骨、胫骨容易发病。
3 影象学表现
X线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X线征象骨髓腔内骨质增生和骨膜下新骨形成。发病长骨的骨髓腔里出现透射线性差的或不透射线的阴影,阴影呈斑块状,密度中等,正常的骨小梁结构消失,还出现骨内膜骨质增厚或骨膜反映,骨膜上新骨形成是光滑的层状结构。出现骨密度增高区,特别是滋养孔周围,可能是散在的或界限不清。
后期炎症开始消退,骨皮质内侧仍粗糙不平,粗糙的骨小梁结构显而易见。骨髓腔比正常时密度减低,但骨皮质可能变厚。肱骨骨干中段的病变以基本痊愈,骨小梁结构粗糙,骨内膜不规则。
4 诊断
血液学检验与生化检验均正常。长骨深部压迫时产生疼痛,肌肉无萎缩无肿胀。
影像学检查:在长骨骨髓腔中有密度增强的、模糊的、灰色片状区域,骨膜下新骨形成。
5 防治
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在疼痛和跛行发作期间,采取对症治疗止痛、消炎。发病时注射镇跛消痛宁(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3~5d,同时配合消炎药物,减少运动,病情减轻或痊愈。因为小狗2~12月期间生长特别快,所以小狗时就加强饲养管理,多增加营养多晒太阳,同时要进行补钙。
10.3969/J.ISSN.1671-6027.2015.07.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