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ICU护理高危因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2015-02-23邹萍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9期
关键词:系统管理防范措施重症

邹萍坤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保山678000)

✿论著/护理✿

重症ICU护理高危因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邹萍坤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保山678000)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常规管理措施和系统管理措施在预防和减少重症ICU患者不良护理事件中的效果,探讨重症ICU护理高危因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重症ICU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管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系统管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重症ICU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系统管理措施,能够准确评估各个护理环节工作的风险,并根据评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程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建设。

重症ICU;护理;高危因素;防范措施

ICU是医院危重症患者的集中地,这些患者往往具有以下特点:起病急,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治疗需要的有创操作较多,护理工作繁琐。由于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通常使护理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稍有不慎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因此ICU病房是医院着重管理的高风险科室[1]。对于ICU的护理工作,医院应该加强管理,认真评估各项护理工作的风险性,有重点地制定预防措施,尽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最大幅度地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安全风险。近年来,系统化管理措施逐渐应用于ICU的护理管理中,并取得一定的效果。通过对比分析常规管理措施和系统管理措施在预防和减少重症ICU患者不良护理事件中的效果,探讨重症ICU护理高危因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现在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重症ICU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100例,女性患者100例。年龄45-63岁,平均年龄(58.5±5.8)岁。根据管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患者。

排除标准:①妊娠患者、年龄小于18岁者;②患者中途自他院转入我院ICU治疗或者在我院的治疗未结束而转至其他医院者;③患者患有严重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癫痫、抑郁、躁狂、焦虑状态等不能配合治疗者;患者本人及家属不同意参加此次研究者。

1.2 具体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系统管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时,研究人员给每位患者发放一张自制的患者护理满意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10分,指导患者填写并上交统计分数。本研究中规定80分及以上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不良护理事件包括:患者意外坠床、输液问题、插管意外脱落、患者皮肤护理问题、护患沟通问题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全部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连续性计量资料须先做正态性检验,若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呼吸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的比较

3 讨 论

ICU是医院重症患者的集中地,各种突发情况较多,医疗风险较高,尤其是护理工作比较繁琐,容易出现各种护理意外事件,因此,正确认识并评估护理高危因素,并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的首选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常规护理措施和系统护理措施在预防和减少重症ICU患者不良护理事件中的效果,探讨重症ICU护理高危因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通过查阅文献和分析本研究结果,重症ICU护理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基础护理知识的缺乏:由于ICU患者病种多,起病急,病情危重且变化快,需要的治疗措施多种多样,每种治疗措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也需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尤其对于昏迷或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更要加强护理,否则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如长期卧床而没有定期翻身减压造成的褥疮;昏迷患者没有定期吸痰导致痰栓阻塞支气管引发坠积性肺炎;多种药物合用结果导致药物产生交互作用引发严重的副反应;特殊药物的给药时间和方式不准确导致血药浓度不够未发挥药物疗效;各种置管和引流管的消毒与护理;实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创呼吸支持而引起的并发症;无过错输血反应、输液反应、过敏反应等。以上列举情况难免会发生,并且有些并不属于医疗过失,但是造成的后果却不可挽回。②临床护理操作的不熟练:ICU患者危重症较多,需要进行各种有创操作,如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导尿操作、胸腔引流、床旁血液滤过等,再加上ICU患者无陪护,护理人员相对不足,更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护士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难免发生疏漏。另外,不少年轻护士刚刚参加工作,工作经验相对不足,业务掌握不熟练,处理突发情况能力较低,发生紧急情况时容易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影响病人抢救质量。③医疗文书存在的风险:重症ICU的病例和护理记录均由相关人员手写记录,并且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尤其是抢救护理记录,原则上应在抢救完成后2小时内完成。但由于抢救有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实施抢救的医生由于工作繁忙,可能常出现以下情况:护理记录或抢救记录出现漏记、错记和提前记录的现象;医护人员的记录时间不一致、内容不统一;各种医护记录语言口语化明显,缺乏专业和专科特色,内容不具体不明确;医护人员未签名或签名不规范等。④院内高感染的风险:ICU患者病情危重,身体抵抗力差,并且长期卧床以及各种有创操作较多,极易发生院内感染,如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而该类患者一般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所以ICU患者一旦发生感染,以多重耐药菌比较常见,治疗比较棘手[2]。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系统管理措施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预防措施:①加强护士基础知识的学习:每周定期举行科内护理知识讲座,参加人员主要为年轻的护理人员,培训内容从护理ICU患者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培训之后进行考核,并给予成绩优异者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②加强临床操作的训练:实行责任制,由经验丰富的上级护师一对一地带教,在临床实践中演示ICU常用的仪器,如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输液泵等的使用及注意事项。③医疗文书的书写:实行双人核对制,书写时至少两个医护人员互相确认无误后再进行记录。④院内感染的控制:不乱用抗生素,对于已有感染的患者,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认致病菌后再应用抗生素治疗[3]。

[1] 刘桂兰,周静.ICU护理高危因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4):113-114.

[2] 经晓杰,陈明清,杨湛,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0):1105-1107.

[3] 王海婷.ICU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8,6 (4):175-176.

猜你喜欢

系统管理防范措施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视频监控系统管理思路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长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软件应用探讨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研究与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