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2015-02-23王志贤
王志贤
(甘肃省渭源县新寨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渭源 748211)
当代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王志贤
(甘肃省渭源县新寨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渭源 748211)
2014年,我单位在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方面,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为重点,以污染物减排为抓手,以提高执行率为突破口,加大监测能力建设和环境执法力度,着力推进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重点,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在畜禽污染防治方面所作的主要工作如下:
1 我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1.1严把关口,控制新增污染源
(1)严格新建养殖场规划管理。2014年,县畜牧中心给16个乡镇转发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对全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适养区和限养区范围进行了科学划分,明确了畜禽养殖场选址条件。要求业主申请建修养殖场逐级申报,乡镇畜牧兽医站审核、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乡镇乡人民政府加注意见后,由县局派包乡技术人员和乡镇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现场审核规划布局,有效改变了养殖场无序发展的现状。
(2)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所有新扩建畜禽养殖企业始终坚持“两先两后、三同时”的管理机制,即“先规划、后建设,先验收、后投产”,在建设施工中要求业主设置沼气池、粪便推积场、无害化场所等污染治理设施;对未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污染防治措施不落实的坚决不予验收投入生产。
(3)强化治理,切实搞好综合利用,指导养殖场推广猪-沼-粮、猪-沼-菜、猪-沼-果、猪-沼-林等(其它畜禽换算成猪单位折算)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相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从源头有效控制了新增畜禽养殖污染源。
1.2提高养殖科技水平,增强治污能力
(1)严格执行畜禽饲养标准,推广应用了理想蛋白质体系配置畜禽饲料,添加单体氨基酸生产平衡日粮,使用酸化剂、植酸酶等绿色添加剂,提高饲料中营养素的吸收效率,减少氮磷排放量;(2)加强环境消毒,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兽药和添加剂;(3)设立养殖场隔离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影响。
1.3抓好示范,强化治理
我县畜禽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为强化治理,大力减少污染物排放,在具体工作中突出四个抓好:(1)抓好对上资金争取。充分用好中央、省、市对畜禽养殖的扶持政策,在制定资金使用办法中明确规定将部分资金用于建设治污设施,并作为申领补助资金的必备条件,凡治污设施不到位、消纳粪污土地不落实的不得享受国家补助,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的积极性。截至2014年,全县经对上争取和畜禽养殖企业自筹等共投入资金3500余万元新建沼气池等治污设施,总容积量达87000m3;(2)抓好76家重点规模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县畜牧中心坚持每年选择2~4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纳入市、县“环保民生”考核范围内。评选县区域内畜禽粪污染防治工作示范创建优秀企业。近几年来,县黄香沟牧场、路园镇红火养殖场、渭源县金宁科技有限公公司、渭源县顺鑫通养殖专业合作社、渭源县新明农牧业有限公司等10家养殖企业比县委、县政府评为2013年度明星养殖企业,给予了1万元资金奖励。
2 工作措施
(1)采用“畜禽养殖-粪便-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循环链。在规模养殖场(户)大力实施“沼气工程”的话,一是可以使大量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的处理,二是可以生成新的能源和资源,又减少了污染,净化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2)以废弃物“减量化”原则为指异,监督正在的养殖企业积极改造畜禽场棚,建成三大收集系统,粪便干物质收集系统、尿液污水收集系统、对现有养殖场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削减敏感区域的饲养总量,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养殖,粪尿采用无害化方式处理,督促大中型养殖企业建沼气池,其它散养户联建沼气池等治污设施的方式,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3)监督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在养殖场中的应用,不断提升畜禽的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并积极实施固体和液体、粪与尿、雨水和污水三分离,降低污水产生量和降低污水氨、氮浓度。对微小型养殖户协调乡镇村对其清理整治。
10.3969/J.ISSN.1671-6027.2015.07.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